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
關鍵詞:數學美;小學數學;數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數學美具有客觀性、現實性等特點,其是學生的理性思考與感性審美的結合,要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突出數學美,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美學素養,才能引領學生走進美輪美奐的數學世界,感受數學獨特的美麗。教師應該明確數學美的實質,數學是理性的、客觀的,而審美是感性的、主觀的,數學美的核心在于作為主體的人所擁有的審美意識,以及其對作為客體的數學所呈現的思想與情感。數學的美在于其簡單、嚴謹,也在于其和諧、統一,無論是數學符號、公式定理,還是函數圖像、幾何圖形,都是對美最好的詮釋,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明白數學知識與美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觸摸到數學世界中的智慧亮光,感受到一股來自數學知識的神奇力量,促使學生追求以數學思維看待世界、享受生活,也促使學生形成更高的審美標準,發現外在世界的美,創造自己人生的美。
一、突出數學教材中的美
小學數學教材中許多內容可以與美學聯系起來,當教師將教材中的數學美突出強調,讓學生理解數學美、弘揚數學美,能夠為小學數學課堂帶來積極、祥和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美學感染下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教材設計與美學內涵相融合呈現出數學獨特美感,首先就是對教材封面、插圖的設計,小學數學雖然是一門以邏輯、推理等理性思維為主的學科,但小學生天性活潑,容易被色彩豐富的事物吸引住,在教材設計上運用精美的圖畫、生動的圖案,能夠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使用豐富的教材中,對五彩斑斕的數學世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想象思維與創新意識。美源自現實,生活是對美的客觀展現,數學教材中許多例子源于生活實際,教師在高度關注課本例題時,必須保持著全景思維和審美意識,敏銳感知兒童心理特點,捕捉數學素材背后的美學與智慧。例如,教師在教學《觀察物體》這一章節內容時,可以帶領學生仔細觀察這一章節教材內容,觀察插圖與圖片,從豐富的物體、有趣的畫面中感受美學、欣賞美學,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方向觀察統一事物,如正面、上面、左面,還可以讓學生從同一方向觀察不同事物,多種角度感受幾何物體的形狀美、棱角美,同時,除了教材中的圖片,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件展示更多生動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一幅幅生活中的美圖,感受線條美、色彩美,學生既學習到幾何圖形知識,了解立體圖形特點與平面圖形特征,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觀念,還能夠在對美的觀察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美,創造出數學美[1]。
二、挖掘知識體系中的美
從整體上來觀察數學知識體系,其各知識點內在聯系中蘊含著無窮的數學美,從數字計算到圖形變換,從計算規律到邏輯推理,無不體現這美學內核。教師必須挖掘數學知識體系中的美,讓學生在數學結構中感受美的和諧統一,在數學定律中欣賞美的科學嚴謹,在空間幾何中品味美的變幻莫測,教師應該突破現有的教學結構,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看到數學美,創造數學美,使學生沉浸在愉快輕松的數學學習體驗中,在美學知識與數學文化的熏陶下提高自身審美素養。另外,教師還應該挖掘數學知識體系中智慧的閃光,點亮學生的智慧光芒,提高學生對美的觀察能力,誘發學生對美的想象思維,促使學生在美育教學中收獲數學知識與數學精神。例如,教師在教學《垂線與平行線》這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認識直線與射線,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欣賞城市夜景圖,讓學生在璀璨的燈光中學習到射線,教師介紹正是因為這些無限延伸的燈光,才讓城市夜景如此美麗、迷人,學生們不光沉浸在夜之美中,還學習到了射線的概念,了解到射線的一段是無限延長的,有效提高了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基于學生對射線、線段的認知,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尋找生活中類似于射線與線段的事物,學生想到手電筒光線和太陽光是射線、斑馬線與電線桿是線段,這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散,讓學生在數學美學中形成自己的獨特觀點。
三、注重教學體驗中的美
小學生的聯想以具象的事物為主,其對美的感知也是具體的、直觀的,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切實感受到數學美的存在。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增強數學體驗,現代技術能夠突破常規課堂的限制,另辟蹊徑為學生們創造出獨特的、全面的體驗美的學習情境,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將數學知識呈現出來,融入生動的故事、動態的畫面、美妙的音樂,讓數學學習更受學生喜愛,同時這也促使學生更系統的感受數學的形象美、思維美,讓美學內核深度滲透進數學教學中[2]。例如,教師在講解《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章節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探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讓學生獲取解決生活難題的數學技能,教師首先可以出示課件帶領學生們回顧學過的平面圖形,讓學生們回憶常規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然后教師教學生們如何求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師要求學生繪制一個平行四邊形,讓學生沿著圖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并把剪下的三角形平移到右邊,使兩個圖形重合,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這一過程,指導學生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在這一實踐活動中,不僅給學生的學習與思考帶來了良好的體驗,還讓學生感受到了幾何圖形變換的神奇,促使學生感受到圖形移動、線條重合的美感,從而提升了學生對美的認知,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思維。
結束語
總的來說,數學教學與美育相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其符合當下新課程標準。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將數學美全面的展現出來,讓學生在教材學習中看到數學美,在數學知識中學習數學美,在數學實踐中感悟數學美,將學生們培養成具有良好審美素養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偉.在“數學美”的教學中促進小學生素養生成探析[J].考試周刊,2020(73):75-76.
[2]伍姝越.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美學滲透方法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