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建民
[摘要]審計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海關總署黨委的堅強領導和督審司大力指導下,合肥海關內部審計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標新常態、新機遇和新要求,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本文結合合肥海關審計工作實踐,總結了內部審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內部審計工作要在“旗手”“能手”“高手”“助手”“行家里手”五個方面下功夫,實現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審計監督? ?直屬海關
一、當前海關內部審計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
海關總署黨委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提出“海關內部審計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好預警、監督、糾錯、評價等功能作用,切實筑牢海關‘三大風險(執法風險、管理風險和廉政風險)防火墻”的具體要求。
(一)審計工作方針,突出服務海關中心工作
近年來,海關內部審計工作主要聚焦黨中央和海關總署黨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實這條主線。非執法領域著力關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國務院“約法三章”要求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規定的貫徹落實情況。執法領域除了常規的海關業務外,重點關注改革舉措,如推行“兩步申報”“以企業為單元的稅收擔保改革”等措施落實情況,通過內部審計揭示影響海關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性問題,發揮好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功能,促進重大決策全面落實,各類業務改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審計隊伍建設,貫徹“三立”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的“三立”要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海關內部審計工作要摒棄慣性思維方式,加大培養業務精通,技能嫻熟,善于發現、分析和處理重大潛在問題,適應海關審計事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還必須要熟練掌握法律法規、行政管理、財務管理、稅收征管、稽查緝私、檢驗檢疫等多方面業務。
(三)審計技術方法,加大應用高新技術
審計信息化建設一直是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在信息化背景下,海關內部審計工作必須實現轉型發展,實現審計業務信息化,通過對海關執法、財務管理等系統相關信息的有效獲取,以及和巡視巡察、紀檢監察等監督手段的數據共享,實現對各類信息的綜合分析,對重大問題、管理漏洞、突出矛盾及潛在風險的揭示和評估,向各級海關黨委及時提出完善體制機制的建議,推進海關治理的完善,更好地發揮海關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
(四)審計整改,建立并發揮長效機制作用
2021年,海關總署對建立健全審計發現問題整改長效機制作出部署,要求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堅持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并重,不僅要重在發現問題,更要切實拿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加強問題整改長效機制建設,從服務新時代現代化海關建設的角度立即解決當下問題,舉一反三解決同類問題,立足長遠解決根本問題,一盯到底促進問題解決。
二、直屬海關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018年,根據國家機構改革的要求,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合肥海關在機構改革后新設立督察內審處,專門負責關區內部審計工作。2019—2021年,先后對18位隸屬海關關長、12位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1位事業單位負責人實施了經濟責任審計,發現各類問題186個,提出審計建議86條,促進完善制度5項。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對照新形勢、新要求,還存在以下不足。
(一)政治站位不夠“高”
一是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審計做得還不夠充分。缺少對當前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的政策分析和研究,在審計中未能深入分析政策目標的實現情況和實施效果,未能及時揭示和反映政策措施不完善、不配套、不銜接以及政策目標未實現等問題。二是偏重于傳統審計項目,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對內部審計重心認識不全面,系統觀念還不夠強,一定程度上仍側重于被審計海關單位執法和管理上存在問題的查發,未能及時將重點轉移到檢查被審計領導干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總署各項重大決策部署上來。三是對發現問題責任認定方面還需要加強全局意識,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未充分發揮“三個區分開來”的引導作用。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一刀切”的情況,機械看待內部審計發現問題,沒有從政治視角審視問題,拘囿于被審計領導干部在履職期間經濟責任的認定或者個別問題的責任評價。
(二)業務素養不夠“精”
一是專職內部審計人員數量不足。近年來,隨著審計全覆蓋進程的不斷推進,審計領域不斷擴大,專職內部審計人員少、任務重的矛盾越發突出,合肥海關目前專門從事內部審計的人員僅6人,而近三年來接受審計的單位為31個。內部審計人員疲于應付,導致部分內部審計工作程序化,內部審計質量不高。二是部分內部審計人員能力素質跟不上內部審計的發展。比如,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綜合性和專業性都很強的工作,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具備執行內部審計職責必要的學識和專業能力,熟悉海關業務和內部控制情況。受海關內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的制約,特別是在直屬海關自行組織的審計項目中,各類專兼職審計人員接受過正規審計專業教育或專門業務培訓的不多,本崗位業務處理能力較強,但在審計技能、方法和內部控制管理方面有所欠缺,跟不上內部審計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
(三)審計技術方法不夠“多”
一是目前現場內部審計工作中,仍以手工翻閱賬本憑證為主要方式,進展速度慢、問題查找難、內部審計風險高、隱患排查無重點,耗時耗力。二是受現場審計時間影響,內部審計中涉及業務領域往往就事論事查找問題,運用多種方式以點帶面、拓展深度、開展延伸審計方面少。三是機構改革后,由于授權等原因,部分原檢驗檢疫的業務數據無法正常獲取,給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四是審計查發問題中關注具體業務問題多,深究管理因素少,促進防范風險、強化管理、推進改革發展的增值作用不強。
(四)對審計監督認識不夠“深”
各部門各海關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內部審計整改第一責任人。調研發現,大多數被審計單位負責人重視內部審計整改工作,但也還存在少數單位負責人對內部審計整改工作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不強,推進落實力度不夠大,在全鏈條、全方位抓好貫徹落實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內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絕大多數有明確規定,有些是反復強調依然存在明知故犯、屢審屢犯的情況。這說明少數被審計領導干部對日常管理不夠規范,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缺乏具體有力防控措施,甚至僅僅只依賴內部審計部門開展監督檢查,對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認識不到位。
三、推動全國直屬海關內部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堅持政治統領,做貫徹落實重大方針政策的“旗手”
海關的內部審計部門要將“講政治”放在首位,保持政治定力,加強政治歷練和政治修養,強化政治機關建設、系統觀念,進一步加大對海關中心工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力度。近年來,合肥海關在擬訂審計工作方案時,將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經濟方針政策、決策部署情況、關區業務重大風險防控、重大經濟事項的決策、執行和效果情況、數據安全風險等作為審計重點,確保黨中央和海關總署黨委政令暢通、令行禁止、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有力落實到位。
(二)堅持問題導向,做發現重要問題的“能手”
要成為查找各類問題的內部審計“能手”,必須增強“四力”:一是增強腳力。要做“泥腿子”式內部審計干部,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防止和克服坐在辦公室搞審計的劣習,掌握真實情況,細致、深入、全面地找準問題,破解內部審計難題,增強內部審計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增強眼力。就是要明察秋毫、見微知著,增強發現問題的能力,在查閱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賬簿、文件及相關報關單數據時,處處留心,時時在意,從中發現、發掘問題,透過表象看本質,多方面、多角度看待問題。三是增強腦力。善于謀劃,縝密思考,深入開展研究型審計,想得全、想得細、想得深。及時學習新知識,認真學習好最新的海關政策,善于從實踐中汲取知識和經驗,在實踐中練就超常的腦力和謀略。四是增強筆力。增強文字組織能力,審計報告分析原因要客觀、提出措施要管用,同時注意積累總結,通過撰寫審計信息、理論研究文章等途徑,加強文字基本功訓練,不斷提高文字綜合能力。
(三)堅持實事求是,做分析問題的“高手”
當前形勢下,內部審計人員少,審計覆蓋面廣,現場審計時間短,要求內部審計工作要運用科技手段,提高內部審計效率。一是由傳統審計向信息化審計轉變。加強海關內部審計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充分運用海關現有風險管理平臺、內控平臺等各類信息化系統開展核查,實現以聯網審計為主、手工審計為輔,減少人工干預。二是由“大海撈針”型審計向“精準聚焦”型審計轉變。轉變以往現場查發問題的模式,完善審前分析工作,提前對數據梳理,現場審計中直接針對問題和疑點進行核查,使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做到有的放矢。合肥海關在開展審計前,首先針對審計對象在審計范圍內的全部業務建立完整全面的“審計域”,確定“審計域”后,再運用海關信息化系統調取電子數據,對異常數據實現100%分析排查,提高內部審計查發問題的精準性。三是由單點審計向利用模型審計轉變。合肥海關對歷年來關區開展審計情況進行總結,針對執法領域和非執法領域的主要風險點,逐步建立科學的審計業務模型,明確審計的風險節點、審計方法、審計步驟、質量控制、文件依據等內容,規范統一執法領域與非執法領域具體審計內容的審計流程和各環節的質量標準,在開展審前培訓中將上述流程和標準進行明確,有效降低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養差異和審計環境差異對內部審計質量的影響。
(四)堅持防治并重,做被審計人員落實整改的“助手”
一是將內部審計作為業務和管理的“聽診器”。通過審計揭露本單位工作中存在的執法風險、管理風險、廉政風險,尤其是表面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和屢審屢犯問題,作為加強管理的重要參考。合肥海關根據工作需要,定期對總署公開的直屬海關審計決定中指出的問題進行專題摘編,供關區各單位、部門開展自查和舉一反三。二是將內部審計作為被審計人員謹慎用權的“預警器”。隨著經濟責任審計覆蓋面的逐步擴大和任中審計力度的加大,對被審計人員形成約束和壓力,從而促進海關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起到防微杜漸的“預警”作用,促使被審計人員嚴格依法行政、勤政廉政,提高管理水平。三是將內部審計作為落實重大決策的“助推器”。根據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審計意見和審計整改要求,查找關鍵環節、關鍵部門、關鍵崗位、關鍵人員,努力避免同類問題再發生,及時修正,認真整改,確保重大決策部署在貫徹落實的各方面、各環節不偏離、不走樣,讓內部審計真正成為補齊短板、改進工作、推進關區工作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的有力“助推器”。
(五)堅持業務指導,做內部管理的“行家里手”
內部審計監督覆蓋海關全部業務,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涉及領域“全”和“廣”的優勢。一是發揮好內部審計部門“傳聲筒”作用。合肥海關黨委定期聽取內部審計部門匯報,研究審計方案、審計決定、被審計單位政策執行情況、存在問題和困難等,使內部審計部門真正成為領導決策的參謀助手,為促進海關規范執法發揮積極作用。二是發揮好內部審計成果“成績單”作用。對內部審計部門提供的審計結果報告歸入干部檔案,將年度審計整改情況和績效考核情況相結合,形成綜合評價,有效運用在干部監督、管理上,完善干部管理體制機制。三是發揮好內部審計公開“晴雨表”作用。認真落實內部審計公開要求,通過審計過程、審計結果、審計整改情況公開,讓單位人員了解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保證其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形成內部審計監督與群眾監督的良好互動。四是發揮好內部審計和其他監督“組合拳”作用。做好經濟責任審計與干部監督、巡視巡察、督察督辦、各類工作檢查的融通路徑和手段,努力推動實現各類監督力量形成合力,推進建立健全貫通協同、會商溝通、信息共享、成果分享、各取所需、互利共贏的工作機制,提高監督質量、水平和精準度,充分發揮監督“組合拳”作用。合肥海關2021年在對4個隸屬海關開展全覆蓋離任審計時將審計工作與巡察、督察等監督檢查高度融合,構建“巡”“審”監督雙驅動,切實減輕基層負擔,提升監督成效。
(作者單位:合肥海關,郵政編碼:230031,電子郵箱:hfhg@customs.gov.cn)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家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2015
[2]水行.經濟新常態下做好內部審計工作的思考[J].湖北內部審計, 2016(2):17-19
[3]鄭彬.探究經濟責任審計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 2019(1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