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抓好大學英語聽說課堂建設,培養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師的重要任務。然而當前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學英語聽說課堂的設計理念要以發展學生興趣為中心,強調師生互動,“重在參與”原則以及任務驅動原則是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應當遵循的兩大基本原則。根據上述理念和原則,筆者探究了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活動設計的有效路徑,從課前活動、課上活動及課下活動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內容規劃。有效課堂活動的開展將增強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信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水平。課堂活動的規劃需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教師必須時刻牢記努力完成語言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應用能力這一大學英語聽說課堂宗旨。
關鍵詞:英語聽說;設計原則;課堂活動設計
作者簡介:吳婷(1988-),女,河南鄭州人,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基礎部,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
大學英語是高等教育階段大一、大二學生的公共基礎必修課,分為讀寫和聽說兩門課程,旨在培養大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有效地閱讀英語書籍以獲取相關知識,熟練地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在實現個人職業發展的同時也能與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相適應。“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需要各類人才的支撐,特別是掌握英語和其他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其中,個人的英語聽說能力是在國際交流中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前提。因此,抓好大學英語聽說課堂建設,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聽說課堂中的推廣應用,改變了傳統的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模式。網上豐富多彩的英語視聽資源,以及課本配套的音視頻,都能以便捷高效的方式及時呈現在學生面前,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可。然而,在實際的聽說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課堂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數量增多,班級規模不斷擴大。英語聽說課程一般為周二學時,即一次課90分鐘時長。對于教師而言,在每次課上既要完成課本上既定的教學任務,又要組織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進行聽力和口語訓練,時間非常緊迫。對于學生而言,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和口語能力的提高在課上很難兼顧。聽得不夠導致學生輸出困難,存在不敢說也不會說的問題。其次,教學方式和手段模式化,缺少創新。英語聽說課堂上對計算機和多媒體的應用,很容易使教師產生依賴情緒。教師在課上程序化地播放PPT講解聽力難點或是機械地重復播放教材配套的音視頻以磨耳朵,久而久之,學生會感到枯燥和無聊。同時,教材的語言材料是靜態零散的,沒有具體的語境支撐,學生的口語練習也只是對于關鍵詞句進行機械操練,在生活中無法靈活運用,英語聽說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英語聽說課的教學時間,設計切實可行且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這對于教師教學效果的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活動的設計理念和原則
一堂高質量的大學英語聽說課不僅要具備知識性、文化性,能夠給予學生充足的知識養分,還應當是有趣的、開放的,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興趣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是使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設計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活動應秉持的基本理念。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與學的互動,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大學英語教師應時刻牢記的課堂活動設計理念。大學英語聽說課的操作性、實踐性很強,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了解學生的能力達成情況以及知識掌握程度,從而及時調整課堂進度,提高課堂效率。總而言之,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活動的設計要以發展學生興趣為中心,強調師生互動。
筆者從事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已近十年,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以及對于同行課堂進行觀摩總結,筆者認為,“重在參與”原則以及任務驅動原則是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應當遵循的兩大基本原則。首先,“重在參與”是將課堂還給學生,是保證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參與,就是教師通過引入不同的素材,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結合豐富的課堂活動,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他們的思維引導到正常的教學軌道之上。其次,任務驅動原則要求教師將傳統的“填鴨式”課堂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互動式課堂,促進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提升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三、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活動設計路徑
好的英語聽說課堂應該有正確的設計理念及執行原則,同時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教學環節清晰合理。大學英語聽說課與英語讀寫課的最大不同在于,讀寫課注重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而聽說課立足于語言的實際運用。聽說課既是獲取英語語言文化知識的過程,也是語言實際操作運用的過程。因此,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恰當使用語言,是提高大學英語聽說課教學效率的有力保證。
(一)英語聽說課前活動設計
課前活動主要是完成課本上的Lead-in 部分,通過安排合理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盡快熟悉單元主題,從而進入正常教學軌道。在設計英語聽說課前活動時, 教師可遵循先行組織者理論,預先設計與課本主題相關的聽說活動,以促進學生對于不熟悉的教材內容的理解。
結合先行組織者理論,聽說課前活動設計應適量恰當、淺顯易懂,以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宗旨,使學生原有的舊知識與新學習的材料在頭腦中發生積極的相互作用,從而開展有意義的學習。在課前圍繞單元主題,引入跟主題密切相關的音視頻素材,如歌曲、影視劇片段等,進行賞析討論或是尋找跟主題相關的圖片,開展簡單的小組活動,都是很好的課前導入活動。若沒有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活動,也可以進行貫穿整個學期或學年的課前活動,如讓學生進行兩分鐘英語短新聞播報、每日英文金句分享、經典英文詩歌朗誦等,都可以讓學生摒棄懶惰狀態,快速融入英語學習環境,鍛煉英語聽說能力。
(二)英語聽說課上活動設計
教師在利用電子課件等進行課本內容講解的同時,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課上活動,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來說,每節課都有所收獲比教師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更有意義。常見的且便于操作的課上活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集體活動: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安排,將學生以組/排/半班/男生女生/整班為單位,進行集體的英語操練活動,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擴大學生的參與面。這項活動主要適用于英語生詞的朗讀、聽力文本的跟讀、簡單聽力問題的回答等,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由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積極的課堂參與者,進而掌握新的知識。
2.單獨活動:教師就一些課堂任務單獨提問一名或者數名學生,以便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安排,并且可以鍛煉學生膽量,培養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單獨提問活動適用于課本聽力問題的回答、重難點生詞的講解練習以及日常口語的輸出等教學環節。
3.小組活動:小組活動是英語聽說課堂活動的重要形式。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課堂活動,既可以避免班級人數龐大與教學時間有限之間的矛盾,又可以降低英語學習對于學生的壓迫感,便于營造一個愉悅友好的課堂氛圍。小組活動可以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提高學生的整體參與度,以小組為單位可以進行的課堂活動種類繁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Group Work: 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訓練,簡單又高效,無論課上課下都便于實施。在課上,教師在講完既定教學內容后,可以留出時間讓學生對于教材內容關鍵點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在課下,教師可以布置個性化的課后作業,如讓學生小組合作設計與所學內容主題相關的海報、制作公開演講的課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等。
(2)Pair Work: 學生兩兩相結合,自愿組成一對,可以就新聞或教材內容相關的新語言點進行口語對話練習或者人物訪談練習,在語言實踐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可以請幾組學生進行示范,既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又鍛煉了學生的膽量。
(3)Role Play: 即角色扮演,是一種綜合性、創造性的英語互動活動,非常鍛煉學生的知識輸出能力。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可以在教師特設的情景中練習所習得的英語語言知識,同時進行創造性發揮,相互分享和感知經驗與心得。角色扮演將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對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據調查,大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平均只有十分鐘,所以教師在講授教學內容的同時,更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適時調整教學節奏,加入一些能夠緩解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的英語小游戲、英語歌曲等,這將會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特別是一些經典的英語流行歌曲,既能將歌詞挖空鍛煉學生的聽寫能力,又能在欣賞的過程中向學生講授一些發音現象,如連讀、弱讀、失去爆破等。
英語聽說課上活動的設計,其宗旨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課上活動在精不在多,在質不在量,課上活動的開展要緊緊圍繞課文主題,通過這些活動來實現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英語聽說課后活動設計
語言學習不僅指對于語言點和語法知識的學習,還體現在利用語言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讓學生有機會將新習得的語言知識用于表達,展現語言溝通的實際意義,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英語聽說教材選題豐富,課本內容囊括各國的歷史、文化、科技等,是學生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設置英語聽說課后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英語產生積極興趣,在掌握課本內容后愿意主動去創設情境說英語、用英語,從而使自身在語言表達及文化修養上都得到有效提升。
英語聽說課后活動亦是多樣化的,教師可以根據課文主題進行安排。如針對“Campus Life”這一主題,可以讓學生拍攝英語視頻短片,圍繞自身的大學生活選取片段進行介紹;針對“Food”這一主題,可以讓學生進行海報或者PPT的制作,介紹各個國家的特色美食;針對“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這一主題,可以讓學生抽簽選取國家,然后自己搜集資料,介紹該國相關的節日,進行課前presentation;針對“Business”這一主題,可以讓學生模仿買家、賣家,對商務活動進行Roleplay等。此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英語學習類App不斷涌現,教師可以結合趣配音、百詞斬、每日英語聽力等App,讓學生自主進行任務安排,如開展英語配音、單詞背誦、英語語感養成等活動。
四、結語
大學英語聽說課主要對學生的英語聽、說技能進行培養訓練,對學生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以及適應國家需求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各種現代科技逐漸與教育相融合,如今大學英語聽說課的內容覆蓋面更廣,授課方式也更加多樣化。但萬變不離其宗,英語聽說課的宗旨依然是為學生創造更多英語輸出的機會,幫助學生樹立使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信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水平。課堂活動作為英語聽說教學的調節劑,能夠在短暫的課堂學習時間內,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合作交際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但由于各個地區各個高校在英語聽說課的學時安排、設備條件以及學生基礎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英語聽說課堂活動的選擇及應用都需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教師必須時刻牢記完成語言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應用能力這一宗旨,一切課堂活動皆應圍繞其展開。
參考文獻:
[1]王靜靜.大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活動設計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47):205-206.
[2]李蓓.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活動多樣化對英語視聽說教學的積極影響[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6):81-82.
[3]文秋芳.新時代高校外語課程中關鍵能力的培養:思考與建議[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8(1):3-11,90.
[4]林驪珠.從“慕課”走向“金課”:國家精品MOOC《大學英語綜合教程》建設回顧與展望[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9(6):85-89.
[5]沈騎.“一帶一路”外語教育規劃的四大任務[J].當代外語研究,2019(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