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英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學生們綜合素養成為教育工作重點,這對學校培養優秀人才具有促進作用。當下社會對人才有著新定義和新要求,品德優秀是成為高素質人才的標準,所以在小學教育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講解,更要關注學生的品德品質。應當把立德樹人德育逐步地滲入學校的語文課程之中,納入相應教材,以引領學生養成優秀行為品格,以培育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并幫助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才有利于立德樹人德育的滲透。。
關鍵詞: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教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學校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度逐漸提升,而立德樹人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意識到道德品質的重要性,促使學生能夠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當下小學語文教學過于注重書本知識,往往只是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立德樹人教育開展不足,這要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因此,語文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開展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內容,引導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與學習,在增長語文知識的同時,形成一定的道德品德,為學生今后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性
(一)實現現代教育需求
當下社會發展情形下,人們的物質水平不斷提升,意味著學校教育不能只注重學生能力情況,還要豐富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而且小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后備人才,提高整體的道德品質是必要之舉。素質教育理念對各學科教學有著重要影響,促使現代教育體系的形成,并將綜合素養作為教學目標,讓學校教育滲透立德樹人教育。語文教師應將立德樹人教育融入課堂,體現在每一節語文課堂,實現德育教育與課本知識結合的目的,逐漸讓每位學生領悟這一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道德修養,促進現代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小學時期學生正處于過渡階段,對外界社會充滿陌生和好奇,在這樣的狀態下,立德樹人教育的滲透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將立德樹人教育滲透,利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手段進行道德實踐,并通過具有人文精神內容的語文課程進行授課,為學生傳遞具體的道德精神,通過貫徹與落實立德樹人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個人生活良好習慣,以及思想與品德,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三)引導學生思想觀念
如今是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小學生所接觸到的信息越來越多,而小學階段,學生們心智尚未成熟,需要啟蒙和引導,意味著學生們自控能力和自辨能力有待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滲透立德樹人教育,挖掘語文課程中的德育部分,將思想道德觀念一一滲透,體現出語文教學內容的人文性,讓學生有良好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這對學生們的成長與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在這樣的新時代下,語文教學立德樹人教育的滲透,是為社會成就需要的新人才,實現現代教育的重要途徑。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的策略
(一)通過小學語文教材滲透立德樹人教育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材具有積極向上的課文內容,從課文內容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是關鍵途徑,讓學生閱讀書本知識的同時,開展德育教育內容,引導學生與文章中心思想相結合,感受文章故事的含義,領悟人物的積極情感,鼓勵學生表達所感受到的內涵,從而讓學生受到良好的德育,促使學生們養成正確的道德觀念。當下教育部門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滲透立德樹人教育,加強學生們的人格修養,讓學生們熱愛德育知識,實現德育教育的滲透,為社會教育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后備人才。
(二)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
想要滲透立德樹人教育,可以通過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在開展實際的活動過程中,傳播德育教育內容,這樣不僅能起到立德樹人教育,還能實現教學任務。小學語文課文中講述了很多勵志故事,以及紅色愛國主義,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教育基地的參觀,感受紅色愛國教育意義,實地參觀的同時由教師講述其中的故事,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感悟學生們的內心,并且將德育教育內容滲透,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學生的德育水平,讓學生成為有擔當、有責任感的新青年。
(三)將立德樹人教育滲透在語文寫作中
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體現在寫作中,也是語文教育目標實現的關鍵,通過語文寫作滲透立德樹人教育具有現實意義。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高品質人物,傳達著高尚的精神,讓學生閱讀完文章,進行讀后感的寫作,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描寫其中,感受偉大人物身上可貴的品質,這樣學生們不僅鍛煉了寫作能力,還增長了思想修養,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寫作素材,找到與德育有關的新題材,使立德樹人教育思想逐漸地滲入作文中,從而實現教學的目的,并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品德水平。
三、結語
當下小學教育有著新的教育理念,開始重視學生素質教育,慢慢地將立德樹人教育滲透,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逐漸豐富起來,教師也意識到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性,盡可能的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每一堂課,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使小學語文課程內容得到豐富,有效拓展了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了解到基本的道德品質,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語文修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進一步推動學校立德樹人教育的滲透。
參考文獻
[1]馬建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J]. 吉林教育,2021(31):76-77.
[2]南銘.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實踐研究[J]. 學周刊,2019(30):60.
[3]張金鳳.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路徑[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1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