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金芳
【摘 要】 在職業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下,中職物理教學中引入了不少新型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從實踐應用效果來看,對改善中職物理教學有著諸多好處.本文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以期為相關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
根據中職物理教學大綱要求,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還需要促進學生創新能力良好發展.而個人創新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很難通過獨自努力來實現,最有效的方式應當以多方合作的形式促進個人創新能力的發展.以中職物理教學為例,其中有不少的學習內容都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如果教師繼續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甚至產生畏難心理.引入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在相互交流、競爭和支持中得到全面發展,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中職物理教學的教學效能,從而為職業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1 ?中職物理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在以前的教學中,多數學生并沒有合作學習的意識,普遍是自己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這樣雖然有一定好處,但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講,合作學習顯然更加具有優勢.以中職物理教學來講,倡導合作學習的意義與好處主要表現以下幾方面:第一,有助于培養學生勇于挑戰、不畏困難的樂觀精神.相比獨立學習而言,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和競爭,這樣學生即便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與挫折,也不會氣餒,而是勇于直面挑戰,逐漸形成受益終身的樂觀主義精神;第二,有助于學生克服評價焦慮.在傳統的學習模式下,學生需要獨立面對各方的評價,如老師、家長等,這就容易使學生處于焦慮的狀態中,難以體會學習的真正價值與樂趣,從而產生非常大的學習負擔.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比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與情感、學習結果與知識探究的過程等,并且評價的主體是多樣化的,既有來自教師的評價,也有自我評價、同伴間的互評等,在此情況下,學生才能改變傳統學習觀,更重視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切身感受學習給自己的成長帶來的改變,同時體會成功的喜悅[1];第三,可以帶給學生成長所需的社會經驗.無論是學生、教師,還是其他身份或角色的人,都屬于社會的一分子,這也意味著在生活中必須學會與他人相處,而通過合作學習,就可以培養學生這方面的素質,使其可以逐漸積累與人交往的經驗,從而為自身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第四,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合作學習中,每位成員都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并感受到被肯定、被關心與被尊重,這對處于身心不斷成熟與發展階段的中職生而言,可以為他們帶來良好的情感體驗,真正達成愿學、樂學的目標.
2 ?中職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應用策略
2.1 ?教師角色準確定位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與傳統模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其中關于教師的角色定位就有明顯不同.所以,為更好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需要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使合作學習最終取得成功.筆者認為,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中,教師主要有以下幾個角色:第一,合作學習的設計者.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需要對合作學習作整體設計,否則很難順利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從做到以下幾點:①透徹地分析學情,因為只有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才能科學合理地設計合作學習任務,選擇合適教法與學法,從而促進學生有效參與進該學習活動中;②準確的設置目標.恰當、準確地設置目標,可以使合作學習在正確軌道上前進,反之,則會導致合作學習低效或無效;③選擇有價值的學習任務.中職物理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知識點都適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授課,其中有的內容采用該模式反而低效,這就要求教師作為合作學習的設計者,選擇有價值的學習任務,這樣才能讓學生體驗到合作的樂趣,提高學習能力[2].第二,合作學習的調控者.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預料之外的情況,此時就需要教師及時調控,保證合作學習順利進行.比如,在合作學習中有的學生沒有積極參與或者故意搗亂,此時教師就要及時制止這種行為;當部分學習小組提前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應及時引導他們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以免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第三,合作評價的組織者.教學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學評價的主體、方法及標準等都發生了改變,比如學生需要參與評價,而此時就需要教師進行組織與引導,促使學生進行及時、合理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讓合作學習更富有成效.
2.2 ?科學構建學習小組
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科學構建學習小組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達到相應的要求,很難保證后續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從現階段的分組情況來看,多數教師基本都是按照前后桌為一組的分組形式來構建學習小組,這樣雖然簡單、容易操作,但無法讓學生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為此,教師在構建學習小組時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為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簡單地說,就是基于對全班學生基本情況的了解,將存在明顯差異的學生分為一組,而學習小組之間需要保持水平大體相同.所以,在構建學習小組前,教師應通過調查問卷、面對面交流以及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對學生的基本情況予以全面掌握,其中包括學習水平、個性特征、家庭背景等,然后基于上述原則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并綜合各方面的因素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分組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除了考慮到常規因素外,教師還應保證各組男女比例相近,如果現實條件確實不允許,則要保證將人數較少的男生或女生均勻分在各個小組中;第二,針對部分比較活躍或孤僻的學生,在分組過程中需要與他們進行私人談話,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否則很可能會阻礙合作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第三,各學習小組的成員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每個學期結束后,根據學生在該學期中的學習表現、學習成績等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新鮮感,也可以保證分組的科學合理性;第四,每組的人數需要控制在四到六人之間,這樣有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該模式的應用價值,相反,如果人數過少或過多,都會給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造成阻礙,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3].
2.3 ?有效完成教學設計
在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開展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逐漸受到各科教師的認可與重視,但從實際應用的情況來看,普遍存在將合作學習程序化、簡單化的問題,究其原因,沒有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學設計.因此,為促進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2.4 ?創建良好合作氛圍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良好合作氛圍對促進該活動的進行起著積極的作用,反之,如果合作氛圍較差,則可能阻礙該活動的順利進行,尤其是物理實驗教學中,有的學生只顧自己做實驗,或者對他人進行指手畫腳、嘲笑等,在這樣的氛圍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就難以有效進行下去.對此,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合作的意義,其次要有意識地滲透合作意識,比如在長度的測量這一實驗活動中,引導學生合理分工,一個人測量、讀數,一個人負責記錄,其他人可以觀察測量的操作是否正確,然后相互交流,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具體包括學會傾聽、交流、協作以及分享等,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真正有效進行合作學習.
3 ?結語
總之,為提升中職物理教學的育人效能,相關教育者需要在深刻認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意義與價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有效應用的方法及策略.筆者認為,在應用該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自身角色予以準確定位,然后應重視科學構建學習小組、有效完成教學設計以及創建良好合作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功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朱秀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21(18):164-165.
[2]李強.中職物理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與實施探討[J].東西南北,2019(07):154+139.
[3]陳婷.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18(22):8.
[4]錢鋒.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中職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探究[J].高考,2018(22):283.
[5]孫緒祿.中職物理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與實施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6(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