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不斷的變化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被引入課堂,這對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學方式和具體策略的變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數學科目而言,將信息技術和學生合情推理能力整合在一起是課題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利用知識基礎上對新的問題進行適當推理、假設,并且設法進行論證,從而形成對新知識的理解。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借用信息技術教學不斷吸引學生的興趣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習慣,在培養合情推理能力的過程中做到數學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教學;推理能力;培養策略
在數學科目之中,學生不僅要能夠通過多媒體應用和影音資源基本的知識學習,還需要能夠進行推理判斷,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分析。教學實踐一次次證明,數學科目絕不是把公式記住就能學好的,必須要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能夠在已知條件的基礎上對數學問題考查的數學知識進行合情推理。而在當前的教學之中,大多數數學課堂并沒有充分開發與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對此,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需要積極順應政策要求,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應用、網絡資源等信息技術推廣數學知識教學,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讓學生在信息技術氛圍中學會合情推理。
一、初中數學信息技術和合情推理整合的概述
(一)信息技術和類比推理的整合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類比推理是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探究期間發現并且推測出探究對象的性質和本質的推理。學生在開展類比推理期間,往往借助信息技術的多媒體應用和網絡資源來推斷探究對象可能存在的性質或者本質。類比推理的應用要求學生掌握相似事物的一般性質。并且能夠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活學活用。
(二)信息技術和歸納推理的整合
歸納推理主要針對歸納對象的屬性進行分析,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將具有類似屬性的對象進行歸類,而后再從具體的對象之中推理出抽象的原理,以客觀存在推導其背后的本質和普遍規律。信息技術背景下可以充實歸納對象的屬性,降低歸納推理的難易程度。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上,歸納推理經常用于教學之中,是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時候最常用的邏輯思維形式之一,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歸納推理在合情推理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三)信息技術和統計推理的整合
統計推理指的是推導并計算出某一對象在樣本之中的占比,信息技術具有能夠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大量案例的優勢。統計推理的步驟有以下幾部分,分別是樣本采集、數據整理和統計分析。在統計推理期間,需要進行大量的重復性數據統計工作,這方面可以巧用多媒體應用來縮短計算統計工作的時間,并且結合統計學背后的原理對數據進行分析,助力得到最終的推理結論。
二、信息技術與合情推理在初中數學教學應用中的融合問題
(一)教學觀念有待更新,提高教師人文素質和信息素質
從對各學校的調研活動后能發現,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部分教師對于合情推理的理解不到位,沒有合理利用課本教材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師在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教學課程要與德育工作緊密聯系起來,貫徹人文素質。在教師有意識的注意學生的個人價值和作用,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而且經過專家組的編纂,初中數學教材之中的大多數知識點及其例題都可以用來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但是由于教師認知觀念因素的影響,導致數學教材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教師對于合情推理的重視程度不足,難以開展有效的合情推理教學。此外,在部分教師觀念之中,仍舊片面關注學生對于公式、解題步驟的掌握,而忽視了數學思維和學習探究意識的培養,在教學期間也喜歡采用“題海戰術”,這種方式的記憶其實并不牢固,而且容易在題海里迷失學習方向。
(二)課程資源開發不足,信息技術利用率不高
課程資源開發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對于課內教材的開發,另一部分則是針對課外教學資源的獲取與開發。其中,課內教材資源是基礎、是主線,而課外教學資源是擴展和補充。受制于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沒有做好對教材資源的開發,比如,在課堂教學是只顧講解了經典案例題的步驟,忽視了解題思路的探究和學習,學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而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教師不但要學會怎樣教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通過自己的探索去學習數學知識,從這一角度來看,許多教師對于課本教材資源的開發不足,導致許多能夠進行合情推理能力培養的知識點和例題沒有被充分利用到。 與此同時,部分教師在教學期間,教學資源局限于課本教材,而沒有搜集和整理課外的教學資源,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師的教學活動需要以課本為基礎,但是絕不能拘泥于課本,而應該廣泛獲取教學資源,并且將其應用到數學教學之中,信息技術背景下給教師提供了便捷的資源獲取渠道,不過多媒體應用和網絡資源的利用程度卻并不高。教師不單單要借用信息技術豐富的教學資源,來滿足課堂內容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幫助學生適當把握課堂知識點,并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學情境較為枯燥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大部分沒有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如果教師不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對學生進行輔助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會出現停滯,僅僅停留在知識學習的層面,而不能深入到合情推理能力等數學思維的培養。而現階段的許多數學課堂上,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很難讓學生有強烈求知欲望,課堂氛圍容易陷入沉悶枯燥中。單一的教學模式還容易造成師生互動缺乏、課堂氛圍沉悶等問題。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性格變得較為活潑,如果課堂教學活動沒有新意和亮點,就無法抓住學生的要求,無法提高課堂效率。但是對于一些抽象的事物還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這時就要求教師換位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根據學生的思維方式結合信息技術背景去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而從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來看,數學教學情境的創建還有待加強。 在培養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期間,部分數學教師將課本上的例題改編為一些開放式問題,但是教師自身的改編往往容易忽視教材例題的規律性和科學性,如果學生沒有吃透例題背后的知識,沒有摸清例題的解題思路和思維方式,貿然改編例題只會使得學生出現一頭霧水的情況,而這種改編例題的行為,雖然出發點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數學邏輯思維,但是如果不控制好限度,就容易導致例題難度過大,或者例題偏離教學大綱。
(四)缺乏足夠教學互動,教學評價有待優化
在數學課堂上,部分教師花費了一定的精力來推動合情推理教學的開展,并且重點關注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但是在教學期間卻存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情況。究其原因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的互動太少,導致無法掌握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教學節奏只能憑借感覺來,教師沒有開展信息技術背景下足夠的教學互動,不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也無法根據學習需求給出相應的建議。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應用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來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許多教師喜歡采用課堂測驗的方式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但是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出現為了得到好的評價而采取保守的解題方式的情況,這樣一來不利于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數學教學中合情推理能力培養措施分析
(一)轉變教學觀念,加強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學資源開發
在前文的論述之中可以發現,教學觀念的限制導致了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期間,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具備數學學科思維邏輯能力,結合信息技術背景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關注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成長,而非一味盯著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優化教學理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豐富教學知識,提高教學能力。教師可以在閑暇之余利用網絡搜集相應的教學經驗,針對教學經驗進行分析、總結,以此來轉變教學理念,充分發揮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引領、指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保持和學生的溝通,通過學生的學習情況調節課堂節奏,盡可能讓所有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幫助學生解決教學之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期間,教師要善于結合信息技術來設計教學計劃和內容,改變傳統的“題海戰術”,讓學生養成主動去學習和探究數學的好習慣,讓學生在掌握初中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學科素養和情感,讓學生養成質疑科學的世界觀。與此同時,教師要推動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從課內和課外資源兩方面入手。從課內的教學資源角度來看,主要以教材為基礎,利用多媒體資源幫助教師加深對于教材例題的開發與講解,在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掌握例題及其相關知識點,更要鼓勵學生繼續去認識數學學科,發自內心的對數學產生熱愛的情感和求知的精神。與此同時,教師在完成基礎性的講解之后,可以對例題進行改編,讓學生按照講過的部分對新的題目進行合情推理,一方面是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另一方面也會促進學生主動探索、科學嚴謹的數學態度,養成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二)優化數學教學過程,提高合情推理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依賴數學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教材可謂是教學與學習互動的橋梁。為了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教師應積極研究教材內容,并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新教師的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觀念,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工作的整合工作,從而使數學教學更具趣味性,學生也能在課堂里更加收放自如。為了使教學更具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圖像、音頻、動畫等創設教學情境,使教學過程環環相扣,通過合情推理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數學這門學科。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枯燥的知識以多種方式呈現出來。多媒體可以影響學生的感官,使學生通過多媒體理解知識,引導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合情推理,從而使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所提高。
(三)知識教學與合情推理教學并重,結合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情境與評價
在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合情推理的能力,不過首先需要做好數學知識方面的教學,前文已經論述,合情推理要求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數學基礎能力。因此,如果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那么合情推理教學只能是空中樓閣,不但對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沒有幫助,反而會使得學生的正常學習被打亂。對此,教師要讓學生對知識掌握牢固,而后在牢固的基礎知識上針對新的問題或者新的知識展開推理,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去自行檢索相關問題和案例,盡可能了解問題的全貌和及時修正問題中可能存在的紕漏,啟發學生自行總結這類問題的共性和特質。逐步養成合情推理能力。
教師在教學期間運用數學專業知識解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就主動學習,也要幫助學生對問題和困難背后的知識進行梳理,明確教學主線。此外,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學生具有較強的探索精神,而且喜歡質疑和反駁。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做的不是壓制,而應該是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敢于質疑和反駁,并且結合自己的知識和探索過程去求證和解決問題。為了強化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效果,教師將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豐富學習資源填充到課堂上去,形成平等、民主的課堂關系,教師還可以借助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來進一步釋放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探索期間培養合情推理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組的劃分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盡量使得每個小組內部的成員的成績保持平衡,并且讓優秀學生引領組內其他成員對新的問題敢于假設和猜想,進而借助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去論證。利用音頻、圖像、動畫創設趣味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學生通過互相幫助與合作,能夠形成高效的合作關系,并且具有更高的學習效率,最終實現數學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 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問題情境盡可能多的取材于生活,結合歷史、社會、自然等因素幫助豐富問題情境的立體感和真實感,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最后,教師也要對課堂評價機制進行相應的優化,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關注學生的分數,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科素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主動性,對學生進行綜合、全面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話語要準確、客觀,不能含糊不清,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此外,教師可以創新教學評價方法,例如在課堂測驗之中,提出五道題目,如果學生全部答對,但是答題方法保守、陳舊,則教師只給80分,如果學生只答對四道題,但是答題方法新穎、有創意,則可以給100分,為了鼓勵學生,通過這個小設計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成就感。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順著學生的思路對問題進一步探討,嘗試新的思路和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利用網絡虛擬空間進行評價可以讓這種交流更加快捷和直接,校內網可以專門開設一個評價板塊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教師利用網絡虛擬空間的特定頻道可以跟學生進行私密度比較高的溝通交流,你不必擔心在公共場合不小心傷害學生的自尊。通過這種形式也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和教師吐露心聲,幫助教師真正掌握學生的知識面進而產生有效的評價。
四、結束語
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對于數學科目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基于此,教師要敏銳根據課堂情況進行隨時變化,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觀念、開發教學資源、抓住基礎知識教學與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最后優化教學評價,通過整合信息技術和合情推理的教學新模式,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合理推理能力。
作者單位:顧世娟? ?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椒山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王陶.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方法探析[J].教書育人,2020(01):61.
[2]劉鋒.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19(15):106.
[3]崔益鳳.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合情推理能力培養[J].試題與研究,2018(36):112.
[4]令松鶴,令瑩瑩.?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巧用現代信息技術[J]. 學周刊, 2021(17):29-30.
[5]陶英. 數學因你而精彩——談初中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應用[J].? 數字通信世界,2020(12):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