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 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提升,各項需求也隨之開始激烈增長,尤其是教育需求,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們對優質教育和教育平等性的訴求愈發強烈?;诖?,本文對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體系構建展開了深入研究,希望本文觀點能為我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改進與優化提供些許思路與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教學體系;增強策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特別強調,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秉持素質教育理念,以增強學生的思政核心素養為目標,對政治活動型課堂進行重塑,以實現全面育人的國家人才培養目標。
一、核心素養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意義
《標準》的內容體現了國家對學生核心素養極大的重視,教師在《標準》的引導下需要做好理論知識和生活知識的結合、科學邏輯和生活邏輯的結合,以及學科內容和社會實踐的結合,從學生的成長需要、社會的能力需要,以及國家的人才培養需要出發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促成教學目標的實現,推動教學改革
授課是教師的職責,正確開展教學工作、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是教師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教學的實質是一種按照既定目標進行人才培養的活動。而所謂教學目標,就是教學活動的實施方向,以及預期要實現的教學成果,新時代下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促進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提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目標的轉變,其實就是學校和教師傳統教學觀念的轉變,傳統高中思想政治學科采用的教學模式大多是“以教為中心”的方法,長期下來,學校、教師甚至學生已經適應了這種教學方法,甚至該方法已經習慣化、模式化、規?;?。新課標下,繼續采用“以教為中心”的方法展開教學顯然是不符合國家對學科教育的要求,其既違背了素質教育理念又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核心素養下的學科教育要求學校和教師扭轉過去“教比學重要,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觀念?;诤诵乃仞B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顯然更具優勢。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培育目標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體系擅長使用活動呈現教材內容,活動教學不僅涉及的知識面廣泛,還能對學生的觀念塑造形成正面的影響,在這種依托先進教育理念展開的思政課堂中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轉向對知識的自主思考,從而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樂趣和奧秘獲得更深刻的體悟??梢钥吹叫滦驼n堂下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合作學習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教師從過去課堂掌控者的角色逐漸過渡到引導者和啟發者,在這樣的課堂下思政課堂目標將更容易實現,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對教學改革的推進有不可忽略的作用[1]。
(二)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大大豐富教學方式
經數據統計,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給絕大部分高中生的印象都是理論性強、課程枯燥、難以激發自身探索欲望,是一門容易令學生“走神犯困”的學科。引發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教學方式不夠豐富,單一的教學方式確實會給思政課堂教學造成反向作用,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將會大大降低,難以提起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也變相增加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學校和教師若想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清晰認識到造成這一困境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在充分了解是由于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引發了學生的消極態度之后,學校和教師就應該針對這一問題制訂解決方案。具體來說,便是學校和教師需要從教學模式的創新和變革方面尋找突破口,通過教學體系的重構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工作,從而令傳統思想政治課實踐性和應用性不足的問題得以解決。新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體系應該秉持“活動教學”的核心,通過各類知識應用實踐活動展開具體的教學工作,而活動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教師精心進行設計,就可以令教學模式的豐富程度得到有效提高。例如,社會調查活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課外演練活動及情景模擬活動等,在豐富的活動教學場景中,學生能將大大加深對思想政治學科內容的清晰認知,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極有幫助。值得一提的是,傳統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實踐中對教師的個人教學水平要求較低,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各位教師也早已習慣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師也早已將這種教學模式體系化、步驟化,對任何學習內容都采用固定的模式展開剖析,在解讀過程中也毫無新意,難以帶給學生知識學習的新鮮感。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實踐則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新型、優質教育方法,不能再局限在過去單方面備課、灌輸、考試檢查的教育模式中,這就使教師必須打破自我局限,從過去的舒適圈中勇敢邁出,為了切實完成素質教育目標,教師必然需要不斷進步、不斷學習,主動提高自身專業能力,以及鍛煉自身活動組織能力、引導能力和對學生的啟發能力,因此,進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體系構建,無論是對學生、教師乃至行業的進步都是能提供極大幫助的[2]。
二、現階段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素質教育理念踐行不完全,教師整體素質偏低
傳統應試教育無論是對中國教師、學生還是家長的影響都是深遠的,應試教育是時代特殊的產物,其影響了中國整整一代人。傳統應試教育觀念下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都較為陳舊,大部分教師習慣于模式化的教學模式,整體素質偏低,且經常出現教學方法單一、和教學需要不相符的現實矛盾。而素質教育理念對教師的三大基本素質提出了具體要求,即身心健康素質、政治思想品德素質、業務素質。且要求教師必須秉持“樂教勤業、教師育人以及人格示范”等基本原則展開教學。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可以看到僅業務素質要求一項,就有許多教師不達標,部分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存在學歷水平偏低的問題,在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都缺乏的情況下,部分教師在教學時不得不照本宣科,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課堂魅力和教育功能都沒有得到正確的體現,這也是許多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提不起興趣、無法產生求知欲的核心原因之一,導致教學成效大受影響,學生思想政治學科學習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教師未能正確扮演引導者角色
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是如何避免用過去的方法教未來的學生??v觀當前的學科教育情況,部分教師仍然處于教育的歧途中,還在沿用傳統應試教育展開具體的教學工作,也就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圍著教師轉”的老舊教育模式。在這樣的課程實踐中,教師對課堂擁有絕對的掌控力,即便是各方面都極為優秀的學生,也難以在這種課堂模式下有效得到知識面的自主探究能力的擴展,其仍然是對教師的思想進行單一“復制”[3]。確切地說,這樣的課堂是不健康的、是病態的、是不利于學生長期發展和終身學習的。教師的角色只是學科教育的引導者,不應該是課堂的完全掌控者,學生的主體性完全沒有得到體現,此種課堂下,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極少,學生也難以產生主動提問的意識,長此以往,問題便開始不斷堆積,對教師講授的知識內容一知半解,錯誤的學習習慣也隨之養成[4]。
1.素質教育理念和應試教育觀念存在認知和行動上的偏差
觀察當前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實際展開情況,必須承認素質教育理念和應試教育觀念的認知和行為矛盾仍然存在。即越來越多的學生、教師乃至社會人士在思想上對素質教育理念表示認同,然而在操作層面上踐行的仍然是原本的應試教育模式,人們還未從“唯文憑、唯分數、唯論文、唯升學、唯帽子”的應試教育觀念中完全掙脫出來。部分學校甚至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即課后“轟轟烈烈”搞素質教育,課上“認認真真”搞應試教育。當前對學校、學科和教師的評價仍然十分看重升學率和考試成績,學生的分數如何、考上的學校如何仍然被社會作為對學校、教師教學水平的主要證明,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未從根本上消失殆盡。也有教師嘗試完全遵循素質教育理念展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盡自身所能,精心設計了各種鍛煉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活動,受其培養的班級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方面明顯強于其他班級的學生,但該班級在學校組織的月考中考試排名卻比其他班級落后,在三番五次的校領導談話下,遵循素質教育理念展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該教師不得已只好繼續回到應試教育的老路,開始致力于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大大減少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活動的關注[5]。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體系構建的有效策略
(一)構建以探索活動、主動學習為核心的活動型課程體系
要完成以探索活動和主動學習為核心的活動型課程體系,學校和教師首先需要對以下課堂要素重新展開梳理和設計,分別為:1.教學框架;2.教學基本結構;3.教學過程設計;4.教學方法設計;5.教學評價設計。要實現將上述五要素形成一個整體的教學目標,需要使用基于活動為核心的高中思政教學體系來解決傳統教學體系的弊端。因此,學校和教師需要從教學過程、教學模式兩個維度展開創新。對于前者來說,過程創新首先要破除“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觀念,要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契合素質教育思想的、以活動和自主探究為主線的教學過程。教師需要先拋出一個問題,激發學生對“議題”的興趣,從而展開以自主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需要注意的是,教學過程不能僅讓學生停留在思想的活動上,教師還應該通過設計創新、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的方式調動學生多重感官的參與,從而實現對學習的全身心投入。而在教學模式的創新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摒棄傳統“灌輸式”教育對自身造成的不利影響,要通過帶領學生、陪伴學生進行活動的方式令學生對現有的人生經驗不斷進行改觀和重構,從而改變過去學生消極學習的狀態,有效激發學生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習內容的探索欲望[6]。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制度,科學構建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的評價制度是通過考試形式、考核范圍和標準答案的預先設立,以卷面成績為標準對學生學習成果和教師教學成效展開評價,學校將會根據分數的高低進行排名,優秀的班級和教師將會得到嘉獎,落后的則要接受談話。若是不能改變這種老舊的評價手段,那素質教育的實現恐怕將成為空談。學校和教師必須明白素質教育理念下的結果評價需要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情感體驗和人生觀,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情況展開評判,用單一的分數考核對學生和教師來說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素質教育理念和國家人才培養要求的。以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為目的的結果評價制度必然需要遵照全面性、準確性、多元化的原則對學生綜合素質展開準確評價,學生學科考試成績只是評價學生的要素之一[7]。更重要的是,學校和教師要確保新型教學評價系統能對學生的真實情況進行準確反映,評價方法要善于挖掘學生的潛能和優點,但也不能掩蓋學生存在的缺陷和劣勢,要令學生對自身的階段性學習情況具有正確認知,且樂于接受這樣的評價。如此一來,教師和學生才不會因為考試成績欠佳遭受不公平待遇,才更有助于素質教育理念的推行,令學生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有效提升核心素養[8]。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進行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校和教師必須正視傳統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存在的諸多不足,認識到培養學生學科綜合素養的重要作用,構建以探索活動、主動學習為核心的活動型課堂[9],并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制度,令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體系不斷完善,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構建[J].文理導航,2018(13):1.
[2]唐茂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構建[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5):2.
[3]譚靜.淺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5):7.
[4]王金霞.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策略探討[C].教師教育論壇(第三輯),2019.
[5]陳清國.基于核心素養的活動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構建[J].高考,2019(15):1.
[6]葛惠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構建[J].考試周刊,2019(12):108-109.
[7]蘭宏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構建[J].廣西教育,2018(2):91,93.
[8]邱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活動課堂構建[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7(1):26-32.
[9]郭曉輝,李玉雄.課外活動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運用[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6):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