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文 蘇宏志 趙明威



摘要:《數字化工藝設計》課程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的一門核心專業必修課程。通過這門課程要求學生既掌握“1+X”證書的技術能力,更要具備工匠精神、愛黨愛國精神。本文系統性地闡述了教學團隊進行課程思政改革的實施思路、元素挖掘和融入路徑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數字化工藝設計》;課程思政;工匠精神;愛黨愛國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1.085
高職專業課授課中既要進行知識技能教學,也應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機械制造類課程要結合機械制造的發展、現狀、成就和實際案例,充分挖掘課程中思政映射點與融入點,進而使學生理解“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重要意義。要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巧妙融入,提升育人效果。要做好專業分析、學情分析和課程分析,從而總結出思政點,進而與教學內容融合。專業課教師作為課程思政的建設者、教學的執行者,要深刻理解課程思政的意義,加強自身理論學習,深入研究課程思政背景下課程、教材、教法的改革舉措。
《數字化工藝設計》課程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群的一門核心專業必修課程。通過本門課程,使學生技能上掌握“1+X”精密數控加工證書(中級)要求的技術能力,并使學生了解知識點所蘊含的文化、哲理、黨史等思政元素,如在講解五軸機床操作時,引出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裝備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國產五軸高端加工中心的精度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引導他們形成愛黨愛國的正確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課程思政改革實施思路
《數字化工藝設計》課程思政改革實施的思路如圖1所示。聚焦《數字化工藝設計》課程的性質和定位,開展相關調研和研究,分析出當前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如思政元素挖掘深度不夠、課程思政融入路徑生澀等;確定課程思政改革目標,即深入挖掘出《數字化工藝設計》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并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課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并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果;針對目標,確定研究方法和路徑。傳統的教學內容偏重理論,與企業新技術、新工藝脫節嚴重,學生興趣低,那么開展課程思政的“土壤”就比較貧瘠。因此,校企合作,引入企業實際項目,更新教學內容最為重要。另外,要組建校企雙團隊,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并研究課程思政建設-評價體系。
2課程思政元素挖掘
《數字化工藝設計》的思政目標是培養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自我合理定位,專業自信;具有敬業精神和大國工匠精神;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踏實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表1所示為課程團隊梳理出的部分課程思政元素。通過這門課程達成以下效果。
2.1理解四個自信,愛黨愛國
十二生肖作為我國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學習創意作品-獸首(圖2為十二獸首-虎首)時,引出清朝時第二次鴉片戰爭,圓明園被燒,獸首被搶。而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現在我國的國家地位顯著提升,國防實力明顯增強。我國的裝備制造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國產五軸高端加工中心的精度能夠和外國的匹敵。引導學生銘記歷史,以史為鑒。明確黨是指路明燈,在黨的領導下,自強不息,建設國家。
引導學生銘記歷史,以史為鑒。明確黨是指路明燈,在黨的領導下,自強不息,建設國家。
2.2精益求精,形成工匠精神
在完成“起落架支架”等項目編程仿真與上機實操過程中,要細致地完成機床、刀具表等設置、五軸定向編程與仿真、在機測量、工件裝夾、對刀分中等,機床的操作要注意規范。引導學生在做事時,要注重過程中的細節,全過程管控;在操作時,要規范化,要遵守規章制度。要一絲不茍,注意細節,從而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3專業自信,并具有創新精神
理解學生年齡不大、眼界非常寬廣、生活圈子廣、獨立思考能力強的特點,不能抱怨年輕人的擇業傾向,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數字化工藝設計》不再是培養簡單的操機工!數字化制造模式是人機結合新工作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制造業新工作模式,對工作環境和發展潛力有了解,熱愛本專業,做有自信、有理想的大國工匠。
3課程思政融入途徑
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徑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即將思政元素嫁接到專業知識上,達到雙贏的效果。如在“起落架支架”項目時,部分同學設置參數不仔細,步驟不嚴謹,導致加工出來的零件不滿足要求。學生在自評互評過程中,自然想到要一絲不茍,注意細節,從而引導學生養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另外,還可以根據內容以知識點直接融入、項目融入等方式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如在學習“創意作品-獸首”時,在任務完成的四大模塊(圖3),直接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在“工藝方案”部分,引入項目時,討論同學們的生肖及寓意,樹立文化自信;在“刀具選用”部分,引導學生注意參數的重要性,一絲不茍,考慮細節,精益求精;在“編程仿真”部分,引出我國的工業軟件已媲美歐美,我們之所以能快速發展,道路正確非常關鍵;在“機床實操”部分,研討國產高端五軸機床的發展,理解“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能夠集中力量完成大國重器的追趕和超越。
4結語
《數字化工藝設計》課程在進行課程思政改革時,進行了系統化地方案設計并予以了實踐,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較為深入,育人效果良好。其他工科類課程與《數字化工藝設計》有頗多相似之處,因此,本文研究方法可以被借鑒。
參考文獻
[1]吳玉文.《機械制造工藝》課程思政改革研究與探索[J].時代汽車,2021,(23):67-68.
[2]胡雪,夏博,郭梅,等.基于“新工科”建設的《機械制造基礎(一)》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J].教育現代化,2020,7(49):90-93.
[3]趙林林,于興艷.《機構與機械零件》課程思政的課堂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03):135-136.
[4]鄔書良,吳夢頎,時國.理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專業教師主體作用研究[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0(06):60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