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教學容量;思維認知;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更加以學生為核心,學生們作為學習的主體在過去一直被教師們所忽略,學生們的積極學習態度得不到發揮,學生們的思維得不到發散,久而久之其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強。因此,教師要想真正的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就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理念,并及時的總結教學經驗,從而結合本班級學生的特點創建出一個多元化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以此來帶給學生一個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的個人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容量
信息技術在各科的教學中都扮演著必不可少的角色,而且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下,大部分的學生也都對信息技術的教學有著極大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進行一個充分的融合,進而有效的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單一化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一個現代化的課堂新模式。如此便可以將課本中的知識點以一種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擴展課堂的教學容量,從而真正的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學生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說明文的過程中,文章中就會有一些理論性的知識點學生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巧妙的利用信息技術的豐富多樣性搜集一些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過程圖片或者動畫視頻讓學生觀看,進而學生可以一邊閱讀文章中作者偏理論性的文字描寫,一邊觀看相關的圖片或者動畫視頻,有效的增加了知識的直觀性和生動形象性,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于本課內容的學習興趣,學生便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一舉多得。
二、聯系生活實例,豐富學生思維認知
語文來源于生活,因此生活與語文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所以教師要想讓學生快速的理解教學中的知識點就可以將語文教學與生活中的相關實例進行一個結合,進而把課文中的知識點搬到現實生活中來,給學生創建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學生便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最終也可以輕松實現豐富學生思維認知的教學效果。
例如,《找春天》這篇文章就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的非常密切,任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首先詢問學生:“同學們,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你最喜歡的季節是哪個呀?”從而讓學生之間對此進行搶答。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并詢問學生:“同學們,作者分別從哪些方面來描寫了春天呢?你能根據你的生活經驗說出幾條春天的代表性事物嗎?”從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深入思考,最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精讀文章,引導學生學習文章中作者所運用的描寫手法,同時讓學生對此進行造句,進而不斷的豐富學生的語文思維。
三、開展小組合作,強化學生自主意識
小組合作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及其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單一的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較差的,但是一群學生們在合作學習時卻會產生1+1>2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能夠充分強化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可謂是一舉多得。對于小學生來說,扎堆是他們經常做的一件事,所以教師就要能夠“投其所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充分發展他們的探究意識,使其能夠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逐漸去掌握知識的核心本質,并且學生們也可以對學習經驗和技巧進行交流,最終也更加有利于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亡羊補牢》這篇寓言故事的過程中,就可以首先向學生布置任務,如“讓學生總結這篇故事的主要內容并分析其中所蘊含的道路,”然后教師便可以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此進行自主探究。學生在小組內可以首先共同查閱文章中的重點生字詞及其釋義,然后自主的閱讀文章,進而再共同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總結,最后再去互相發表自己對這個故事的看法,有效的總結文章的核心,進而懂得“出了差錯應該及時補救,免得再受損失”的道理。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之間的合作進行評價,進而促使學生找到自己在自主學習中的問題所在,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團體合作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傾盡全力地去研究新的教學方式,帶給學生們新的學習體驗,這樣一來學生們才會始終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感興趣。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多元化教學模式時則要充分考慮學生們的認知能力,要確保學生們能夠憑借他們的能力及時解決問題,從而學生們在活學靈用知識的過程中也才能夠將其內化為自身的本領,最終這也會使得學生們更加優秀。
參考文獻
[1]趙嘉露.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多樣化教學策略淺析[J]. 科普童話:新課堂, 2020.
[2]張春花. 新課改理念背景下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策略思路探究[J]. 信息周刊, 2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