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偉
摘要:進城務工人員的孩子,以往接受到的教育相對城市里的學生相對落后、學習內(nèi)容有差異、學習方法也有差異,因此進城接受教育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xiàn)學習上的障礙。本文在積極的心理衛(wèi)生教育理念的引導下,通過文獻調(diào)研、問卷調(diào)查、實驗對比、案例分析等手段,對本校農(nóng)民工家庭學困生的心理特點進行了分析,利用個體化的心理咨詢培訓,喚醒進城務工家庭學困生對學習的渴望,培養(yǎng)其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困生們能更好的融入在校園、班級的日常生活中。為解決農(nóng)民工學困生的思想問題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從而使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達到更好的轉(zhuǎn)變效果。
關鍵詞:學科教學;小學語文;學困生轉(zhuǎn)化
由于我市的外來人口不斷涌入,經(jīng)濟有了非常迅速的發(fā)展,同時也農(nóng)民工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也遇到的很多問題。我校位于城鄉(xiāng)結(jié)合區(qū),學生中大部分是原來拆遷戶的子女以及農(nóng)民工子女,這一類學生中的部分人常常會充當“惹事精”,影響全班同學的學習進度。而且,從某些方面講,農(nóng)民工子女比一直在城市接受教育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更少,他們的權利很難保證,而那些在普通學生中較為有效的管理方法,如表揚、批評、關愛、評比等往往在進城務工家庭學困生身上收效甚微。對于農(nóng)民工家庭中的學困生,若不能有效地加以解決,就會阻礙其發(fā)展。
1.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盡管我們的社會發(fā)展較快,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也相對好了很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壓力也在逐年增加,許多家長由于工作的壓力,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子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爺爺一輩與子女的認知差異很大,他們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也大相徑庭,所以他們不能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引導。此外,隔代式的教育也會使子女缺少父愛、母愛,使子女更加叛逆,從而使他們變成學困生。
伴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上也產(chǎn)生了一些“讀書無用說”等不良思想,甚至有言論稱,3000元招不到一個合適的農(nóng)民工,但3000元能招到一個大學生。在家庭中,不能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教育,不能正確地指導孩子們的生活,就會導致他們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許多父母沒有能夠指導自己的子女對自己的生活形成一個明確的認識,有的人會贊同“讀書是沒有用的”,這是導致學生學習困難的一個重要因素。
有的學生雖然很勤奮,但是成績卻很一般,這是因為他們?nèi)鄙倏茖W的教學方法,沒有得到適當?shù)闹笇А_@種學生在學困生里面的數(shù)量還比較多,應該重點轉(zhuǎn)化。
2.將小學語文學困生進行轉(zhuǎn)化的策略
2.1通過小比賽,激發(fā)學生“爭頭牌”的心理
“語文小比賽”的目標不在于誰勝誰負,而在于讓同學們更加關注同學們的協(xié)作精神和學習動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課堂上講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同時,老師還可以安排同學們進行好的文章和句子的記憶競賽,讓他們記住文章里的精彩部分,然后老師再做解答,誰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做出正確的答案,誰就是贏家,誰就能得到最好的答案。為了增強同學們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老師們可以組織同學們進行好的詞語和句子的記憶比賽。老師可以將這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分成一組,讓他們戰(zhàn)勝對其他同學的依賴性,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勝利。這些同學之所以成為了學困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信心不足,會進而產(chǎn)生否定自己的錯誤的想法。而一旦老師將學困生集中在一個小團體中,那么他們就必須盡己所能,去戰(zhàn)勝這種恐懼,然后拼命的記住要求記憶的內(nèi)容。根據(jù)筆者的觀察,學困生組成小組后總體上具有較強的學習主動性和較強的積極性,雖然沒有獲得冠軍,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動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激發(fā),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去愿意去學習,并且在積極地投入到了知識的海洋中,詞匯和語段的記憶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2.2巧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
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向?qū)W困生發(fā)問,并請他們解答,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老師給的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要有難易適中,讓學困生們通過一定的思考就能回答正確,這樣才能加深對知識的了解。在學《精衛(wèi)填海》的過程中,老師要讓同學們看一遍《精衛(wèi)填海》的視頻,讓一些注意力較差的同學來朗讀。在讀完之后,向同學提出問題,他們從故事中學到了什么,對自己有什么啟示。有的同學,則表示非常震撼,自己也要為達成目的而奮斗。老師們應該對困難生的答案表示肯定,并通過激勵措施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2.3通過鼓勵點燃學生的自信
學困生之所以成為“惹事精”“討嫌鬼”,其實就是想利用自己的行為吸引到其他同學和老師的注意力,從內(nèi)心深處來說,他們更希望老師能夠給予他們的肯定和支持。如果讓學困生在每一節(jié)課上花2分鐘時間來整理全文,那么在老師的關懷下,他們一定會更加的勤奮。老師讓一位學習成績不佳的同學給我們整理一下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可是因為同學們太過緊張,以至于自己的邏輯比較混亂,因此學生可能就在開頭卡殼了。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冷靜下來,讓周圍的同學都保持安靜,激勵他們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就算他們說錯了,也可以告訴他們比上一次有了明顯的進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4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提升學生們的興趣
日常的語文學習,對小學生來說就是枯燥的字詞句練習以及文意的理解,很難提起他們的興趣,學困生由于本身基礎不好,就更加提不起興趣了。因此,我們要積極豐富教學形式,不只是單純的以老師為課堂的“主角”,而要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比如在《精衛(wèi)填海》這門課上,我們可以分角色進行朗讀,也可以編排一場小型的情景劇,也可以播放視頻,也可以用石頭填杯子里面的水來做實驗,種種種種,凡是有益于提高學生積極性的課堂教學形式,我們都可以多嘗試。
3.結(jié)束語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能落下每一個孩子,因此,積極探討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對教師來說是義不容辭的任務,每一個教師都應該積極去思考、去探索學困生的轉(zhuǎn)化方法,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唐莉娜.學科教學知識視角下小學語文學困生轉(zhuǎn)化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9(03):53.
[2]白曉燕.學科教學知識視角下小學語文學困生轉(zhuǎn)化研究[J].新課程(上),2015(04):153.
[3]張潔. 學科教學知識視角下小學語文學困生轉(zhuǎn)化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