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對于新的課程而言,初學者往往都有一定的擔心。毋庸諱言,初中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化學課程,尚未建立起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基于此,教師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益,采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起完善的學習體系,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單一滯后的教學模式?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全面提升學生整體素養,這就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農村中學,還有不少教師依然停留于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喜歡唱獨角戲,與學生互動較少,不注重分析學清學案,設計單一化,可以說,這種傳統的單一滯后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著學生整體化學素養的培育,使得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也只能生搬硬套。很多學生之所以對化學學習喪失興趣,就在于教師這種與新的課程標準不相符合的教學模式,以至于他們難于激發化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上課習慣于聽,主動探索不足,因此,難以建立起有效的學習體系。
2.師生互動缺失 親其師信其道,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親,怎樣的老師才能讓學生對老師親近呢?老師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課堂上老師能夠面向全體學生,能夠調動起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能夠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魅力;老師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師生能夠開展熱烈而和諧的互動,師生情感濃厚。試想,這樣的老師學生怎么不親近他呢?這樣的老師在學生眼里可親、可敬、可愛,這樣的老師在課堂上最受學生歡迎,因為愛老師,學生“愛屋及烏”,化學課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老師因為其滯后的教學理念,使得化學教學方法與學生實際不符,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唱獨角戲,完全置學生于不顧,不與學生溝通交流,使得老師脫離于學生,學生也難以親近老師,因此,師生關系平平淡淡,自然,學生難以激發起化學學習的興趣。
3.不注重實驗教學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學科,生活中很多現象與化學知識息息相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到這一點,多做一些相關的實驗,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鞏固所學的知識。但是,也要看到,受一些條件的限制,農村中學實驗教學較少,一些本應該學生進行動手操作的實驗也往往由老師的口頭講解所代替,以至于學生失去了動手的機會,體會不到親自動手和親眼觀察的快樂。當然,也無從談起培養學生間的協作、嚴謹、細致的科學精神。
1.興趣帶動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說,興趣是學生化學學習的一大動力。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學生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環節要緊緊圍繞這一中心來展開。為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從怎樣讓學生發揮主體地位入手,從怎樣讓他們能夠主動學習入手。教學中,我高度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學第一課我并沒有去講授新課,而是從化學的生活化入手,給學生展示了“燒不壞的手帕”游戲,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感覺到化學學科的魅力;日常教學中,我往往把難寫難記的化學式、方程式、定義、定理編成學生易掌握和接受的口決或順口溜,減少了學習的難度,使得他們在輕松愉快的體驗中記住了知識,感受到知識帶來的快樂。
2.實施生活化教學 如前文所說,化學是一門最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科。教學中,我高度重視化學學科的生活化教學。我把新聞中、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件引入到教學中,既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就在身邊,又能夠較為容易地掌握知識。譬如,我從介紹美國加州山火、賓館發生火災、煤礦瓦斯發生爆炸、加油站加油時不要打手機等諸多社會現象入手,把它們引入到課堂,引導學生分析火燃燒的條件以及、易燃易爆物的預防安全,如何進行消防滅火等知識原理;結合家庭生活常識,介紹菜刀生銹的原因,怎樣防護;從舉例魚、肉、面包、蔬菜、水果等引入營養物質的學習。可以說,這些化學知識需要溶入到生活之中,才使得它們顯得與我們息息相關,才感覺到它們的實用性、科學性。這樣的教學貼近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引起共鳴,利于學生探索新知。學生學得高興、學得愉快,課堂就會充滿活力。
3.強化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能力 眾所周知,化學重視實驗。實踐也表明,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方式。日常教學中,我依據新課程標準,重視實驗教學,積極利用學校現有的實驗條件,通過實驗教學積極提升學生在認知、行為以及態度、方法等方面的能力,使實驗引導和啟迪思維相統一。
綜上所述,教師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益,采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起完善的學習體系,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單縣郭村初級中學 王梅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