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秀梅
摘要:高中政治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學科。現階段,有些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只單純圍繞教材內容展開,導致學生在學習時一頭霧水,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基于這一現狀,高中政治教師應盡最大可能從生活中挖掘素材,使其理論知識與實踐生活緊密聯系,同時讓學生從生活素材中認識、理解這一理論知識,最終應用于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及綜合能力,切實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基于此,文章簡要就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對有關學者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高中政治;政治教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將現實生活中的現象、案例與政治內容有機結合開展生活化教學,是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嘗試與創新。但實際上,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由于對生活元素的加工不到位,對學生生活經歷的分析不夠充分,導致生活化教學流于形式,不僅影響了政治學科的教學效果,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1]。對此,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從政治基礎知識著手,構建政治教學和現實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較強的知識應用能力。
一、推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積極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知識的重要動力,在組織高中政治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學手段,讓課堂充滿趣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推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大膽創新,從而帶給學生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2]。此外,課堂教學生活化強調現實生活與教育之間的聯系,教師可以借助生活案例幫助學生分析政治知識,也可以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分析政治知識,這樣一來,原本枯燥乏味的高中政治知識就變得生動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有效激發,學習狀態明顯改善。由此可見,相較于枯燥的文字,生活中的具體案例和事件能夠讓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中政治是一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學科,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推進教學生活化可以培養學生的政治知識應用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目標來設計教學活動,這就導致學生的政治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實踐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而在推動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如果教師選擇的教學素材更加貼近生活,學生就能夠在學習政治知識的同時獲得啟示,思考如何運用政治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最終達到提高知識應用能力的目標。同時,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學生還能夠對學習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再基于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在分析和思考生活問題時的思路就會更加清晰。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一)教學理念要有生活味
作為主導者以及組織者的教師應該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秉承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圍繞學生,著眼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將理論內容與生活中實際進行融合,為學生呈現充滿生活味的教學,使得學生的興趣得以激發,讓學生意識到書本知識正是對生活的一種提煉與升華,因此,教師要讓教學更接地氣,通過多元化的教學理念來摒棄原來傳統照本宣科的做法,用實際行動力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連,從而使教學貼近高中生的心理、貼近實際生活,也貼近思想政治課的目標要求,真正實施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活化,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3]。
例如,在教學“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時,教師將這一教學內容與現代人所說的“月光族”聯系起來,讓學生從生活中的鮮活實例,對如何消費理財進行探究。同時教師還搜集了大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通過具體的數據和圖像的展示引發學生反思以及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之對比。圖片中的內容反映的是學校食堂個別學生浪費飯菜的現象,將浪費現象生活化,讓學生親身體驗以及從生活實例中切身感受,把深奧的經濟原理生動化、具體化,易于學生吸收和消化,進一步加深理解。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高中政治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借助多樣化的情境創設手段,幫助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借助實物創設情境是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創設情境所需的道具,將教材中出現的事物在課堂上還原,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此外,教師還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創設生活情境,利用圖片、動畫等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獲得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
以“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一課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播放影視作品《人民的名義》,要求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思考:該作品如何體現政府的權力需要被監督,可以通過哪些渠道行使公民的監督權?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能夠感受到現實生活與政治課堂之間的聯系。雖然高中生忙于學業,很少有行使監督權利的機會,但是在模擬情境中,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政府賦予人民的權利,從而習得相關知識。
(三)以生活化教學為目的提高學生的生活認知
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熟悉的方向進行講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政治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開展多層次教學。
例如,教師在介紹股票有關的知識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思考。鄰居最近購買了某股票1000股,每股面額為20元,預期每年的利息為3%。那么,一年后這位鄰居的股票價格為多少呢?每年的銀行利息為1.5%。通過討論,學生對股票有了大概的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推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提高政治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發展的重要保障。高中政治教師要明確推動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積極意義,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并以生活化教學為目的提高學生的生活認知真正構建起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課堂,以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倪康.生活化教學,實現高中政治的行知課堂[J].啟迪與智慧(中),2020(09):94.
[2]張保英.高中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教學[J].科技資訊,2020,18(25):151-152+155.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4-5351-4799.
[3]黃若麗.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試題與研究,2020(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