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機制的不斷深化發展,教學活動的目的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功能正在發生改變,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數學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思維的發展,更加關注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學習意識建立。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主動提問的積極性能夠很好地帶動學生自主學習,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在當代初中數學教學實際中,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并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本文主要就目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為話題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的建議,望能夠給予相關人員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活動? 主動提問? 學生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8-0109-03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初中數學教學中對于學生思維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在具體數學學習中學生成績與其是否善于發現不足,并解決問題息息相關。對于初中數學老師而言,提高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積極性是關鍵的教學任務之一,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教師團隊對提高學生主動提問積極性并沒有十分重視,許多初中老師教學思維依然停留在“你說,我聽”的傳統教學思維上,因此,加強初中數學教師團隊對于提高學生主動提問能力任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地讓學生養成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真正意義上地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促進數學教學的良性循環。
1.提高學生數學提問能力的意義
眾所周知,人才的第一定義就是創造力,培育人才隊伍創新意識一直是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頭等大事。創新思維建立的關鍵時期是初中階段,而數學教育又對培育學生思維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如何才能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如果提高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讓學生敢于提問。另外,教師還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成為思考的主體。
1.1學生善于提問是提高數學成績,促進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
細心觀察每一個班級都會有這樣一個現象,學生成績越好,提問問題越積極,學生成績越差,學生提問問題越是畏畏縮縮。長時間下來,成績越好的學生課堂積極性越高,創新思維越明顯,成績越差的學生課堂越沒興趣,變得不善于思考。顯然,善于提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知識體系學習的缺陷,避免在以后數學學習中繼續走彎路。
1.2學生善于提問能夠及時地反饋學習情況,做到查漏補缺
首先,學生提問積極性越高,越便于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老師及時地發現學生學習過程知識體系建立的不足;其次,老師可以針對學生提問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誤區進行重點講解或查漏補缺,便于更多的學生掌握知識。另外,老師通過重點講解學生知識誤區也能夠很好地豐富教學經驗,發現更便于學生理解的教學方式。
1.3學生善于提問可以增強數學教學的互動性,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首先,學生善于提出問題,老師在不斷講解過程中能夠激發自己的數學探索積極性,豐富數學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在老師講解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增強學生和老師的互動性,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融洽師生關系,一方面源于學生對知識渴望的探索積極性,另一方面源于教師責任的使命感。
2.中學生提問能力現狀
一方面,我國中學生課堂提問能力普遍不強。中學教學模式長期停留在傳統的“我講,你聽”,學生在長期灌輸式的知識學習中,獨立思考和思維自由得不到延展的空間,創新性思維無法有效建立。顯然,這種老師單方面講解各種知識點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而只有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應該是我們所希望培育的目標,才能在將來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做出源源不斷的貢獻。
另一方面,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由于新課改的影響,教學模式上已經在逐漸地進行改革探索,但不可忽視的是,現有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著很多不足,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應試教育現象嚴重,數學理論知識考查次數過于頻繁,在規定的課時內通過時間的壓縮來完成理論知識的考核,那么留給學生數學自主探索、創新思維實踐的課時就會很少。
3.我國中學生與發達國家中學生的差別
我國初中學生數學理論學習能力突出,在國際數學競賽等理論考核中名次排名一直遙遙領先,但一涉及應用環節,在體現創意思維、動手實踐方面與教育發達國家相比諾貝爾獎等成果基本為零。顯然,這種差異可以很好地體現出西方國家課堂教育偏重于實踐探索的創新性思維,而我國的課堂教育偏重于知識理論。具體來看,在歐美國家的初中數學課堂上,學生掌握著課堂發言的主動權,課堂環境氛圍積極向上,學生與老師的課堂參與感都很強,老師在課堂上善于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提問,思考問題;而在我們國家的初中數學課堂上,首要強調的是紀律性,傳統的“你聽,我講”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普遍存在,老師牢牢掌握課堂的主動權,課堂氣氛較為壓抑。我國中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掌握數學知識,而歐美教育發達國家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創新意識。
4.提高學生提問能力的措施
4.1營造輕松的課堂環境,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提問
初中學生處在成長的青春期階段,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特別活躍,對知識探索有著強烈的欲望。因此,在這個階段培育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意識是十分關鍵的節點。目前,我國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一言堂”教學模式普遍存在,學生只有在老師提問的環節才有機會講出所思所想,顯然,這一現象是不合理的,師生間的不合理關系應該加以摒棄,教師應該加強思想觀念轉變,樹立師生平等理念,改變原有“一言堂”式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積極引導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教師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知識探索,主動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思考時間,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主探索解決不理解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主動進行思維探索的興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實現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進步。
4.2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建立善于提問的思維能力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得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提問,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學生在數學課堂充當著旁聽者的角色,發言機會很少,長此以往,學生也建立起課堂上就是老師提問我回答的思維理念。另一方面,傳統教學模式更加注重課堂紀律,嚴肅的教學課堂使得學生提問更有負擔。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教師首先應該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建立“學生提問、教師答疑”的思維理念,積極引導學生敢于與教師發生知識性思維碰撞,敢于大膽提問。其次,在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道具進行知識講解,通過貼近生活的各種教學資源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理解能力。例如在《勾股定理》講解中,通過新媒體等形式讓學生了解勾股定理在建筑學中的應用,拓展學生發散思維、創新意識,期間有學生提問,那么馬上以小組形式在課堂進行小組自由討論。在《平行四邊形》講解中,學生如果主動提出四邊形也是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教師應先加以夸獎,這其實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在積極地思考數學知識,并對數學思考進行主動提問。總而言之,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積極活躍的數學課堂氛圍,才能更加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能力的提高,才能夠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能動性,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發散思維的培養,才能夠使得學生敢于提問、敢于在數學課堂上與教師發生知識思維的碰撞。
4.3引導學生正確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提問
培育學生掌握提問的方法是培育學生提問能力的重要因素,學生不但要敢于提問還要善于提問,敢于提問代表學生已經克服提問的勇氣,善于提問是指學生能夠準確針對自己學習的不足進行查漏補缺,提出的問題能夠很好地彌補自身現有數學知識主體框架的缺陷。例如在學習《自然數、偶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課堂小組形式讓學生積極展開討論,思考理解知識結構,假如討論結束后學生會提出:偶數也是自然數,那么教師應該首先給予積極的肯定,假如學生會提出:“什么是自然數,1是自然數嗎?”這類意義不大的問題,教師要積極地用語言引導學生再次翻閱書籍理解知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首先一定要引導提出問題的學生建立對問題進行復盤的意識,如果還是沒有搞懂知識點,那么繼續提問。其次,在學生提問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明學生的知識缺漏,指明以哪個切入點對此知識缺漏進行提問更為合適,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從各個角度觀察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數學中發現生活,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對知識進行思考,提高學生提問質量。
4.4采用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培育學生提問能力還應該采用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楊振寧教授曾經說過:“中國中學學生雖然普遍學習成績出色,但是在數學實踐推理過程中相比較國外中學學生而言,其數學知識在具體實踐的應用能力不足,缺乏發散思維、創新精神。”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我們的學生不善于提出問題,傳統教學模式教師教學加上大量題海戰術,只是更多地培養了高分的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僅限于做題的應用,但對于知識的延展能力卻十分差勁。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改革中應該善于運用數學故事、生活常識等,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延展性理解,例如:為什么伽利略敢提出星球不沿直線走,伽利略提出這個問題的根據是什么,這其中又運用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小時候被當成白癡的愛因斯坦為什么會提出“什么是數學”這樣的問題。指南針為什么指的是南方,指南針為什么又永遠指向南方。在我們多數人看來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或許略顯幼稚,但是正是因為他們提出了這些一個又一個奇怪的問題,才鍛煉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才使得他們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5.結語
總而言之,社會的進步發展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人才的根本定義就是是否具備創新性思維能力,而初中數學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又是最為關鍵的階段,因此,必須要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性思維加以重視,必須要深化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積極探索出能夠促進學生善于提問的教學改革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地縮小我國人才隊伍建設與教育發達國家人才隊伍建設的差距,培育出更多有利于造福社會、實踐能力一流的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昌明,林詩游.初中生數學問題意識的作用與培養[J].教育進展,2018,8(3):304-325.
[2]孫曉娣.如何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J].新課程導學,2015(31):80.
[3]陳森君,沈文選.數學課堂中的提問[J].中學數學研究,2005(9):l5-16.
[4]張凌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關于啟發學生提問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
[5]歐陽文.學生無問題意識的原因和問題意識的培養[J].湘潭大學學報,2009(1):47.
[6]李洪波.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J].教育界,2015(8):129-129.
[7]林溶.學生質疑能力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9):182-183.
[8]王瑩.淺析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9):155-156.
[9]黃雪蓮.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探討[J].新課程(中),2015(9):16-17.
作者簡介:
楊如玲(1981年3月-),女,漢族,安徽滁州人,中教一級職稱,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