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紅
摘? 要: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也是中華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紅色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需要,同時,更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意志形成、智力發育、品德修養養成的關鍵時期,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班級建設中,應該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用紅色文化滋養學生的心靈,用紅色文化點燃學生的激情,真正構建和諧班級,同時也讓學生深受紅色文化的浸潤,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紅色文化;班級管理
一、依托紅色主題,建設班級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足以證明環境的重要性,在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中,要重視紅色文化的運用,應該打造以紅色為主題的班級環境,以建立良好的班級實體文化為基點,助力學生在這樣的實體文化中,接受熏陶。比如結合長征精神中的“團結一心,艱苦奮斗”制定“團結拼搏,永創輝煌”的班級口號,助力學生積極進取,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促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又如運用紅色文化裝飾班級,在板報中張貼一些革命戰斗時期的人物故事,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紅色人物,如林維雁、趙一曼、高君宇、左權、黃繼光、劉胡蘭、董存瑞、匡海龍、王若飛、楊志成等,促使學生了解這些鮮活的人物事跡時,豐富精神世界,感受這些人物身上的拼搏、愛國、堅毅、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崇高品質;又如在班級中建立紅色書籍讀書角,在里面放置有關革命戰爭時期的小說、故事書、回憶錄等,讓學生在閱讀中重溫歷史,感受革命英雄革命前輩身上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樂觀主義精神;在班級中設置紅色廣角,傳播當地特色的紅色知識,引導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促進學生產生愛家鄉的情感;在教室中開展以紅色為主題的黑板報、手抄報,通過直接可感可知的方式,讓學生重溫歷史,走進歷史。同時,可以結合紅色主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為班級設計班徽,并懸掛在班級的顯眼處,這樣既能夠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同時又能夠運用紅色文化激勵學生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向上。
二、結合紅色文化,積極設計班會
班會是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同時也是對學生實施教育的重要平臺,將紅色文化運用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結合紅色主題、結合紅色文化、紅色精神積極設計與之相關的主題班會,以班會為平臺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紅色經典。比如在以“紅色精神”為主題的班會中,班主任可以設計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為讀紅色故事,運用林維雁、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潘冬子、狼牙山五壯士等耳熟能詳的紅色故事,讓學生了解一代一代的革命英雄,感受他們身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崇高的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同時,以這些活生生的革命英雄人物故事,深化學生的紅色認知,引導學生以這些革命英雄為榜樣,奮發向上,時刻懷揣對國家的熱愛之情;第二個環節設置為“革命家的講述”,以多媒體為依托,播放一位位革命家歷經革命戰爭年代,如今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的一些心得體會,從革命家的真情實感中促進學生感悟體會,讓學生了解當今的生活來之不易,應該倍加珍惜,并且在這樣幸福安穩的年代,應該真正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理想,堅定學習信心,懷揣夢想為祖國的繁榮而學習,為人民的幸福而奮斗;第三個環節為“如何傳承紅色精神”,這一環節以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學習中談一談,從紅色精神中學習到了什么?應該如何進行傳承?以深化學生對于紅色精神的理解,從而真正做到以紅色精神潤澤學生的心靈,實現立德樹人,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品質。
三、彰顯紅色主題,開展班級活動
立德樹人是當前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價值指引,在班級管理中運用紅色文化,班主任應該讓學生積極學習紅色精神,但是這絕對不是簡單的理論講述,也不是死板的故事講解,而應該融入更多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彰顯紅色主題的實踐活動中融入,并且通過直接可感知的方式,讓學生重溫歷史,走進歷史引發學生的思考,讓愛國主義情懷,讓革命精神,讓真善美,讓集體主義的高尚情懷,真正在學生幼小心靈中生根發芽。結合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紀念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紅色教育,由班主任帶領全班學生參觀紅色旅游基地,切身感悟紅色文化,當參觀完之后,班主任再要求班級中全體學生寫觀后感,以抒發自己的愛國之情;又如開展紅色演唱演講比賽,觀看紅色影視作品等活動,以及觀看紀錄影片:《追憶衢州隱蔽戰線前輩——林維雁的中國夢》《血灑黎明》《狼牙山五壯士》《楊開慧的托孤信》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感悟,自主學習,了解紅色文化的精神價值和精神實質,重溫歷史,走進歷史,實現自我教育;再如結合三月份開展學習雷鋒活動日,讓學生學習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結合清明節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7月1日建黨節,組織開展黨史知識競賽;在國慶節可以開展紅色歌詠比賽、文藝匯演等;組織學生觀看優秀影片,開展講革命故事,向英雄學習的活動。真正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把握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的實質,培植他們的高尚情懷。
四、加強家校聯系,共創紅色環境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影響,也離不開家庭環境的熏陶和感染。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倘若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教育與管理得不到家庭的合作與響應,也是勢單力薄的,將紅色文化融入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該積極與家長們進行溝通聯系,形成有效的家校合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紅色文化學習環境與氛圍。比如通過家校聯系,讓家長們知道紅色文化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在家庭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紅色文化學習氛圍,如親子共讀紅色經典書籍,從紅色經典書籍中了解更多的人物故事,感悟革命前輩身上高尚的品德修養,自覺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又如在節假日,家長積極帶領學生到一些紅色旅游景點進行瞻仰和參觀,讓學生身處在紅色景點中,自覺接受紅色文化的影響。
五、唱響紅色歌曲,點燃學生激情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小,充滿朝氣與活力,為了真正讓這些學生能夠面對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面對復雜的生活,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和充滿熱情、充滿陽光的心態,運用紅色文化在班級中引導學生唱響紅色歌曲,運用紅色歌曲凝聚班級凝聚力,同時也點燃學生的激情與熱情,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充滿陽光,充滿正能量。比如每天上午和下午上課前五分鐘,班主任引導班級中的學生齊聲高唱《飛機歌》《保衛黃河》《東方紅》《映山紅》《我愛你中國》《十送紅軍》等紅色歌曲,通過紅色歌曲的演唱,既能夠讓學生熱情高漲,又在潛移默化中自覺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涵養學生高尚的精神品質。當唱完歌曲,學生精神百倍,就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質量。另外,在課間時,班主任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紅色歌曲,通過課間播放歌曲,既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成長氛圍,又能夠真正讓紅色歌曲縈繞在學生的耳邊,深入到學生的心田,讓學生感受優良傳統,心靈受到洗禮,思想受到升華。
班級管理總需要新的思考,紅色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需要班主任教師仔細研讀,用博大精深的紅色文化提升班級管理的格局,探索班級管理新模式,開啟教育人的新天地,關注學生成長的過程,實現學生自我價值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海亮. 巧用紅色文化 創新班級管理[J]. 湖南教育(上),2011(07):59.
[2]朱玉果.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J]. 中小學校長,2020(02):25-26.
[3]吳俊萍,楊婷. 班級建設中紅色資源的利用與實踐[J]. 管理觀察,2013(29):79-81.
(責任編輯: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