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摘? 要] 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 基于教學實踐,文章提出初中生符號意識培養的有效策略,即在表示基礎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在意義建構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在語言互化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在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
[關鍵詞] 符號意識;建模;初中數學
數學符號是數學的語言,是進行數學運算與推理、交流與表達的工具,因此,培養與發展學生的符號意識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 何謂符號意識?符號意識是指理解并會運用符號表示數,表示數量關系,表示變化規律,會使用數學符號進行運算,進行推理,從而得到一般性結論[1]. 建立符號意識,既有利于學生使用符號進行數學表達,又有利于學生進行數學思考. 通過數學學習,我們發現數學處處有符號,那么,在初中階段,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符號意識呢?下面是筆者的一些實踐與思考.
在表示基礎中培養學生的符號
意識
在相反數、絕對值等知識中,教材一般是先用數的形式解釋它們的意義,然后進行一般化處理,即用字母的形式表示相反數、絕對值等,它能為學生學習代數式做鋪墊. 在教學中,教師要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適時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
案例1“有理數的加法”教學節選.
師:如果規定向東為正,向西為負,(1)小明先向西走5 m,再向西走3 m,那么小明最后在原點的什么方向多少米?用算式如何表示?(2)小明先向西走5 m,再向東走3 m,那么小明最后在原點的什么方向多少米?用算式如何表示?(3)小明先向東走5 m,再向西走5 m,那么小明最后在哪里?用算式如何表示?
生1:對于第(1)題,小明在原點的西邊8 m處,用算式表示為(-5)+(-3)= -8;對于第(2)題,小明在原點的西邊2 m處,用算式表示為(-5)+(+3)=-2;對于第(3)題,小明回到了原點,用算式表示為(+5)+(-5)=0.
師:如何用文字語言表述這些運算呢?
生2: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用它們的絕對值相加;絕對值不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為0.
師:如果用a,b表示兩個加數,如何用含a,b的式子表示這些運算呢?
生3:當a<0,b<0時,a+b=-(a+b);當a<0,b>0,且a>b時,a+b= -(a-b);當a<0,b>0,且a=b時,a+b=0.
從特殊到一般是重要的數學思想,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利用數的具體性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然后將其抽象為用字母表示的一般性結論,這能促進學生符號意識的形成.
在意義建構中培養學生的符號
意識
數學符號比較多,如數量符號有π,a,b,c等;運算符號有+,-,×,÷,等;關系符號有=,≠,≥,≤,∥,∽,⊥,≌等;省略符號有△,∵,∴,Σ等. 學生記住這些符號并不難,難就難在學生用數學符號進行運算與推理. 在幾何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幾何定義、定理中的數量關系、位置關系等用符號語言表示,從而在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
案例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學節選.
如圖1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90°,E是AB上一點,且AE=BC,連接DE,CE,∠1=∠2.
(1)求證:Rt△ADE≌Rt△BEC;
(2)△CDE是直角三角形嗎?請說明理由.
生1:對于第(1)題,∵∠1=∠2,∴ED=CE(等角對等邊). ∵∠A=∠B=90°(已知),在Rt△ADE和Rt△BEC中,∵AE=BC,
ED=CE, ∴Rt△ADE≌Rt△BEC(HL).
生2:對于第(2)題,△CDE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Rt△ADE≌Rt△BEC(已證),∴∠AED=∠BCE(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 ∵∠B=90°,∴∠BCE+∠CEB=90°. ∴∠AED+∠CEB=90°. ∴∠DEC=180°-90°=90°(平角的定義). ∴△CDE是直角三角形.
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常用數學符號表示的意義和符號運算的合理性,領會運算過程中的數學規律,發現運算過程中或結果中所包含的數學結論,同時要求學生用符號進一步規范推理過程,理解邏輯推理的合理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
在語言互化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
相對于自然語言,符號語言具有精確、簡潔、通用的優勢,但是符號語言比自然語言抽象[2]. 一部分學生因為符號語言的抽象而阻礙了思考的進程.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問題為載體,讓學生在強化訓練中學會抽象地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形成符號意識.
案例3暑假期間,力美體育運動中心針對學生推出了兩種打折優惠方案:方案一,學生購買一張暑期專享卡,費用每次按六折計算;方案二,不購買暑期專享卡,費用每次按八折計算. 如果九年級的王海暑期健身x次,按照方案一需要支付費用y元,按照方案二需要支付費用y元,y,y與x的函數圖像如圖2所示.
(1)求y與x的函數解析式;
(2)計算打折前每次的費用,并寫出y與x的函數解析式;
(3)王海計劃暑假期間去力美運動中心健身,應選擇方案幾?
生1:對于第(1)題,設y與x的函數解析式為y=kx+b. 觀察函數圖像可得直線y=kx+b經過(0,30),(10,180)兩點,把這兩點的坐標代入函數解析式,得b=30,
10k+b=180, 解得
k=15,
b=30, 所以y與x的函數解析式為y=15x+30.
生2:對于第(2)題,求打折前每次健身的費用,需知道在解析式y=15x+30中,“15”與“30”的實際意義. 這里,“15”的意義就是購買一張學生暑期專享卡后每次健身的費用,“30”的意義就是購買一張學生暑期專享卡的費用. 因為購買一張學生暑期專享卡后,每次健身的費用按六折優惠,所以打折前每次健身的費用為15÷0.6=25(元). 因為不買學生暑期專享卡,每次健身的費用按八折優惠,所以方案二中每次健身的費用為25×0.8=20(元),所以y與x的函數解析式是y=20x.
生3:對于第(3)題,觀察函數圖像可以發現,直線y=15x+30與y=20x有交點,交點之前,y>y;交點處,y=y;交點后,y 第(1)題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函數圖像,把圖形語言轉變為文字語言,然后把文字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按數學方法進行計算,從而得到結果;第(2)題要求學生通過分析題意,把解析式中的符號語言轉化為自然語言,然后把自然語言結合題意轉化為符號語言,得到第二個函數解析式;第(3)題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圖像,把圖形語言轉化為自然語言,然后把自然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即列方程得到方程的解后,再一次轉化成自然語言進行回答. 不難發現,語言的轉化,通過強化訓練,有利于深化學生對數學符號的理解,能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在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 學生是否形成了符號意識,檢驗的重要方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能否引入符號表達、運算、推理,或者對于新概念表示的數量關系,學生能否完全理解. 案例4我們約定:若某函數圖像上存在橫、縱坐標相等的點,則把該函數稱為“和諧函數”,其圖像上的這些點稱為“和諧點”. 如y=2x-1是“和諧函數”,其“和諧點”為(1,1). (1)有下列關于x的函數:①y=x-3;②y=-x+1;③y=x2-2x. 其中是“和諧函數”的有(?) (2)已知“和諧函數”y=x2-(2m+1)x+(m-1)2(其中m>0),若A,B兩點是它的“和諧點”,8≤AB≤10,試求m的取值范圍. 師:對于第(1)題,當x=y時,看方程是否有解. 如果有解,這個函數是“和諧函數”,否則不是. 生1:∵x=x-3無解,所以y=x-3不是“和諧函數”. 生2:當x=-x+1時,解得x=,所以y=-x+1是“和諧函數”. 生3:當x=x2-2x時,解得x=0或x=3,所以y=x2-2x 是“和諧函數”. 師:那第(2)題怎么做呢? 生4:因為y=x2-(2m+1)x+(m-1)2是“和諧函數”,所以令x=x2-(2m+1)x+(m-1)2,整理后得x2-(2m+2)x+(m-1)2=0. 因為A,B兩點是“和諧函數”y=x2-(2m+1)x+(m-1)2的“和諧點”,于是設A(x1,x1),B(x2,x2),則Δ=[-(2m+2)]2-4×1×(m-1)2=16m>0,x1+x2=2m+2,x1·x2=(m-1)2. 所以AB==x1-x2=·=4. 因為8≤AB≤10,所以8≤4≤10,解得4≤m≤. 所以m的取值范圍是4≤m≤.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并用符號加以表示,同時體會引入符號的必要性,進而在問題解決中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加深學生對符號的理解. 總之,形成符號意識,學會使用符號語言,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的本質,有利于學生形成數學抽象與數學建模素養. 尤其是數學演繹推理,它離不開數學符號語言. 但需要注意的是,形成符號意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做好長期、耐心引導的準備,并多角度地對符號進行滲透與強化. 參考文獻: [1]肖鵬影.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符號意識”的實證研究[D]. 內蒙古師范大學,2021. [2]曾祥尤. 優化數學符號語言教學“四策略”[J]. 中學數學,2017(2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