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錦霞
摘要:目的 觀察甘精胰島素配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選擇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采用阿卡波糖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甘精胰島素進行配合治療。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均優于對照組,P<0.05.用藥前,兩組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用藥后,研究組ET-1、VEGF、vWF水平顯著下降且均比對照組更低,且有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進行干預,能夠有效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關鍵詞:甘精胰島素;阿卡波糖;老年糖尿病;臨床效果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糖增高。一旦患病,就需要長期用藥穩定血糖[1~2]。糖尿病主要分為1型和2型,老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高發人群,癥狀一般不典型,“三多一少”的癥狀不明顯,多數以并發癥為首發癥狀,如皮膚感染、乏力,或者末梢神經病變,且多以餐后血糖增高為主要表現[3]。糖尿病患者如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導致機體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出現慢性損害,嚴重時可引起昏迷,危及生命[4]。此次研究分析觀察甘精胰島素配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采用阿卡波糖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甘精胰島素進行配合治療。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65~83歲,平均年齡值(70.69±3.45)歲;病程10個月~11年,平均病程為(5.80±2.20)年。觀察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63~85歲,平均年齡值(71.06±2.47)歲;病程11個月~12年,平均病程為(5.97±2.35)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軟件比對后,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本研究以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②患者及其家屬知情此次研究內容,并自愿加入,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③本文涉及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④全部患者年齡均超過60歲。
排除標準:①患有心、肝、腎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有嚴重溝通障礙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④不配合治療或依從性差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阿卡波糖進行治療。服用阿卡波糖(生產企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205),每次50mg,1d 3次,每3d調整1次劑量,每天劑量不可超過300 mg。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身體狀況,并對數據進行記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甘精胰島素進行配合治療。注射甘精胰島素[生產企業: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052],根據患者空腹血糖制定初始劑量。以5.6 mmol/L為目標值,每超過1 mmol/L,增加2 IU,每3d調整1次劑量。治療時,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身體反應情況。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②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③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以及低血糖。④血管內皮功能指標,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5ml肘靜脈血,靜置30min開始離心處理,取上層血清存放于-70℃的冰箱中,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血清內皮素-1(ET-1)、血清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進行檢測。
1.4? 數據處理
根據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數據結果。計量資料表述方式為(±s),行t檢驗檢測數據結果;(%)代表計數資料,用卡方對數據結果進行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
2結果
2.1 血糖指標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的空腹血糖(5.64±1.6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28±1.56)mmol/L、糖化血紅蛋白(6.06±1.34)mmol/L,均低于對照組,數據結果有可比性,具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胃腸道反應1例、低血糖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2%),低于對照組(胃腸道反應5例、低血糖6例)不良反應發生率(25.00%),數據結果有可比性,具統計學意義(P<0.05)。
2.3 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
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3.97±1.13)h,胰島素用量(41.33±9.54)IU,結果均優于對照組血糖達標時間(5.39±1.22)h,胰島素用量(53.84±10.36)IU,數據結果有可比性,具統計學意義(P<0.05)。
2.4 血管內皮功能指標
用藥前,兩組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其中,觀察組ET-1指標為(143.16±20.43)pg/mL、VEGF指標為(177.26±29.28)pg/mL、vWF指標為(38.82±4.42)ng/mL,對照組ET-1指標為(144.32±21.35)pg/mL、VEGF指標為(178.52±30.35)pg/mL、vWF指標為(38.77±4.36)ng/mL,組間ET-1指標對比(t=0.2604,P =0.7952)、VEGF指標對比(t=0.1982,P =0.8434)、vWF指標對比(t=0.0534,P =0.9575);用藥后,研究組ET-1、VEGF、vWF水平顯著下降且均比對照組要低,有顯著差異性,P<0.05。其中,觀察組ET-1指標為(56.14±4.71)pg/mL、VEGF指標為(69.15±5.17)pg/mL、vWF指標為(11.67±2.56)ng/mL,對照組ET-1指標為(68.42±5.43)pg/mL、VEGF指標為(79.43±6.35)pg/mL、vWF指標為(14.87±3.52)ng/mL,組間ET-1指標對比(t=11.3321,P =0.0000)、VEGF指標對比(t=8.3275,P =0.0000)、vWF指標對比(t=4.8769,P =0.0000)。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膳食結構的改變使糖尿病患者數量逐漸增多[5],老年人是高發人群。目前,還沒有徹底根治糖尿病的辦法,飲食治療、適當運動、使用降糖藥是常用的手段,目的是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防止一些急、慢性并發癥的出現或發展。臨床中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包括阿卡波糖、甘精胰島素等,但應用不同的藥物,治療效果存在一定差異。阿卡波糖是一種新型口服降糖藥,在腸道內競爭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應減緩,具有使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但阿卡波糖因糖類在小腸內分解及吸收緩慢,停留時間延長,經腸道細菌的酵解而產氣增多,因此可引起腹脹、腹痛及腹瀉等胃腸道的不良反應。甘精胰島素是把胰島素的結構進行改變,使得作用時間更長,在血液中濃度更加平穩,主要是幫助人體補充基礎胰島素,更好地降低空腹血糖[6]。空腹血糖達標后,會間接增加對餐后血糖的控制,這樣就能夠全面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阿波卡糖與甘精胰島素合用,能夠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并且可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對治療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相比單一用藥,聯合用藥能夠發揮二者協同作用,增強臨床治療效果,進而強化血糖控制水平,有助于促進患者康復。在鐘麗穎,孫葉海,王聰等[7]研究甘精胰島素聯用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討中,觀察組血糖達標時間(4.03±1.25)h,胰島素用量(41.26±10.59)IU,結果均優于對照組,P<0.05。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進一步說明了阿卡波糖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老年糖尿病的有效性,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臨床應用與實踐價值較高。
林小玲[8]學者認為,阿卡波糖藥物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藥物的一種,作用原理是和機體中α-葡萄糖苷酶開展可逆性的結合,促使食物碳水化合物可以被延遲吸收,規避患者餐后血糖指迅速增加,從而有效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指標,并且不會影響到機體體重指標,但是單一用藥方式的療效不甚理想。為了高效地對患者血糖指標進行控制,臨床更推薦采取聯合用藥的方式[9]。但是關注聯合用藥也會增加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為此需重點關注藥物間的作用。甘精胰島素藥物是長效的一種胰島素類似藥物,主要為脫氧核糖核酸(DNA)重組技術生物合成而生產[10~15]。在治療時,一般運用皮下注射的模式,使得機體皮下脂肪發生沉淀,延緩機體對吸收藥物的速度,使得血液吸收能夠處于平穩狀態下,便于血糖指標的維持與控制,大幅度降低患者在夜間出現低血糖并發癥的概率。將甘精胰島素藥物和阿卡波糖藥物聯合運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優勢互補,使得血糖控制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且亦可發揮出針對性作用,使得患者用藥后餐后血糖水平控制效果顯著,降低用藥劑量,提升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阿卡波糖聯合甘精胰島素進行治療,能夠更好地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姍姍,陳英剛,陳光明,徐曉東,朱以軍. 老年糖尿病患者醫院感染病原菌與血清炎癥因子和25-羥維生素D3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3):384-386,402.
[2] 盧小艷,白姣姣,孫皎,盧湘,陳麗榕,毛卉.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營養狀況評估及相關因素分析[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9,25(1):79-82.
[3] 賈文文,趙慧楠,戴付敏,張紅,梅王麗君,陳瑞云.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2):188-193.
[4] 胡雪麗,劉仕杰,劉洋,范張潔.營養膳食聯合認知行為療法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營養狀況與認知功能的影響[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0,47(2):373-375,378.
[5] 劉建國.阿卡波糖片配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9):48-49,52.
[6] 高軒,胡倩,李洪林.阿卡波糖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4):424-426.
[7] 鐘麗穎,孫葉海,王聰,項金華,李順東.甘精胰島素聯用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32):26-28.
[8] 林小玲.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9):170-171.
[9] 秦雪.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海峽藥學,2020,32(4):146-148.
[10] 趙莉莉.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2):90-91.
[11] 李雪松.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37例老年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2):113-114.
[12] 衛成威,黃正有,戴德棟.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對患者肝腎功能的影響[J]. 海峽藥學,2020,32(7):158-159.
[13] 梁秀清.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的效果及護理要點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149-150.
[14] 李文寧.甘精胰島素結合阿卡波糖治療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C肽水平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7):92-93.
[15] 趙紀波,林克莉.甘精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