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麗 陳新
摘? 要: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等數學”作為理科類學生課時最長的基礎課程之一,應在課程思政中占據重要位置。將思政教育與高等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對學生價值觀塑造進行引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實用性人才。文章在課程思政綱要的指導下根據“高等數學”教學大綱確定了三維教學目標,并以利用格林公式計算第二型曲線積分教學為例,將課程思政自然地融入知識傳授中。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等數學;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27-0089-04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它的繁榮往往促使著社會的進步,并且數學類課程在理科類課程中是課時最多的基礎課程之一,其中“高等數學”是理科類大學新生必修課程之一,所以,開展基于課程思政的高等數學教學勢在必行。“高等數學”與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有著不同的學科特點,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相融合,在“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科學嚴謹、團結協作、勇于探索等優良品質,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養成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效的工作作風,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一、研究現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課程教學這個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同時,2020年教育局出臺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2]。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要切實把教育教學作為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塑造品格,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相融合是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徑。在課堂上學生在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也接受了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這是實現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當前教育界學者對課程思政建設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許多科學性的建設意見,把教育教育教學作為課程思政建設最根本的工作,如何有效地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使專業學科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是當前教育界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很多學者對理科類專業課開展課程思政進行了探究與實踐,如劉淑芹將德育與知識教學融于一體,根據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借助知識點、數學史、典故等,將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引導學生正確做人做事做學問,助力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高等數學知識點與思政元素相結合提供了參考案例[3]。閆莉等人以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思政為例,針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從教學主體、教學理念與目標、教學內容與資源、教學過程、教學手段與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探討分析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的邏輯框架,并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分析課程思政的有效性,為開展基于課程思政的大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提供參考[4]。鄭奕通過分析大學數學課程的特殊性,提出大學數學類課程應以提升數學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挖掘課程思政內容納入數學課程教學作為開展數學課程思政的著力點,并舉例說明可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中的例題和習題以及包括數學史、數學家生平的數學文化的挖掘,為大學數學類課程的課程思政提供充足的教學素材[5]。王寶軍從理科大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對顯性思想政治教育較難接受的態度傾向入手,論述理科專業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學設計的著力點和策略技巧,為理科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提供了科學的參考意見[6]。
二、“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導向,是在教學活動中期望達到的學生學習成果,在教學活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高等數學”的教學大綱、專業的培養目標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確立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三維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推理思維、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學素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加強自我管理與約束的紀律意識,培養具備終身發展能力的學生。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對學生價值觀的塑造進行引導,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中厚植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堅強的意志品格、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思想意識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成長為心系社會并有時代擔當的技術性人才,如表2所示。
三、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融入點
對“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進行研究,挖掘教學內容中蘊含的思政資源。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的融入點應結合學生專業課程背景、發展歷程、未來的從事職業的職業素養、優秀的傳統文化、時代精神等進行挖掘,除此之外,應結合課程的特點和學生思維提點進行挖掘。在教學過程中,使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接受正確價值觀的熏陶,將顯性的專業知識教育與隱形的德育教育相結合,以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對“高等數學”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進行梳理,得到思政元素融入教學方法的部分素材清單,如表1所示。
四、基于課程思政的教學案例
完整的教學設計,首先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以找到教學的重難點,然后針對教學重難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再結合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設計教學策略,最后梳理整個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過程,在其中尋找恰當的課程思政切入點。本文以利用格林公式計算第二型曲線積分教學為例,先對教學知識點進行分析,找到教學的重點、難點;再對教學的重難點進行分析,結合教學方法選取“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和“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學思想;然后遵循“問題驅動式”教學理論,制定由易到難、步步推進的教學策略;最后在回顧格林公式的條件和結論以及遇到的困難和相應的解決措施時,以“鐵人精神”為德育知識體系觸點,培養學生迎難而上、積極思考的科學精神。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問題驅動式教學理論,設計“創設情境,問題引入—溫故知新,分析方法—初步應用,解決問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歸納總結,啟發思考”五個教學環節。
首先,給出一道被積函數比較復雜的曲線積分引入第二型曲線積分的計算問題,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引導學生復習運用參數法計算第二型曲線積分的舊知,在運用舊知求解問題時陷入困難,引出格林公式,運用公式對問題進行求解,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回顧,在復習格林公式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定理歸納總結計算第二型曲線積分的條件和結論,重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和靈活轉換知識的能力。
然后,結合已解決的問題巧妙設置障礙,層層遞進地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發現內在規律的思維能力以及從復雜問題中尋找內在聯系并作出綜合判斷的思維能力。
最后,引導學生回顧格林公式的條件和結論以及遇到的困難和相應的解決措施,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認識過程以及通過“思維體操”的訓練可自我超越、實現創新的意識,鼓勵學生勤于思考、敏于觀察,充分發揚“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鐵人精神,潤物無聲地開展德育工作。
五、結語
要將課程思政自然融入知識傳授中,先對教學知識點內容進行分析,找到思政元素的切入點,再根據知識點、學生學習情況和思政元素確定教學的重難點、三維教學目標和教學思想,并基于教學理論設計教學策略和教學設計。如在利用格林公式計算第二型曲線積分教學案例中,以遇到格林公式的應用條件不滿足如何解決的問題入手,通過遇到一個個由易到難的設計困難情景,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思考,在深入領會格林公式法的本質特征和適用范圍中重點培養學生迎難而上、積極思考的科學精神,并逐步升華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鐵人精神。本文基于“課程思政”對利用格林公式計算第二型曲線積分教學進行設計,將“課程思政”有機融入知識傳授中,期望能為理工類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BE/OL]. (2016-12-09). http://www.dangjian.people.com.cn/gb/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 (2020-05-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 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05-28/2020-07-28.
[3] 劉淑芹. 高等數學中的課程思政案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18(52):36-37.
[4] 閆莉,閔蘭,李為. 大學數學基礎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研究——以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思政為例[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6(05):186-189.
[5] 鄭奕. 大學數學“課程思政”的思考與實踐[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21(01):59-61.
[6] 王寶軍. 大學理科專業課程思政的特點和教學設計[J]. 中國大學教學,2019(10):37-40.
(責任編輯:陳華康)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項目編號:X2019KCSZ011)。
作者簡介:陳亞麗(1979—),女,碩士,西南石油大學理學院數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為在線與移動交互學習環境構建、教育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陳新(1997—),女,碩士在讀,西南石油大學理學院,研究方向為高等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