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守琴
摘? 要:對于隨班就讀的學生,教師應重視分層教學,充分尊重隨班就讀的學生,設置合理化的課堂教學方式,保證隨班就讀的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現(xiàn)自己,進而從整體上提升隨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隨班就讀;小學語文;教學
一、小學語文隨班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隨班就讀的學生關注度不夠
隨班就讀的學生或多或少會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以及存在智力低下,同時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行為障礙等問題。以往的教學活動中,班級學生的人數(shù)較多,學校對于隨班就讀的學生考核制度尚未完善,大多數(shù)教師的精力都放在普通學生的身上,對于隨讀的學生關注度不高,不能更好地關心隨讀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二)課堂學習目標設置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在智力水平、認知水平等多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課堂教學的既定目標要基于新課標改革的標準,同時還要滿足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求。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大多存在單一性,同時缺少一定的層次性,不能結合學生隨讀的情況制定學習目標。
(三)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層次性的指導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個性特點,基于學生興趣和能力學習方面的需求,教師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選擇相同的教學素材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并用這一教學模式面對全體學生,并沒有注重個性化的指導,教學策略也沒有注重差異性。
二、提升小學語文隨班就讀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
(一)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符合隨班就讀學生的能力水平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面對隨班就讀的學生,教師需要深入參考學生的實際語文學習情況,為學生制定一個分層化的課堂教學目標,分層教學,充分滿足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實踐性的內容,引導學生在語文的學習活動中動腦動手,充分提升隨班就讀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性,引導隨班就讀學生實現(xiàn)自身語文能力的成長。
例如在學習《涼州詞》這一課時,在課堂教學中,一般的語文教學目標為學生流利背誦全文,了解古詩中的大致含義,感受古詩的基本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針對隨班就讀的學生,教師可以將語文教學目標簡單化,只要求學生掌握古詩的大致含義,學會誦讀古詩。通過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語文教學目標,降低隨班就讀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壓力,讓隨班就讀學生更容易接受語文這門學科,學習語文的基礎知識。
(二)創(chuàng)造課堂表現(xiàn)機會,建設和諧化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為了確保隨班就讀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語文這門學科,教師需要多為隨班就讀的學生創(chuàng)造相應的機會,讓隨班就讀的學生擁有表現(xiàn)自我的基本舞臺,可以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語文能力。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幫助隨班就讀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讓隨班就讀學生能夠融入語文的教學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例如在學習《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對文本進行分段,比如將第1、2段分為第一部分,將第3到14段分為第二部分,將第15段到34段分為第三部分。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隨班就讀的學生朗讀相應部分,其余同學思考為什么這樣劃分。讓隨班就讀的學生在語文學科中感受學習,體驗學習,參與學習,建設和諧的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境。
(三)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感受意境
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教師應注意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利用情景交融的模式,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擁有主動探究的基本興趣。在語文教材中,通過一些生動形象的景物、傳神細膩的細節(jié)、真實感人的形象描寫,讓學生置身于一個良好的情境理解語文知識,擴大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隨班就讀的學生接受到相應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教學的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一個形象直觀的課堂情境,調動隨班就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語文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具有活力。例如在學習《觀潮》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加入一些音樂進行輔助,利用合適的音樂,讓學生感受到《觀潮》中的情景,充分將隨班就讀的學生帶入到語文情景中來,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觀潮”的景象,在音樂中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激發(fā)起學生對于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四)了解語文學習情況,營造良好的集體氛圍
對于隨班就讀的學生,教師應充分給予耐心,讓隨班就讀的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被尊重,不會因為自身的特殊性而出現(xiàn)不良的情緒。很多隨班就讀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會出現(xiàn)煩躁或者不配合的情緒,這些情緒的出現(xiàn)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一定的影響。在課堂上,如果教師不及時解決學生的這些不良情緒,放縱隨班就讀學生的個人情緒,很容易導致隨班就讀學生在課堂上產生障礙。教師應充分給予學生關心,讓隨班就讀的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尊重其和其他人不一樣的部分。
隨班就讀的學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可能有著一定的缺陷,教師應重視開展相應的心理輔導,充分保證隨班就讀學生的自尊心。針對小學語文的學科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中加入一些名人勵志故事,充分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得到相應的感染和啟發(fā),充分保證隨班就讀學生的個人成長。
(五)積極借助靈活的教學模式,提升隨班教學的水平
隨班就讀教學課堂中學生的差異性比較明顯,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統(tǒng)籌兼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為學生提供平等學習的機會。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同時要對隨讀的學生進行指導。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科學合理地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給隨讀學生更多關注。課堂備課時也要結合隨班就讀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課堂教學的設計,對于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所側重,做到心中有數(shù),難度較低的問題可以讓隨讀生來解答,并肯定他們的回答,幫助隨讀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六)制定多樣化的評價制度
我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課程評價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檢測學生是否符合教學的目標,同樣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完善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和過程,不斷推動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隨讀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自卑心理,對于學習沒有自信心,學習過程中十分被動,學習任務的完成難度較大。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為隨讀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學習機會,同時開展合理的評價,增強隨讀生的自信心。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也應當注重評價的形式,例如民主性評價、多元化評價等等,保障隨讀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大大增強學習的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隨班就讀的學生,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做好課堂教學的層層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信念,為隨班就讀的學生打好堅實的教學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欣. 小學語文隨班就讀生學習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 智力,2020(25):25-26.
[2]陳燕. 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隨班就讀學生的具體教學[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278.
[3]邵瑜. 小學語文隨班就讀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 當代家庭教育,2019(31):124.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