關貝貝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能力;課外分級閱讀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能力和習慣的培養,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開展必要的閱讀課程,并通過正確的閱讀指導使學生掌握適合自身思維特點的閱讀方法。英語閱讀能力與學生的語言理解與表達、邏輯思維與判斷、文化素養與品格等核心素養有著密切聯系,這是一種輸入語言知識的途徑,是學生整合基礎知識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考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方式。
一、當前初中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詞匯量不足影響英語閱讀質量
詞匯是語言學科的基礎內容,從學生的日常閱讀中可以看出,一些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薄弱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閱讀興趣,而是詞匯量積累不足導致他們看英語原文較為困難,以至于他們在閱讀一些課外讀物時,更愿意選擇中文翻譯版直接閱讀。以往英語課外閱讀活動中多存在學生閱讀質量較低的問題,究其根源是由于學生的詞匯量儲備較少,這導致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對部分句段總是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理解句意以至于閱讀質量偏低。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對陌生詞匯的處理主要為以下兩種方式:一是在題海戰術中讓學生根據段落大意思考特定詞匯的含義,考查學生根據前后文進行閱讀理解的能力;二是在國內出版的讀物中一些詞匯有對應的中文釋義,使得學生形成了求助中文翻譯,但不深究詞語用法的閱讀習慣。
(二)技巧欠佳降低了英語閱讀效率
閱讀技巧是提升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從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許多學生記憶了許多詞匯與詞組的釋義,并且隨著語法教學掌握了復合句的運用,但在英語閱讀中仍然存在理解誤差的現象,這便是閱讀技巧欠佳的體現。初中英語測試中不乏一些閱讀理解方面的題型,并且在中考占據較大分值,然而在實際閱讀理解題型的練習中學生的閱讀效率普遍較低,往往要花費較長時間對文章進行逐字逐句的解讀。并且,在教學中教師也更側重對解題技巧的教學,雖然掌握了相應的解題方法,但仍要在閱讀中花費大功夫。可見,因為學生閱讀技巧欠佳導致降低了閱讀效率,這成為學生在課外分級閱讀中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
(三)缺乏合適的素材阻礙思維發散
雖然目前國內的課外英語閱讀素材很多,但在閱讀素材的選擇上仍是學生的難題,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認知模糊,所挑選的課外讀物大都是符合興趣卻不貼近自身閱讀水平的,這導致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常常陷入瓶頸,難以養成堅持英語閱讀的習慣。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分為兩點:一是市場上的部分英語讀物并沒有標明閱讀層級難度,學生在大量英語書籍中“挑花眼”,二是學生很少進行英語閱讀水平的自我評估,而是片面地選擇趣味性更強的讀物,教師也較少進行相應的課外閱讀指導,而是更傾向于將教學內容局限在應試框架中。可見,因缺乏合適的閱讀素材,導致學生難以形成發散性的閱讀理解思維。
二、利用課外分級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分析
(一)提高學生英語閱讀體驗
根據與教材匹配的分級閱讀原則,可以讓分級閱讀貫穿于英語閱讀教學的始終,從而讓英語閱讀課具有很強的可視化和交互性,大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豐富多彩的閱讀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改變學生的閱讀態度,給學生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由于適應性的吻合,學生不會再感覺閱讀英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反而能夠體驗英語閱讀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在閱讀體驗中,體驗異國風采,體驗趣味的內容,進一步促進閱讀興趣的提升。
基于此,教師可運用課外分級閱讀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外分級閱讀不僅內容上豐富多樣,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閱讀需求,在目標上還側重于鍛煉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經過實踐研究,可以得知課外分級閱讀理念下,學生能夠為自己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他們的閱讀活力,有利于學生在形成自主拓展閱讀習慣的基礎上發展英語核心素養。
(二)提升學生英語文化素養
語言的學習與應用離不開文化背景的支持,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英語教學更注重發展學生文化品格,使得英語教學不再是單調枯燥的詞匯、句型與語法,而是以語言含義和文化背景為依托的人文教育。英語課外分級閱讀的素材相較于教材課文來說,更突顯西方國家的政治、文化、社會等時代背景,不僅表現出各個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和社會狀況,還能從作者隱喻的情感表達中了解人生價值觀。
總而言之,除了針對優等生、中等生與學困生展開分級閱讀教學之外,教師要應該面向所有的初中生進行統一的閱讀技巧指導,讓學生們在閱讀技巧引導下提升英語閱讀效率,增加英語閱讀教學的效能感,并由此讓學生們實現健康成長,對英語閱讀抱有強烈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劉建.初中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10):43-46.
[2]錢明榮.初中英語分級閱讀教學實踐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6(1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