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摘 要: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遵循科學化的原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創造出更加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機制,力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生創造具有真實性的教學情境,從而促進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高效展開,達到提高整體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新高考;教學創新;策略
為了解決以往傳統高考中所存在的問題,我國近些年來針對高考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而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對高中各個學科的教學方式產生了更為直接的影響[1],這就要求教師們一定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從而來達到強化學生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并且通過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來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一、新高考政策對于高中物理的影響
新高考政策取消了文理分科,實行了“3+3”的模式,即除了語、數、外三科統一高考成績之外再加上考生自選3門課程進行考試,而這一政策的提出,引來考生和教師的關注。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要考試的科目,不再按照以往的文理分科進行考試,而這一政策的落實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讓學生的興趣專業得到了重點的培養,學生可以選取自己感興趣的科目進行更深層次的發展。而高中的物理學科屬于傳統考試中理科的課程,面對新高考的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來適應新高考的政策[2]。
首先,新高考政策的影響體現在教學的內容上。高中物理一直都是高考的重難點,并且學科的內容相對其他科目來說也比較抽象,而考試的重點也側重于對物理知識的研究性題目。而在新高考的背景下,由于新情境試題的呈現,加強了試題綜合性的考核,同時也加大了考試的內容范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相對地減少有關深入研究類型的試題,加大學生的知識范圍,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其次,在學習方法上也受到了影響。因為新高考政策調整了物理學習的內容,因此也帶動了學習方法的轉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向學生強調,要積極轉變學習概念,提高對于學習的興趣,不僅要關注課本上的知識,還要拓寬自己的課外學習[3]。
最后,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產生了影響。相對于以往的教學方式來講,新高考政策的發布打破了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進而轉變為更加側重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比如: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方面的提升,教師需要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出更加符合學習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參與度,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體驗,達到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產生的問題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諸多教學問題,這些問題阻礙著物理教學的整體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得教育工作無法滿足新高考的工作要求[4]。其一,在現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一味地結合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方式的設計,導致設計出的教學方式創新性不夠高,也無法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而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綜合素養無法得到發展,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由此一來就不能夠保證物理教學的效果。其二,在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學生就會缺少科學實踐的動手能力,反而過度重視學習成績,這樣的舉措也會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當中失去學習的樂趣,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良好的發展。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創新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這一點也是和新高考的要求大相徑庭的。其三,在目前的教學工作開展中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發展需求來制訂相關的教學模式,并且在教學工作上也存在著缺乏創新性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各方面物理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就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導致教學工作無法滿足新高考下人才培育的要求。
三、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的創新
(一)運用教材資源,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教師就要善于合理地運用教材資料,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與物理有關的名人事跡和物理思想來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思想工作教育,從而不斷地尋找辦法去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比如:比較耳熟能詳的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都是屬于非常有名的物理學家,他們不僅揭示出了很多物理定律,更是用一生的時間在為科學事業付出努力和做出貢獻。比如法拉第在研究電磁感應的規律時,即使他身邊的人都已經放棄了,但是他還是堅持了下來,十年如一日不斷地進行科學實驗,最終成功地找出了電磁感應的規律,為科學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教師可以通過對物理知識的講述,讓學生去感受物理學家為科學研究而辛勤地付出,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將這份共鳴延伸到對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但求努力上進的良好品質。由此一來在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水平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二)多樣性教學巧設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敲門磚,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要想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教師要做的是培養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興趣。由于物理這門學科的邏輯性比較強,如果采用比較單一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只會讓它變得更難以理解,所以教師要采用創新的思想設計出多樣性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
比如:在進行《太陽和行星間的引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太陽”和“行星”之間運動的視頻,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行星運動的軌跡更加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學生通過對視頻的仔細觀察對行星的運動軌跡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提出疑問:衛星繞地球是在做圓周運動,那么產生圓周運動的條件又有哪些呢?同學們能否結合引力表達式算出行星受太陽的引力是多少呢?通過提問式的教學將晦澀難懂的知識轉化為更加容易理解的畫面,學生可以直觀感受,教師再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和提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就能夠對知識得以牢固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必須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一工作貫徹落實,才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上課質量。
(三)教學方式的改革和轉變
隨著現代化的不斷發展,現在我們已經處于科技的時代,幾乎可以在分分鐘掌握最新的資訊和信息,時代是在變化的,那么隨之而來的我們的教學方式也要做出改變,也要隨著新高考的變化而變化。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教師都結合課本和習題來進行授課,這樣很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教學方式的單一和枯燥,而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要結合現代化的模式來進行課堂的教學,讓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與課堂內容共同進行學習。學生也可以在課余的時間利用手機或者電腦來對課堂內容進行復習,在遇到困難或者問題的時候可以隨時進行線上提問,更快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實現課程教學的多元化。
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知識競賽,這一部分內容可以滿足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促使他們完成更多的挑戰,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舉辦實現跨學科之間的知識興趣課程,比如將物理課程和體育課程相結合,進行有關參照物運動有關知識的講解,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督促學生主動參加,開展一些與物理有關的調查研究活動和社會實踐課外的內容,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蘊含了哪些物理知識和結構,從而得出結論和方案。由此一來,不僅擴大了知識范圍,還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應對新高考。
(四)創建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應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作為高中物理教師,我們可以利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物理實驗的特點是更具生動形象的、能夠將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更加直觀地表達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來,從而有效地培養出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比如:在學習有關“超重和失重”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開始的時候以一個有趣的實驗展開教學:在一張紙條下掛一個鉤碼,利用手指捏住紙條的兩邊,這時鉤碼可以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利用鉤碼將紙條扯斷?”學生就會說要利用向下的力將紙條扯斷,隨后教師再提出第二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出紙條是能夠承受鉤碼的重量的,那為什么會被扯斷呢?”而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紙條替換成彈簧測力器來進行勻速和變速的演示,向學生展示力的變化,而這個時候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從而可以順利地進入學習的狀態當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坐電梯來讓學生理解概念,從而強化了學習的知識內容,加強了學生的記憶,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采用多媒體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增加了學生在學習方面上的需求,尤其是處于新高考的背景下,顯而易見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現在了,不能夠滿足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方面的需求,也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應該與時俱進地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優化教學方式,設計新的教學模式,利用更加直觀的形式來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從而達到高效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焦耳定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課程開始之前準備好相關教學資料,在課程開始的時候為學生播放有關“電流熱效應”的相關視頻,利用慢動作播放的形式為學生演示這一原理的形成過程,使得學生能夠對這一概念深刻掌握,簡化抽象知識,達到提高學習水平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視頻播放之后,還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工作,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滿足新高考的背景下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六)注重實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物理學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重加強教學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能夠意識到物理是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然后學生能夠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運用的問題,這樣一來才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比如:教師在教學有關“力和力的相互作用”時,就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進行講解。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人在行進的過程中是依靠什么力向前運動的呢?”隨后激發學生的親身經歷進行思考,最終得出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那么教師就可以繼續發問:“有些人認為摩擦力是阻力,那么同學們試著分析一下摩擦力到底是不是阻力呢?”學生通過教師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和物理知識關聯起來,將學習情緒充分地調動起來,隨后也會積極地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從而保證課堂是一直處于一個活躍的氛圍當中的,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在新高考的背景之下,教育工作的開展不僅體現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上,更重要的是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方面的培養,因此在進行實際的物理教學當中,教師就要加強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視。鼓勵學生對書本上的一些知識點進行實驗分析,自己動手去驗證書本上的知識內容,從而達到在掌握了基礎知識之后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這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實現,教師可以將課堂上的演示改為學生的小組實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對于學生來說,自己探索和理解物理的規律和重點要比教師直接講述好得多。在課外學生也可以參與到實驗當中,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實驗的演示,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物理知識讀物和研究類的視頻,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引下觸動自己創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開展高中物理教學不能夠單純地為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講解,而是要通過更多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學習和探索當中,去尋找物理知識帶給我們的奧秘,將學生從物理題海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走向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之中。并且教師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出適合新形勢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鄧勝輝.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35):21.
[2]姜清春.基于新高考背景的高中物理問題與對策探究[J].讀與寫,2019,16(32):286-287.
[3]宋文.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淺談[J].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1(3):58.
[4]張深山.高中物理創新談:對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教育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