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瀾
【摘? 要】初中物理的深度學習能夠讓學生群體對世界產生全新認知,但該知識學習難度較高,所以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常會遭遇各種問題,而想要將問題解決則需要學生圍繞物理知識全面分析。從教學角度來講,“問題”是引導學生群體自主學習和探究的主要源動力,合理性的問題能夠讓初中生在迫切和疑問的主觀情緒下主動嘗試以不同方法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中問題意識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若學生本身欠缺問題意識將無法對物理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索,所以,物理教學環節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十分關鍵?;诖?,本文主要對初中物理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展開分析。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教學改革下如何培養初中生群體問題意識已然成為物理教師所要考慮的一個重點問題,主要是科學的問題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群體在學習過程中圍繞具有超強探究價值的知識點進行討論和思考,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加深學習印象、提升學習成效,更能引導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全身心投入,在這一教學體系中,教師的教學培養才會更有意義。另外,教師應充分明確一旦學生遇見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則會進一步驅使其提出、分析并解決問題,而問題意識可將主體思維獨立性和靈活性充分反映,并且問題意識的有效培養,對學生思維品質與認知能力的增強也有一定幫助。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意義
問題意識培養對初中物理教學有重要促進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輔助初中生群體拓展學習思維、強化學習質量。作為自然學科之一,物理課程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識內容較為抽象,所以學生想要深度理解難度較高,通過培養問題意識可引導初中生對所學知識深入探究,并且可突破以往的物理規律和概念學習限制。另外,隨著問題意識培養落實逐步深入,物理教學內容也會更加豐富,教學質量也會隨之提升。與此同時,初中物理教材中常包含眾多概念性知識和計算公式,而這些知識學習起來較為枯燥,以往面對這類知識部分初中生常會表現出強烈的抵觸情緒,甚至會拒絕學習物理知識。但問題意識培養能夠將此教學問題妥善解決,面對該教學要求教師需要在課堂活動中將主觀學習思維巧妙融入,并引導其針對自己無法理解的內容展開提問,而思考和提問的過程正是初中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并且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能夠充分吸引其學習注意力;隨后課堂活動中教師也能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對學生群體展開針對性指導和幫助,而這不僅可使教學針對性更加突出,同時也能將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充分解決,從而促使其全面發展。其次,問題意識養成對創造性思維發展十分有利。當前社會背景下,各領域企業對于創新創造型人才需求量較大,因此,在教學環節有效培養學生主體創造性思維也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所在。但受固化思維以及傳統授課模式影響,初中物理教學時部分教師僅是要求學生記憶所講的重點知識即可,卻并未考慮到對物理知識的靈活運用,以至于初中生群體創造性思維激發與發展一直有諸多限制。為解決這一教學弊端,可在課堂活動中有計劃地落實問題意識培養目標,要知道學生主體一旦對所學知識產生疑問,則代表其已經做到立足個人主觀思維對物理知識展開聯想,而這時學生學習思維已經被徹底激活,所以,此時其會嘗試利用不同方式與途徑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持續性嘗試,初中生必然會逐步形成創造思維。最后,問題意識對激活課堂十分有利,傳統物理教學中師生互動較少,這一情況會使教師對初中生群體的實際學習情況了解有限,同時也會導致課堂活動呈現過于生硬呆板,與此同時,學生也會長期處于被動地位,以至于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一直難以提升。但在問題意識培養導向下,教師能夠更好地激活課堂,讓學生群體基于教學問題從而產生全新概念,并拓展學習思維,隨后通過結合問題進行教學指導可使初中生主體思維向更深層次發展。
二、初中物理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具體策略
(一)基于翻轉課堂,實施問題導學式預習
所謂翻轉課堂是將學習過程放在新課學習前,也就是預習環節,如此教學能夠為初中生群體預留充足的了解和接受新知識的準備時間,同時也能讓其在課堂上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與此同時,翻轉課堂的應用能夠打破傳統教學的空間與時間限制,并且能夠有效預防基礎知識理解不夠深刻而造成的無法應用物理知識等問題。鑒于此,物理教師在落實問題意識培養時,可立足翻轉課堂模式,在知識預習環節為初中生發放問題導學案,讓其能夠在相關問題驅動下自主預習新知識,從而使其形成問題意識。以“物質的密度”教學為例,該章節內容是為讓學生對密度概念有所了解,并且要熟練記憶和使用密度公式完成計算,同時也要能夠對密度單位讀法、寫法以及換算等充分掌握,另外也要明確密度屬于物質的一種屬性。根據該教學目標,教師可設計問題導學案和預習視頻,并將其提前上傳至翻轉課堂課件中,隨后要求學生觀看,完成相應預習任務。首先,預習視頻中可為學生呈現幾種不同物質,隨后向學生講述自然界則是由不同物質組成,接下來可向學生提升“是否認識畫面中所呈現的幾種物質”,接下來可在視頻中分別呈現出鋁塊和鐵塊兩種物質,并提問:“僅憑借體積是否能夠對其種類進行辨別呢?”隨后再放出一塊更大的鐵塊和鋁塊,同樣提問:“是否能夠僅憑借質量來辨別其種類?”以上問題不僅將對新知識進行有效概括,更為其預習指明方向,所以在問題驅動下,初中生能夠更加精準地完成物理學習。
(二)創設合理情境,激發初中生提問興趣
以往課堂活動多是由教師進行提問,而學生只需負責回答即可,但這種互動教學初中生回答問題時積極性不高。由此即可看出,問題意識培養重視程度有限,甚至極個別學校存在削弱和抑制的情況,而這也直接導致物理課堂上學生無問題可問,或者可以說學生并沒有足夠的質疑時間。鑒于此,教師應結合物理知識構建課堂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群體提出問題。實踐教學環節,教師應明確從根本上講,物理課程本身具有較強實用性和邏輯性特征,所以授課時可以借助一些常見的物理現象為學生群體營造各種熟悉情境,從而鼓勵其勇于質疑。仍以“物質的密度”教學為例,課堂上教師可將已學物理知識加以聯系,以此構建物理情境,通過將新舊知識充分結合既能降低新知識學習難度,同時也能幫助其重新復習舊知識。實際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群體發出疑問,如“如何對煤油和酒精進行精準鑒別”,借助此問題,教師可與學生群體一同討論,同時也能將密度概念導入,從而讓初中生更為簡單地接受物理知識;或者教師也可在物理知識中將日常生活引入,并結合學生興趣創設情境,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初中生群體學習自主性。除此之外,在學習“摩擦力”知識時,教師可將提前下載好的教學素材借助多媒體進行播放,如雪天行人走路不慎摔倒,當學生觀看該視頻結束后,教師可讓其表達主觀感受,并引導其針對視頻內容進行重點分析,通常情況結合該知識點和教學視頻學生會向教師提問“如何能夠產生摩擦力”“如果世界沒有摩擦力會發生哪些問題”,而教師則可趁此機會引入更多生活案例,幫助其進一步了解和體會摩擦力,如冬日車輪上的防滑鏈安裝、鉆木取火等。
(三)通過合作學習,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
物理課堂開展合作學習,所看重的是生生間的互動交流,同時也是為讓初中生能夠立足學習目標完成一系列學習任務。該教學模式的深入運用可進一步調動初中生群體對物理知識的探究熱情,并且也能促使其辯證思維更好發展。若物理教師能夠真正做到對合作學習巧妙應用,既能使初中生問題意識有所增強,更能提升其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以“串聯和并聯”知識學習為例,課堂上可對班級學生進行提前分組,并針對各小組設置以下問題:“如何繪制基礎電路圖”“區分串聯和并聯電路的方法有哪些”,與此同時,除為各小組設計合作學習問題外,教師要在各小組完成任務過程中展開科學引導,并要引導其嘗試自主提問,如“電路由哪幾個電路元件構成”“一個電路中某個燈泡有短路現象,是否會對其他燈泡有所影響”“總共有幾種類型的電路狀態”等,當初中生在進行小組合作時能夠提出這一系列小問題,并且也能圍繞該類問題深入思考,從而在討論過程中掌握更多物理知識?;蚴窃趯W習“小燈泡電阻測量”時,可要求初中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驗,并且也應要求其根據實驗現象、流程以及結論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問題,實驗過程中學生可根據問題先在組內討論,而對于一些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則可向教師提問。通過這種合作式的問題探討和質疑有助于學生群體更好地養成問題意識,同時也可促使其物理核心素養全面提升。
(四)優化教學氛圍,發展學生創新思維
傳統課堂教學,學習氛圍過于沉悶,主要是因為教師常采用單向講授的方式講解物理知識,而并未考慮到初中生主觀需求和認知規律,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難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提問意識,同時對教學質量強化也是諸多限制。為改善此問題,教師應進一步優化教學氛圍,并通過親切、和藹的語氣引導學生群體發出質疑。首先,教師應擺正自身地位,要為學生營造平等自主的學習氛圍,教學環節也應以溫柔、可親的態度對待學生,一定要讓學生敢于提問;其次,要加強師生互動,更要結合學生主觀需求與想法設置課堂活動,以此引發其提出疑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學習可讓學生更深層次地認識世界,但想要保證學習效果,教師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群體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為此,教師可通過結合翻轉課堂,實施問題導學式預習、創設合理情境、優化教學氛圍和借助小組合作設置教學問題等多種方式有效培養初中生群體質疑意識與能力,以促使其物理學科素養能夠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爽.問題意識培養視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學[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9):63-64.
[2]高芙蓉.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天津教育,2021(29):93-95.
[3]施娟.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途徑探尋[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1):88.
[4]武世慧.探究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意識培養的重要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