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短視頻有效地擴大了新聞的傳播范圍,提升了傳播速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類短視頻的基本特征,并就其制作方法和傳播策略展開深入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短視頻;制作;傳播
現階段,在網絡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信息傳播方式逐漸趨向于社交化和移動化方向發展,短視頻是新時代發展中的新傳播方式,受到廣泛認可與關注,并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化。隨著短視頻發展日益趨于理性及規范,傳統新聞媒體需要不斷改革并創新,采用新聞短視頻的方式加強自身的傳播能力。本文通過對廣西臺短視頻、央視短視頻及賀州臺短視頻的綜合分析以及縱向、橫向的多層次對比,分析不同主流新聞媒體的傳播內容和形式。簡而言之,想要實現融媒體的升級與創新,就必須積極發展新聞短視頻并不斷加強其傳播能力。
一、新媒體時代新聞類短視頻的特征
傳統新聞具有嚴謹的邏輯性,從收集素材、編輯內容到新聞發布,過程比較煩瑣復雜,然而新聞短視頻在邏輯方面并不會受到框架形式的限制,在表述內容時通過簡短的鏡頭畫面或簡單的字幕和解說,便可以為受眾提供清晰的新聞資訊。新聞短視頻需要將內容講解清楚,通常要將核心部分凸顯出來,進一步提升閱讀價值。與此同時,新聞短視頻的時效性相對較強,制作方法比較簡單,很多年輕人不但是新聞短視頻的受眾,其本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技巧和想法制作視頻,實現新聞的二次傳播。
新聞短視頻可以不受到地點、空間和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及限制,促使新聞更富有互動性和生動性,受眾群體的黏性也越來越強。如今各大主流媒體逐漸意識到新聞短視頻發展的重要性,新聞短視頻具有受眾自主傳播的支持,平臺上的點贊功能和轉發功能都對其傳播有一定的幫助,促使新聞傳播更加立體。
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主要呈現為碎片化,所以,新聞短視頻使得以往不喜歡觀看時事新聞的年輕人對新聞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閱覽[1]。同時,新聞短視頻為了滿足年輕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在制作內容方面采取創新性的處理手段,促使新聞內容展現得更具活力,提升新聞傳播的感染力。
二、新聞類短視頻的制作方法
(一)注重謀篇布局
對于新聞媒體來說,新聞事件本身固然重要,但從傳播角度出發,新聞信息的發布需要重點注意結構性,根據合理化、科學化的謀篇布局,促使新聞報道可以在短時間內成型,滿足新聞受眾群體的觀看需要。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新聞短視頻的傳播具有顯著的規律性,也就是需要重點抓住新聞視頻開頭“5秒”的關鍵階段,采取直觀的新聞敘述方式,才可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進一步激發出受眾群體對新聞保持動態化追蹤的興趣,然后對新聞內容進行更深一步的講述。
(二)創新表現形式
新聞短視頻應盡可能以直接、簡單的方式將新聞事件精彩部分闡述出來,尤其是新聞短視頻中需要減少無意義的旁白,加強新聞內容的思辨性,讓觀眾可以切身體會到其中蘊藏的感染力。另外,作為融媒體時代下一種全新的新聞傳播形式,新聞短視頻可以對內容加以融合及創新,比如,添加當下流行的動漫元素或娛樂元素等進行輔助制作,尤其在新聞素材收集過程中,如果受到某些條件的限制,往往會使得新聞短視頻顯得枯燥乏味,這時加入動畫場景,便可以促使新聞內容更加靈活、生動、形象,也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實現烘托氣氛的積極作用,為受眾提供有溫度、接地氣的新聞內容。
(三)靈活運用鏡頭
新聞短視頻制作期間,特殊鏡頭可以成為提升新聞感染力和張力的關鍵手段。隨著先進數字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新聞短視頻的制作流程更加快捷簡便,可以利用多元化的鏡頭,比如,大疆如影穩定器的廣泛使用,為新聞拍攝提供更多的操控性和便捷性,為新聞短視頻的制作創造更多技術方面的條件和優勢,而且通過此技術特點可以切實提高新聞畫面的流暢程度和質量[2]。新聞短視頻的表現方面,可以以觀眾視角和第一人稱來增加真實感,豐富新聞短視頻創新的廣度和維度,與受眾群體的想象力高度融合。
(四)滿足新聞基本特點
新聞短視頻需要滿足新聞的基本特點,主要包括新穎性、準確性和時效性。新聞短視頻的基本原則是為觀眾提供真實的資訊,也就是保證用于制作的相關素材是真實有效的。傳統新聞視頻報道中,視頻的制作和發布主要交由專業的隊伍和專職人員全權負責,采編制度趨向于完善和成熟。在UGC模式下的相關制度還在不斷完善和優化階段中,但這并不代表新聞短視頻的制作可以無紀律、無規則、無章法,制作人員還需要嚴格秉持“內容為王”的基本理念 ,在傳播時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三、新媒體時代新聞短視頻的傳播策略
(一)積極引流用戶
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短視頻想要實現高效傳播,應結合實際情況創建完善的傳播鏈,保證新聞短視頻可以傳播給有需要的受眾群體,然而現階段很多新聞短視頻平臺的傳播鏈還缺乏一定的完整性和科學性。所以,新聞短視頻的傳播要以短視頻平臺為重要媒介物,積極引流更多的人群加入,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新聞短視頻的傳播效果和效益[3]。重點注意在不同類型平臺上的新聞短視頻特征以及平臺的宣傳與普及。比如,微博是一個涵蓋龐大流量的社交平臺,隨著經濟的發展,微博已經逐漸構造出獨特的信息傳播結構,其中包括很多意見達人、明星、網紅和大V等,在這種傳播結構的幫助下,可以促使新聞短視頻的傳播效果達到理想狀態。在新聞短視頻平臺引流過程中,可以借助這些人自身的流量和關注粉絲進行轉發引流,將其他平臺的用戶轉換成自身的用戶,逐漸完善新聞視頻的傳播鏈。又如,央視新聞入駐抖音平臺并開通了官方賬號,借助此平臺的傳播鏈和流量為用戶提供多種多樣的時政新聞,在短視頻新聞中充分體現普通老百姓的話語權,利用評論或點贊等功能與官方展開直接的交流和溝通,發表自己的建議、想法和觀點,促使短視頻平臺成為熱點新聞高效傳播的關鍵平臺和媒介。
(二)深化加工新聞內容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短視頻需要對內容進行深化加工,重點關注提取新聞內容中潛在的價值要素,而不是為大眾提供嘩眾取寵的低質量新聞。比如,很多短視頻平臺為了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高流量,就以低俗、造假類的新聞內容吸引受眾的目光,這種獵奇內容雖然吸引某部分受眾,但因其自身的不規范性,難逃被強制下架并整改的命運。新聞類短視頻的內容需要具有正能量效果,要以正向、優質的內容滿足社會人群的多方面要求。比如,可以加入更多社會紀實類的資源素材,走入社會群體的現實生活中,不斷提高受眾的感官體驗;可以針對某一類新聞展開跟蹤式報道,將視頻合理劃分為幾個成品的合集,進一步推動新聞短視頻的深度報道;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和意愿設置出精準推送的功能;可以根據主要類型設置相應的標簽。
比如,央視利用新媒體平臺,對人們密切關注的焦點問題在第一時間犀利發聲,從小事與實事的角度出發,與國家政策解讀有效結合,積極拓展主流媒體的圈層,實現短視頻新聞傳播效果最大化。央視推出的短視頻《主播說聯播》中的《戰“疫”Vlog》等作品,緊跟現在的抗“疫”戰斗發展,以受歡迎的Vlog拍攝手法,為人們展現戰“疫”期間的斗士們,包括主動參與醫療護理的一線人員、80歲高齡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鐘南山院士、剛滿18歲的學生志愿者等,這一個個堅定又偉岸的身影幫助中國阻攔疫情的蔓延。《戰“疫”Vlog》為受眾呈現出醫護人員對病患者的細心呵護、溫暖照料,也展現方艙醫院中的醫護工作者整日忙碌,看到有患者痊愈并出院后,喜極而泣的情境。在全國積極抗擊疫情的背景下,從一些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入手,全方位、多層次地呈現出抗疫期間的動態化場景。
廣西電視臺推出《我的青春在路上》為受眾展現出廣西在產業幫扶、科技助農等方面的內容,以農業農村廳駐把孔村的書記為主要講述者,重點闡述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由貧困走向鄉村振興的路程,僅1分30秒的短視頻便充分展示出當地人民致力于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
賀州市廣播電視臺結合近年來建設完成的“風景線”及“致富線”,拍攝出短視頻《一路有你》,讓人們可以通過短視頻見證賀州大山中的村民實現“走出去”的目標,鄉村交通面貌的煥然一新,一條條盤旋在碧綠山間的公路成為村民們實現鄉村振興的致富道路,農民出行難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
從橫向方面來看,央視的短視頻主要承擔著引導輿論和社會價值觀的任務,在涉及國家政策和重大民生問題方面為受眾呈現出強有力的公信力,通過由編導思維不斷轉向用戶思維的形式,以用戶為基本核心,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也因此激發出受眾的愛國主義情懷,讓其深切體會到身為一名中國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廣西臺與賀州臺的短視頻通常以傳播當地的經濟發展、建設為主,為受眾呈現出當地文化方面、科技進步方面的更多內容,促使讓各地區人們都可以認識到本地的發展進度,也在此基礎上展示出國家的戰略目標完成情況及新時代背景下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只有抓住各大主流新聞媒體的關鍵要素并實現短視頻內容與互聯網語境的有效結合,利用自身的優勢將優質內容進行多渠道的傳播,才可以實現新媒體短視頻內容的升級與形象的改造,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同時增加用戶的黏性。
從縱向方面來看,在短視頻技術迅猛發展的趨勢下,傳統主流媒體雖然在資源方面占據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但在新時代下如果不及時轉型,便會面臨眾多挑戰。央視《主播說聯播》入駐抖音短視頻便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反映出主流媒體開拓創新、構建多媒體化傳播平臺的媒體融合觀念。而隨著AI技術和VR技術的發展,央視也在此環境背景下因時而變、因勢而變,通過對新聞報道添加生動的語言和動態圖片等時下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主流正能量,更加注重深度、廣度以及內容的內在邏輯。
由此可見,在深化加工新聞內容的實踐當中,新聞工作者既要從橫向角度出發,明確自身媒體、節目在行業與社會中所處的角色定位與傳媒特點,基于受眾差異、節目類型、傳播需求等因素,對新聞的主題、視角、語言、呈現方式等進行合理的設計,也要從縱向角度出發,不斷汲取新養分、嘗試新思路、引入新元素,將有益于新聞呈現與新聞傳播的資源納入內容體系之中,從而強化新聞內容的整體質量,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三)創新新聞內容傳播形式
在網絡信息泛濫的當下,新聞信息的傳播更要注重以“內容為主”的原則,這也是新聞媒體發展至今的關鍵要素[4]。通過新聞短視頻為受眾傳播有效的資訊,需要重點關注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與優化,尤其是針對有價值資訊的提取與挖掘,致力于抓住新聞受眾的眼球,不斷激發目標受眾群體的興趣,實現新聞傳播的主要目標。例如,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慶祝活動報道中,新華社制作短視頻《建黨百年:正道》,為觀眾呈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此新聞視頻摒棄籠統化的記敘方式,從神山村、小崗村、鳳陽縣等具體的區域對象入手,以一種創新形式講述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社會的領導作用和積極影響。在此基礎上構建出實景與老照片相結合的內容表達模式,為觀眾提供視覺上、情感上的強烈對比體驗,多個角度、場景和轉場等呈現模式,充分展現新聞短視頻的魅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短視頻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需要注重短視頻質量的提升,要進一步挖掘富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并為受眾提供更具深度和廣度的服務,以此推動新聞短視頻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范梅源.融媒體時代新聞短視頻制作與傳播策略研究[J].新聞前哨,2021(10):44-45.
[2]于晴波.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制作新聞短視頻的思考[J].記者搖籃,2021(8):86-87.
[3]楊海.短視頻新聞制作創新發展研究[J].采寫編,2021(6):32-33.
[4]曾靜.融媒體時代傳統主流媒體新聞短視頻發展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3):183-184.
作者簡介? ?何建龍,賀州市廣播電視臺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