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娘
摘? 要: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應該重視情境創設,教師要創設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的欲望,使數學概念、公式、定理在情境的作用下生動、易懂,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數學、用數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文章從數學教學的屬性出發,結合新課程理念和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提出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教學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是現代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情境創設,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與自身發展的關聯性,提高教學實效。
一、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與生活是魚與水的關系,數學教學一旦脫離生活就會陷入理論說教的怪圈中,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不會主動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數學,并以此為素材創設令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把數學知識自然地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探究數學的興趣和欲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以下統稱“教材”)“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學會運用已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筆者創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李伯伯在北京工作,春節放假時,他坐火車回老家過年,從北京到老家用了12個小時,火車每小時行駛145千米,你能算一算北京到李伯伯老家有多少千米嗎?學生讀題、分析已知條件,利用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很快列出算式145 × 12。那么應該如何計算呢?學生之前學過多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還不會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經驗解決問題。經過認真思考,學生想到可以先計算火車行駛10小時的路程,即145 × 10 = 1 450(千米),再計算火車行駛2小時的路程,即145 × 2 = 290(千米),最后加起來就是火車行駛12小時的路程,即1 450 + 290 = 1 740(千米)。這樣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靈活地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在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獲得主動發展,為后續列豎式進行筆算乘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創設實踐情境
小學生的認知思維普遍遵循“感知—表象—理解”這一規律,而動手操作是學生獲得直觀感知、積累表象的主要手段。對小學生而言,動手操作是一項充滿趣味的活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實踐情境,為學生搭建動手操作的平臺,鼓勵學生勇于實踐、不斷創新。
例如,在教學教材“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獲得對平行四邊形性質的直觀認識,教師應該摒棄單向的理論說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實踐,為學生創設形式多樣的實踐情境,引導學生在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畫一畫等實踐操作中建立直觀的概念認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直尺量一量平行四邊形的四條邊,由此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這一結論;再讓學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平行四邊形的四個角,通過該過程得到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角分別相等、且鄰角互補;引導學生通過拉動平行四邊形支架,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這一結論;組織學生動手畫平行四邊形,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圖形性質的認知。同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總結梯形的特征,并歸納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異同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讓學生動手實踐的環節,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趣味盎然。
三、創設問題情境
有效的問題情境不僅能讓學生在頭腦風暴中提升思維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將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使學生打開思路,把理論知識內化為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數學是一門啟發學生思維的學科,而問題則是打開學生思維的鑰匙。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符合數學教學的本質屬性,能夠使學生在對問題的主動探究中發展應用數學的意識,貫徹新課程理念。
例如,在教學教材“數學廣角——優化”一課后,為了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學會對事情的順序進行合理安排,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A,B,C三人到醫務室量身高、驗視力,每項檢查需要3分鐘,他們最短用多長時間能夠完成所有檢查?這一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緊密聯系所學內容,因而學生表現出濃厚的探究興趣。課堂上,學生借助“烙餅問題”了解到只有讓鍋里始終有兩張餅,所用時間才能最短。基于這一認知導向,學生獲得了啟發:要想所用時間最短就需要兩項活動同時進行。按照這一思路學生很快找到最優方案:A量身高的同時B驗視力,此時需要3分鐘。接著,A驗視力的同時C量身高,這一過程同樣需要3分鐘。最后,B量身高時,C驗視力,仍需要3分鐘,也就是所有人完成檢查最短需要9分鐘。創設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提升舉一反三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既可以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為學生搭建學數學、用數學的平臺,讓學生在情境中學、在情境中用,全面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偉. 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和思考[J]. 新課程(上),2019(11).
[2]王聰順.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小學生(下旬刊),2017(7).
[3]黃麗珠. 淺析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優化策略[J].考試周刊,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