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建
摘 要:與小學、初中數學不同,高中數學更多的是強調對各方面數學能力的綜合培養。高中教師常常在高考的壓力下,傾向于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只會做題答題,而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根據新課標對高中數學的要求,它所強調的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綜合調整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課堂的固有模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增強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加強他們的數學運算。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的教學和訓練過程中掌握數學的本質。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養成途徑;實踐應用
傳統應試教育對高中各門學科的教師影響深遠,學生需要在高中三年里,學會各類知識,掌握各種考試技巧,以便在高考中胸有成竹地面對各種難題,取得理想成績。這使得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他們認為,在這短短三年中,學生更有必要的是掌握各種答題技巧、答題套路,讓其在高考中盡可能地獲得分數。然而,現實是不論對高中數學還是其他學科來說,教師一味地注重對學生采用“填鴨式”的方式,機械重復地訓練各種答題套路,必然會阻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中三年的教育中,主張的是核心素養和考試水平的同時提高,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既要幫助學生提升核心素養,培養思維能力等,還要幫助學生能夠在高考中盡可能地多得分。新時期背景下,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往的教育雖然也提到要提高學生核心素養,但并沒有過多重視,而在現如今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愈發受到關注。
高中數學教學作為一門重要學科,高中數學教師更要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為學生量身定制教學方法,改變固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目標,由以前的一味地提高成績更改為成績與核心素養同時并重。高中數學教師要基于提高培養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為學生開展有趣、生動、充滿知識的學習新模式,堅持成績與核心素養同時并重的目標,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與水平。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路徑及實踐應用的意義
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相輔相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其實就是在為學生未來的生活、學習做鋪墊、打基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在這一時期打好基礎,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從“紙上談兵”的理論知識,轉變為能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真正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解決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語數英這三門學科從小學到高中,乃至大學都會一直學習,數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都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提高核心素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傳統教育中,教師過多注重對學生應試能力的訓練,而忽略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通過題海戰術來提高學生對各類題型的答題技巧能力,以及在考試中盡可能地多得分,但這對學生的未來學習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一個好的教師應當明白,學生只有自己真正感興趣去學習,才是對教師教學成果的最大肯定。
提高高中生數學的核心素養,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生活中以更好的姿態面對各種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時代背景的改變,要求現在的學生必須具備更多的技能,對高中生的要求也日益增多,而在高中數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正是面對這種改變趨勢下的一種重要措施。數學這門學科貫穿人生各個階段,且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所具備的邏輯性非常強,數學作為學生學習中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對學生的立體思維構建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這些能力進行培養和發展[1]。
雖然新課標的改革要求教師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要調動起來,但現實情況是教師需要讓學生在高中短短三年之內盡可能多地掌握各類知識,以期在高考中獲得一個好成績。
目前,大部分高中教師的考核主要偏向于教授知識水平的高低,以及學生學習成績高低來評判,這促使大部分的高中教師并不十分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養成,而是傾向于利用“填鴨式”教學題海戰術,使用固定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使其形成思維定式,難以跳脫固有思維,利用各種類型的數學知識進行新方法層面的思考和解題。
開展對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充分掌握各類知識,真正地把數學知識內化,從而把數學思維運用在生活實踐中,真正掌握數學這門學科。與此同時,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時,也能夠提升專業能力,比如: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才能使得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準確有效?如何讓學生能夠化學習的被動變為主動?這些問題都是高中教師所亟待解決的,而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方案,可以使得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或者有所解決,這是師生之間的共同進步,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的同時,也有助于教師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
二、高中數學核心素養養成路徑探究以及實踐應用的策略
(一)引入科技元素,優化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引入信息化元素,通過一些視頻和一些科技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形象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打破想象與現實之間的隔閡,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加快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提高教學課堂效率,能夠節省出更多的時間用于教師對學生一些答題技巧、課外知識的傳授。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技術已經逐漸深入各門學科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引入信息化技術,既有助于減輕自己的教學負擔,也可以使學生與時代接軌,優化課程配置,創新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感受到科技發展的同時,又在不斷地展現過程中深入了解數學的魅力,從而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讓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加生動形象地理解教學知識點。
尤其是教師在講授一些復雜、較為難理解的知識點時,引入科技元素,優化課堂教學,未嘗不是一種好辦法。互聯網上的信息豐富多樣,里面有著各種創意和各種文化的碰撞,數學知識的儲備也是層出不窮,蘊含豐富。利用多媒體進行晦澀難懂概念的教授時,除了可以利用一些應用軟件模型的演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到相關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其中進一步感受到數學的奧妙和科技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實踐中,有機地把數學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為社會和科技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2]。
(二)問題驅動教學,引領學生思考
教師在上課前應先針對數學中所存在的問題設計教案,然后在課堂開始時拋出問題。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從而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能夠自主地去學習,去探索相關知識,在之后的課堂教學解答過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驅動教學恰能夠展現這一點。教師向學生拋出一些蘊含有數學知識點的具有可思索價值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地去尋找各種知識點,主動學習數學知識。不僅如此,通過教師的教學問題提問,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到教學課堂所需完成的目標。同時,教師引領學生一步步地走進問題,一步步地靠近數學本質,一步步地解決數學難題,這有助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逐步掌握各個知識點的全貌,深刻了解數學本質,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思考能力,創新意識和學習意念,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數據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去發現和尋找嶄新的知識點和創意,解決相應的難題。也可以從一個問題散開來,形成一個個核心分散點的模式,使得學生在解決一個巨大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將問題進行拆分,再解決問題,不斷優化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想法,發揮自己的主體優勢,進行高效學習。
在課堂上,高中數學教師并不會無緣無故地就放出問題,每一個高中學生解答每個問題的背后,必然隱藏著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想法和教育目標,高中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問題都是教師綜合生活實際與各類數學知識點原理,高中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過程中,逐漸引出他們自己的想象能力,幫助他們進一步構建模型或熟練運用這類知識等,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考力。采用提問題的方法開始高中課堂教學,是新時代背景下較為明智的選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驅動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向向積極方向發展。
(三)注重日常訓練,提高實踐能力
不論是在高中的哪個階段,高中教師對學生的數學教學都應當注重日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防止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紙上談兵”“空口說白話”,這樣既不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難以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所進步,也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學生的日常訓練,既要有利于其對高中三年之中學習知識的準確把握,又要能夠對未來的生活和學習產生積極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挑選針對性強的練習題目,讓學生進行日常練習,讓其在掌握和鞏固學習內容的同時,又有助于其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能力等各方面的提升,為之后的生活實踐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中三年學生所需要學到的數學知識是大量且抽象的,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教授以外,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在日常的作業練習之中進行掌握。日常的作業訓練雖然是促進學生更快掌握課堂教學內容的途徑之一,但是過多的、大量的、沒有針對性的重復訓練,對學生有害無益。教師需要在各類知識的題庫中,精心篩選出一部分經典題目,使學生通過做經典例題,從而掌握一系列的答題技巧。同時,教師需要平衡學生的課業任務和核心素養培養之間的聯系,在確定學生能夠完成的任務量的基礎之上,給學生布置適量、適當的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3]。
在高中三年中,屬于數學的教學時光總是短暫的,時光飛快流逝,但是學生課業壓力卻一年比一年增重。因此,高中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明確了解教學目標,有選擇性地篩選習題,使得高中生的習題練習更有針對性,從而使得各類知識點能夠得到快速有效的掌握和鞏固。不僅如此,教師在根據教學目標進行習題篩選之后,既有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拋除大量煩冗的重復性的習題集,節省了學生的時間,又可以使得學生的空閑學習時間增加,可以在剩余的時間中學習一些新知識或課外拓展點,使學生能夠在高考數學之中獲得更多的競爭能力。而通過對高中生的日常訓練,也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答題強度,而不會讓高中生在高中數學的高考答題過程中放棄堅持,從而減少自己可獲得的高考分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離不開自身思維的思考,同樣,數學學習離不開解題這一必要過程。一個蘊含數學知識點的問題的有效解開,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數學的運算能力和數學建模能力,可以提高他們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師通過學生對練習習題的篩選和把握,可以讓其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不知不覺強化自身對高中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意識。引導學生從了解數學知識點轉變為掌握乃至精通數學知識點在實踐中的應用[4]。
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師在新時期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堅持學生學習與核心素養培養并重,改變傳統的、固有的教育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改良課堂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得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同時也要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夠積極主動,有效減少因為學生被動學習而導致的對教學內容的不充分掌握。與此同時,高中教師在教學課堂中要積極與時代相接軌,可以通過引入科技元素,優化課堂配置來提高學生對教學課堂的興趣,也可以通過設計問題,進行拋磚引玉,引發學生對生活現象及各類知識點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除此之外,高中教師可以通過精選習題訓練,使得學生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和掌握數學知識點,并且能夠在生活中有效運用,提高其自身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星.優化課堂解題指導深入挖掘學生核心素養:從求解條件型最值問題的基本思想與方法說起[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6):24-25.
[2]蔣澍.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報告(2016-2020年):基于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的轉載數據[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2,23(1):22-28.
[3]邵貴明,胡典順,柳福祥.論數學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課堂落地生根:以人教版高中“對數”教學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20,29(6):46-50.
[4]鐘時泉.多角度觀察多維度思考多手段處理:一道多元函數最值問題的求解[J].中學數學研究,2021(1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