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技工院校線上英語教學設計的初步嘗試與做法。教師基于“釘釘直播”與“云班課”平臺,設置教學環節,從課前熱身、線上教學、作業拓展三方面開展線上機電專業英語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線上學習,并結合即時測試、在線練習等方式,形成了一套混合式在線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技工院校;線上教學;教學設計;釘釘直播;云班課
作者簡介:曾微(1986-),女,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機電英語。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院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和省人社廳、教育廳的相關會議、文件精神,組織教務科及各系,整合師資力量,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和網絡教學資源,確保網絡教學有序開展,真正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如何上好線上課,教學平臺是依托,教學設計是關鍵。我院主要采用視頻直播與“云班課”相結合的線上教學模式。本文以本院機電專業英語課程的線上教學為例,對“ 釘釘直播 +云班課”的技工院校線上英語教學設計進行詳細闡述。
一、線上教學設計
(一)機電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際合作和交流日益密切,國內外企業間的交流增多。大量新技術和新型設備不斷被引進國內使用,同時國內的先進技術和高新設備也出口到國外。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閱讀和使用國際通用技術標準、進口設備和儀器的使用說明書及用戶手冊,以及與國外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流等。專業英語的使用機會日益增多,這就使得企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英語交流能力和較強的專業英語閱讀能力。然而機電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現狀卻并不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技工院校生源較為復雜,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生源主要為初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大多數學生因為成績不理想,升學失利,才選擇就讀技工院校。他們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英語水平差異性較大。不少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較強的排斥心理,覺得自己沒辦法學好英語,或認為英語對他們今后所從事的工作沒有幫助。而專業英語詞匯多,信息大,語句長,語法復雜,意思嚴謹,所以教學內容難易程度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性。機電專業的學生絕大部分是男生,其語言方面的接受能力不強,導致他們對英語有著較強的抵觸和厭學心理。在線下英語課堂上,跟他們談起英語學習的話題,個個一籌莫展,無奈地表示他們也想學英語,也盡量讓自己集中精神聽講,可就是聽不懂,每個英文字母都認識,但湊在一起就如同天書一般,不知所云。
2.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待改進。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交方式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趨于多樣化,“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不大被學生接受。然而教師在教學中日復一日地使用陳舊的教學方式,無變化,無新意,只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何談學習生詞更多、文章更長的機電專業英語。在機電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倍感煎熬,教學方式亟待改進。
(二)以學生為中心,科學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傳統英語課堂大多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備課時經常會從主觀意識出發,認為學生缺什么、應該學什么、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不會顧及學生的需求和想法。因此,學生沒有自主學習能力,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借鑒專業課程的人才培養模式——工學一體化來改進技工院校的英語教學方式。工學一體化以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和任務驅動方式,通過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將學習置于真實的職業情境之中,學生不是單純地學習理論知識,而是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習“如何工作”,進而培養學生在情境化場景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探究的能力和團隊協作的能力,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開發他們的潛能,增強教學與工作之間的聯系,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因此,機電專業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工作為導向,通過緊密圍繞企業的生產崗位、生產設備,展現機電專業英語在實際現場的應用情況,設置符合學生未來職業所需的課程內容,培養學生具備與工作過程直接相關的綜合職業能力。鼓勵學生借助機電專業英語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之中,增加學生對機電專業英語知識用于實踐活動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應用機電專業英語的能力,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培養動口和動手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
本文以筆者所教的18技師機電一體化國際1班為例,對機電專業英語線上課程進行設置。為了科學設置教學內容,我院英語教師團隊通過大量查閱資料、開展學生調研,與機電專業課教師共同研討,咨詢企業相關工作人員,最終確定機電專業英語教學內容,包括Unit 1“Electronic components(電子元器件)” ,Unit 2“Basic Circuit(電路)”,Unit 3“Basic Mechanical Technology(機械技術基礎)”,Unit 4“Machining Operations and Turning machines(加工操作與車削機床)”。單元內容涉及機電一體化專業基本常識及基本操作,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每單元內容從聽、說、讀、寫等方面進行全面訓練,以便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線上教學。
二、做好教學設計
下面以Unit 1“Electronic components(電子元器件)”中的“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ymbols(電子元件及符號)”章節為例進行教學設計并利用“釘釘直播”與“云班課”平臺開展線上教學。電子元件是電子電路的重要組成單元,是機電一體化專業知識中最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學生只有牢牢掌握這些電子元件的符號和用途,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靈活運用和拓展。然而,這些理論知識點往往是比較枯燥的,那么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內化這些重要知識點呢?以下是本次課的教學設計,從課前熱身、線上教學、作業拓展三方面闡述如何開展機電專業英語線上教學。
Step 1.課前熱身(先學后教)
任務:
1.通過“云班課”發布查閱單詞任務。(學生利用有道詞典、金山詞霸等搜索“電子元器件”相關詞匯并完成相關單詞和短語的發音練習:diode 二極管; transistor 晶體管; resistor 電阻器; capacitor 電容器; thyristor 晶閘管; relay 繼電器; light-emitting diode 發光二極管。)
2.通過“問卷星”發布調查問卷。(學生參與關于電子元器件的特征和功能了解程度的問卷調查。)
目的: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Step 2.線上教學(培養綜合能力)
任務:
1.復習回顧:利用“云班課”,發布兩款闖關游戲:(1)詞匯闖關游戲;(2)單詞發音闖關游戲。
(學生根據課前預習,順利通過這兩款游戲完成關于電子元器件詞匯的復習。)
2.聽力鞏固:
(1)使用“云班課”播放與這節課重點單詞相關的聽力材料;
(學生完成與這節課重點單詞相關的聽力練習)
(2)使用“釘釘直播”分析講解學生完成的聽力練習,截圖分享正確率高的答題卡。
(學生找到自己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3.引入新課:使用“釘釘直播”展示和分析課前關于電子元器件特征和功能了解程度的問卷調查結果,并引出新課:主要電子元器件的特征和功能。
(學生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充分了解自己的知識盲點;認真討論電子元器件的特征和功能)
4.新課講解:
(1)使用“云班課”發布作業。
作業1:繪制關于主要電子元器件的特征和功能的思維導圖(學生根據之前關于主要電子元器件的特征和功能討論的結果,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
作業2:翻譯與電子元器件的特征和功能有關的英文句子(學生結合之前鞏固學習的單詞和繪制好的思維導圖完成句子翻譯)。
(2)使用“釘釘直播”平臺,帶領學生梳理全文。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課文的意思進行描述)
5.口語鞏固:使用“釘釘直播”設置模擬情境,通過展示機床實物圖片,讓學生辨認主要電子元器件。
(①小組選取一名“技術能手”代表,隨機抽取各個元器件的單詞卡片;②結合所學的詞匯和句型,對各個元器件的功能和用途進行描述;③小組討論與互評,投票選出最佳“技術能手”代表;④教師總結點評選優)
目的: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激勵學生勤于動腦,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與聽力能力;
3.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4.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
Step 3.課堂小結(總結概況)
任務:
1.使用“云班課”完成頭腦風暴,利用思維導圖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
2.通過“釘釘直播”分享優秀作品。
目的:
1.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2.激發學生思考與學習的熱情;
3.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Step 4 .作業拓展(知識遷移)
任務:
1.通過“云班課”發布作業:根據所學的電子元器件知識,小組合作完成一份機床部件的解說詞;
2.根據完成的機床部件解說詞,小組合作錄制一段英文解說詞的視頻,并進行剪輯,提交至“釘釘”平臺。
目的:
1.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效果
(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增強
以“釘釘直播+云班課”進行線上教學,更好地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學,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Unit 1“Electronic components(電子元器件)”中的“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ymbols(電子元件及符號)”章節為例,學生課前預習,教師上課時檢測預習內容,學生答題率達到了85%以上,正確率也提高了30%。通過調研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課前預習很重要,學生學習態度得以改觀,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學習自覺性大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增強。
(二)學生掌握知識更加扎實
“云班課”作為在線教學平臺,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學情反饋信息。通過“云班課”實時檢測結果發現,學生正確率達到了80%以上。結合課后作業與線上答疑等,可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扎實。“釘釘直播”具有回放功能,學生對課上的疑難點可以反復觀看,方便學生重復學習,加深學生的印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四、教學反思
(一)提升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
精心備課,整合教學資源,設計課前、課中、課后任務,做好教學設計。線上教學相較于傳統教學,師生交流更多,教師需應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在解答學生問題、講解知識的同時還要組織學生開展課堂互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課堂掌控能力、線上教學能力等。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完善教學環節
傳統課堂由于上課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使得一些教學活動難以開展,教師無法關注到每一名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或性格較孤僻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智能平臺等信息化教學手段打造線上課堂,使學生參與方式變得多元化,提高各層次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也可以于課前在線上發布問卷、測試等進行小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去設計和調整教學環節,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以“釘釘直播+云班課”開展線上教學為“應急”之舉,目的在于促使學生恢復正常學習狀態。高質量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能力,才是保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筆者將繼續探索傳統課堂與網絡平臺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與線下教學取長補短,通過鼓勵性、支持性的措施,引導和激勵更多教師向“線上線下”雙師角色轉變。
參考文獻:
[1]張來英,吳偉泰,李海燕,唐果.“雙師網課”推動精準教學輔導與討論 :以釘釘網課為例[J].大學化學,2020(5):33-37.
[2]鐘文霞.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高職行業英語教學設計:以《建筑設計英語》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0(15):186-187.
[3]張維瑞,賴建強,劉盛榮.疫情背景下的“SPOC+騰訊課堂”在線教學模式[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1):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