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威 龔欣
[摘 要]高校外語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課程思政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觀,賦予了高校外語教學新的內涵,也賦予了高校外語教師新的使命。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商務英語專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就業前景,而實現具有扎實的商務知識、良好的人文素養以及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文章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分析課程思政背景下江西財經大學商務英語師資現狀,提出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路徑,進而培養出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高質量商務英語人才。
[關鍵詞]課程思政;商務英語;人文素養;師資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7?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2) 05-0044-03
由于外語專業的特殊性,在大學本科四年期間,外語專業學生更多接觸的是外國的思想和文化,可能會對外國文化產生盲目地崇拜。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育人能力是將外語學子培養成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人才的關鍵。因此,外語專業課程思政師資隊伍建設迫在眉睫。課程思政這一概念首先是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洪崗對課程思政進行定義,他認為課程思政是指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要深入挖掘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之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1]商務英語專業不僅強調培養學生商務語言知識運用、商務實踐以及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2]還著重對學生的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商業道德以及理性思維的培養。[3]因此,為使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具備以上素質和能力,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師資建設是一個緊迫而又嚴峻的任務。
利用中國知網的計量可視化分析功能發現,以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為主題的文章從2017年開始出現,截至目前,中國知網收錄的有關該主題的文章有69篇,發文數量呈上升趨勢。由此可知,該研究為新熱點話題,但是發表在CSSCI期刊的數量為零,這說明對于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相關主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通過文獻分析發現,有關商務英語課程思政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研究極少,并且研究方法都為非實證研究方式,沒有數據支撐,不具有說服力。文章以江西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為例,通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分析課程思政背景下江西財經大學商務英語師資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課程思政背景下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路徑,進而促進商務英語專業內涵式發展,培養出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高質量商務英語人才。
一、課程思政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
(一)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
2007年,商務英語專業首先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作為目錄外試辦專業招生。2012年,商務英語本科專業正式列入大學本科專業基本目錄(050262)。據統計,截至2020年,全國共有415所院校設立了商務英語本科專業,共有29所高校具有商務英語研究方向碩士點,有4所學校具有商務英語研究方向博士點。從麥可思網站發布的數據得知,2019年新增商務英語專業的高校數量達到10所,2016年至2020年各高校所有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商務英語專業排名第八,新增數量達到112個。這說明商務英語專業還未達到飽和,仍然處于上升趨勢。但劉永厚指出,目前許多高校在商務英語專業發展方面面臨著困惑,例如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和特色問題以及商務英語師資建設等方面的問題。[4]數據還顯示,商務英語專業是畢業生規模較大的10個專業之一。此外,商務英語專業在新增數量較多的本科十大專業中就業滿意度并列第一,綜合排名位列全國十大熱門專業第十名,這表明商務英語專業深受廣大學子歡迎,畢業生受到各大企業認可。
(二)商務英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商英國標》明確指出:商務英語專業本科人才應具備思想素質、專業素質、職業素質、文化素質和身心素質。[2]具體而言,就是指具有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社會學習、實踐創新、商業道德、理性思維、責任擔當、愛國主義。外語專業課程思政的根本目標在于立德樹人,為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五種素質,商務英語專業實施課程思政尤為必要。
第一,課程思政有助于加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商業道德和理性思維的培養。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未來大多從事商務翻譯、商務談判、國際營銷等工作,通過將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塑造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價值觀,能夠讓學生知道如何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解決所遇到的倫理道德問題。當從事商務活動遭遇困境或僵局時,利用自己的理性思維將困難轉變為機會。
第二,課程思政有助于強化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外界了解中國的愿望也日益強烈。商務英語教學融入課程思政,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自信地傳遞“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增強民族自豪感。
第三,課程思政有助于促進商務英語專業可持續發展。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以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商務英語的發展面臨更廣闊的空間。習近平強調:“參與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5]課程思政的融入對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課程思政背景下商務英語師資現狀與問題
江西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系共有教師38人,通過對38位老師發送了“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師資分析”的調查問卷,共收回35份,占比92%。通過分析調查問卷結果,總結出商務英語系教師在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中師資建設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課程思政意識薄弱
通過訪談發現,69%的商務英語教師認為課程思政與本專業課堂教學無關,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應由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和輔導員老師負責即可。部分商務英語教師在學習“課程思政”文件時也是被動學習,未能深入了解其內涵,不知如何進行課程思政。51%的教師認為商務英語課堂很難實施課程思政,僅是對語言和專業知識的教授就需要很長時間,再融入“思政元素”,恐怕難以完成教學任務。
(二)不知如何挖掘“思政元素”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4%的教師“思政元素”發掘能力不足,“思政元素”融入方法欠缺。由于教師對商務英語課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夠,引入思政元素的思路不清、方法較少,無法將商務英語課程與思政教育完美融合,這一做法無法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感染和陶冶,也無法實現商務英語教育內涵式發展。
(三)師資能力欠缺
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對于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至關重要。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4%的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欠缺。有兩種情況: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缺乏用英語授課的能力以及缺乏商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絕大多數老師是思想政治理論專業出身,很少具備英語專業學習背景或者海外學習經歷;二是,部分商務英語教師思想政治理論素養不夠。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5%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學習經歷,并且大多數教師在國外生活的時間超過六個月,他們可能會受到國外思想文化的影響,提升思想政治理論素養還需要下功夫。因此,同時具備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技能和課程思政素養的教師不多,這對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四)課程思政科研投入不足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然后對商務英語系教師進行訪談得知,至今,還沒有教師在課程思政課題項目上取得成果,僅有一位教師正在設計調查問卷,著手研究。原因有兩點:從學校層面來看,學校分配給外國語學院的課程思政類項目立項名額極少,而分配給金融學院、會計學院等立項名額比較多,這極大地打擊了商務英語教師申報課題的積極性;從教師自身來看,教師教學任務量大,41%的商務英語教師在教授商務英語專業課的同時,還承擔著大學英語教學任務,少有時間投入精力做課程思政類科研。
三、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師資隊伍建設路徑
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是由商務英語教師的教學技能和素養決定的。教師隊伍作為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核心,師資力量決定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質量。[6]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建設好商務英語教師團隊是促進商務英語學科長效發展、培養高質量商務英語人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樹立和提高教師課程思政意識與能力
像馬克思所說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師資是關鍵。首先,商務英語教師要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了解國內外重大時事動態,樹立大局意識,愛國意識,在課堂教學時潛移默化地將這種意識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國家棟梁之材。其次,在進行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時,和學生一起探討中西方文化差異、制度差異可能對商務活動如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市場營銷等帶來的影響,既幫助學生提升了文化自信,增強了跨文化交際能力,也促進了教師課程思政意識的提升。最后,商務英語系黨員教師要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黨日活動時,以“課程思政如何融入商務英語教學”為主題進行討論,黨員教師帶頭分享經驗,共享課程思政資源、方法。
(二)深入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學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思政內容融入課題教學的環節。比如,在進行“商務英語寫作”教學時,可以通過案例教學,引入國際活動摩擦案例,引導學生遵守商務倫理范式,提高職業素養,踐行工匠精神。在進行“商務英語談判”教學時,通過音頻播放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場面,引導學生用全局的眼光看待國際事務。開設“跨文化交際”課程,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引導學生不僅要有文化自信,而且能夠意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更好地應對由于文化差異帶來的沖突。在“國際貿易實務”這門課上,展示典型案例,啟發學生,使其樹立道德和法律意識。在進行“商務英語閱讀”教學時,如遇到在國內外進行投資的話題時,引導學生明確利潤的獲得必須在遵守商業道德和貿易規則的前提下進行。
(三)加強團隊建設
課程思政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師資建設有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具備良好的思政素養,以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領學生,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實現“立德樹人”實效。培養學生謙遜健全的人格和心智,使其具備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通曉國際規則,成為高層次的商務英語人才。因此,加強課程思政商務英語師資團隊建設十分重要。首先,外語學院應該選樹一批師德高尚的優秀教師,建立“老中青”傳幫帶教學團隊,充分發揮教師育人主力軍、課題育人主渠道作用。其次,外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可以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進行深入合作,整合教學力量和教學資源。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應該幫助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提高政治敏銳性,抵制西方不良價值觀念和文化的侵蝕。[7]最后,商務英語教研室應主動定期舉辦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鼓勵教師在問卷調查、訪談基礎上,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加強對商務英語課程思政相關領域研究。鼓勵教師參加“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大賽,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標。
(四)科研激勵政策向商務英語教師傾斜
商務英語教師在課程思政類項目上展開科研,既有利于自身發展,也利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期盼學校可以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鼓勵商務英語教師參與“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類科研項目,鼓勵商務英語教師主動學習最新商務經貿政策,了解典型商務案例,[8]有效結合科研,從而提升科研能力,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此外,學校層面要加大經費支持力度,鼓勵商務英語教師與所在學院的輔導員老師或者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進行科研合作。增加外語學院課程思政類項目課題的立項比例,以此促進商務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水平能力的提升。
商務英語專業為國家和地方順利實施全球化經濟戰略培養了大批商務人才。師資隊伍建設是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關鍵,是進一步提升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課程思政背景下,要想實現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商務英語教師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認為課程思政融入商務英語教學,教師自身要提高課程思政意識、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加強團隊建設,同時期盼學校層面能在科研方面向商務英語教師傾斜,期望商務英語專業能取得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洪崗.對外語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J].外語電化教學,2020(6):23-26,31.
[2]王立非,葉興國,嚴明,等.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點解讀[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47(2):297-302.
[3]閔翠.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以《綜合商務英語》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0,36(10):133-135.
[4]劉永厚.商務英語教學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6]郭桂杭, 許丹.論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教師能力的培養——基于國際化和本土化視角[J].現代教育科學, 2014(9):14-16.
[7]賈超.外語外貿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理路[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0(27):65-67.
[8]劉瑛.課程思政視角下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11):121-124.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