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華
【摘要】物理知識與語文、數學、英語學科不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難度較大.初中階段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知識,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學習物理知識,學生的學習進度較慢,物理教學工作開展難度較大.因此,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要努力提升的教學水平,確保學生可以在物理教師的引導下加強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單單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水平,更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問題;改善策略
1引言
物理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其難度較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想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就要積極地革新自身的教學方式,對現階段教學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改進課堂教學工作,降低學生學習和理解物理知識的難度,保證物理教學工作的高質量開展,進而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另外,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要提升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特點
2.1注重基礎知識的傳導
初中物理教師要對教學工作的特點進行分析,根據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特點實施教學改進工作,進而提升改進工作的質量.學生在初中階段才開始接觸物理知識,這使得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物理知識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明確自身的引導者定位,注重鼓勵學生加強對物理基礎知識的學習[1].基礎知識的難度較低,學生通過自身的努
力可以理解相關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學習自信.而且進行基礎知識的傳導,可以為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的知識學習奠定基礎,使其在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
2.2注重知識與生活相聯系
在物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知識與生活相聯系的特點進行分析,進而有效地提升物理教學工作的質量.通過對物理知識的分析可以得出,物理知識往往在實際生活中有所體現,而且現階段的科學技術多數是應用到了物理知識,因此,物理課程教學中往往具備與生活相聯系的特點,教師在工作中應注意加以利用[2].
2.3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
物理課程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于其不僅僅存在著理論知識教學,還存在著實驗教學,而且在實際考核的過程中也會對實驗內容進行考核,以此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會積極對實驗知識進行教學[3].而在課堂建設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實驗教學工作的興趣往往大于理論課程,這種情況下,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進行物理實驗知識的學習,因此,物理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課堂教育工作重視學生成績
在明確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特點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該課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要針對其問題進行教學工作,進而保證教學工作更加符合學生學習需求[4].在我國考核成績決定著升學率的情況下,教師與學生均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教師認為不斷地重復講解相關內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因此,常常強制性地灌輸給學生一些自身掌握的學習思路,導致整個教學課堂較為枯燥,學生難以在這種教學氛圍下產生學習興趣.此外,部分教師認為多做題可以提升學生成績,會設置大量的題目供學生練習,而學生在高壓下往往會出現逆反心理[5].
3.2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工作中,物理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降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對這種問題進行分析,方便日后教師改善課堂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在進行物理知識講解后,直接進行隨堂聯系,并根據學生所做題目的錯誤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6].這種情況雖然可以提升學生解題的正確率,但是該教學方式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要求學生按照既有思路進行問題思考會對學生思維造成一些限制,導致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只會按照教師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另外,其主體地位得不到尊重會導致學生難以融入到教學工作中,限制著學生發展.
3.3教學方式轉變浮于形式
在教學改革工作不斷深化的過程中,教師為保證自身工作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將創新性教學方式融入到教學工作中,力求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來提升學生學習效率[7].但是在該教學形式利用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教學方式浮于形式的現象,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體教學工作的質量.例如:在應用多媒體教學工作中,教師時常使用幻燈片代替板書,減少自身板書所浪費的時間,但是這種使用方式難以激發學生對物理課堂的興趣,不能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3.4缺乏物理實驗器材
缺乏物理實驗教材也是物理課堂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對這種問題進行分析,確保在日后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解決相關問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8].物理教材中包含著較多的物理實驗,物理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物理現象出現的原理,并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班級內學生較多,但是器材是有限的,這樣的情況下,不是每個班級的學生均有機會進行實踐操作,導致學生對于實驗知識的印象并不深刻,降低了整體物理教學工作的質量.
3.5學生學習主動性較低
學生主動性較低也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該問題進行分析,進而針對性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會考慮學生對的興趣、愛好,也不會根據這些因素進行教學,導致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較低,學生在這種情況無法積極的融入到教學課堂中[9].另外,教師要求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理解與記憶,而且在課堂中鮮少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是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問題進行教學工作,使得部分學生難以在課堂中學習自身部分難以理解的內容,久而久之,學生會降低自身對物理課堂學習的主動性.
3.6知識教學具有較強的封閉性
在物理課堂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被傳統的教學思想所影響,在巨大的考核壓力下,只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講解,而且為提升學生對于重點知識的理解,教師往往只對課本中的部分知識一帶而過,只會對重點內容進行反復講解,雖然這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但是這種情況導致物理教學具有較強的封閉性,學生接觸不到教材以外的物理知識,這樣使得學生對物理知識知之甚少,無法形成物理學習意識,限制著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根據該問題進行課堂改善工作,保證課堂改善工作可以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4優化初中物理教學的具體策略
4.1設計多元化的導學問題
在明確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特點及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后,教師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改善課堂教學工作,確保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升自身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10].針對學生興趣較低的現象,教師要設計多元化的導學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可以緊跟教師的腳步,加強對相關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課教學中,為提升學生興趣,教師要提出"你知道水的幾種狀態?,"哪些現象屬于液化?,等問題,確保通過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工作,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物理教學中來,進而提升課堂教學工作的質量.
4.2建立以學生為主體課堂
在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的情況下,教師要認識到學生與自身均是課堂教學工作的主體,不能在以自身為課堂教學主線開展教學工作,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可以在教學工作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11].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改變自身強制灌輸學生知識的情況,應在講解完相關題目后,為學生預留一定的空間,使其對自身所講知識進行復盤,確保學生可以通過對教師所講知識的總結,明確難以掌握的內容,以此為基礎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進而幫助學生針對性地學習物理知識.
4.3聯系學生生活進行教學
教師在明確自身課堂教學工作需要改革后,就要通過多樣化教學方式實施改革,力求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及質量.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較多,為方便學生理解課堂知識,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工作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確保學生可以在該情境下進一步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學習[12].
例如在《浮力》一課教學中,教師應將該知識與學生使用過的游泳圈進行聯系,向學生提問"游泳圈為什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以此引導學生聯系自身在生活中所見來進行浮力知識探索和學習,確保學生可以在自身熟悉的事物下大膽的發言,進而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工作質量及效率.
4.4積極開展合作學習方式
在物理課程教學工作改善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方式開展工作,確保學生可以在該教學模式下加強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使得學生可以在探討的過程中感受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發展[13].在應用這種教學方式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確保每個組別中都包含著優等生、中等生及后進生,以此各個階段的學生均可以帶動學生能力低于自身的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進而發揮合作學習方式在物理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4.5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
在初中物理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自身是學生物理知識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其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積極提升自身的素質及教學水平.對于學校而言,要提高對教師專業能力培養工作的重視,加大對培訓工作的資金投人,
確保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培訓工作提升自身水平,更好地開展物理教學工作[14].
4.6利用激勵機制3解決物理課堂存在的問題
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認識不到現階段的學習工作對自身日后發展的重要性,其重心在玩耍、娛樂中,無心學習,而且部分學生難以理解物理知識,長此以往,無法積極地參與到物理教學工作中.針對學生對物理教學工作積極性欠缺的現象,教師要利用激勵機制,解決學生難以融入課堂教學工作的現象.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去學習物理知識,而且在學生正確理解相關知識后要對其進行鼓勵,確保學生可以逐漸樹立較強的學習自信,以此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教學工作中來.
5結語
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物理課程的特點進行分析,明確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導,使得學生可以在初中階段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積累.而且教師在工作中應注重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并增加實驗教學的次數,進而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新形勢下,教師要對以往課堂教學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認識到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存在著教師過于重視學生成績、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學形式轉變落實情況差、缺乏物理實驗器材、學習主動性較低等問題,并正視相關問題對物理教學進度及質量帶來的負面影響.針對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設計多元化的導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融入課堂,以此體現出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趙傳方.探討初中物理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智慧,2018(16):97.
[2]蔡宗剛.初中物理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9(13):180.
[3]吳進川.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