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媒體背景下反轉新聞現象、問題及其規避

2022-05-30 10:48:04金強莫冉冉
新聞論壇 2022年5期
關鍵詞:規避新媒體

金強 莫冉冉

【內容提要】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手機及網絡的普及使各類新媒體平臺加速聚合,話語權不斷下移,媒體信息平臺的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反轉新聞層出不窮。新聞的生命在于真實,反轉新聞的出現容易造成輿論生態和價值判斷的短暫混亂。新聞失真和輿情偏轉,對新聞公信力的破壞亦顯而易見。基于反轉新聞的破壞力,本文重點探討反轉新聞的成因、傳播特點及負面影響,并在國家、媒體、公眾三個層次提出了規避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 反轉新聞? 規避

當一個平臺因為某件新聞突然得到大量關注后,其他平臺也會紛紛效仿,于是搶新聞時效性就成為媒體的緊急工作。爭先恐后地搶占時效性,吸引觀眾蹭熱度,致使新聞走向失真,夸大其詞或者是未經證實的新聞開始紛紛涌現,受眾也在鋪天蓋地的傳播情態下卷入混沌的新聞事件中,造成更大的輿論亂象。反轉新聞從首次發生到現在成為普通的新媒體新聞形態,只經歷了數年時間。

一、反轉新聞的基本內涵與成因

反轉新聞也稱作新聞反轉劇或者逆轉新聞,是近年來伴隨著新聞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聞傳播現象,其特點就在于一個新聞事實在其傳播過程中出現了大于等于一次的反向變化,即可能是新聞傳播內容真假的反轉,也可能是新聞受眾的態度的極具戲劇性的轉變。當某件新聞發生之初引起輿論時,會出現一邊倒的現象,并在后續的相關新聞報道時出現讓人難以預料甚至難以接受的轉變,輿論的矛頭伴隨著事實的改變而發生逆轉。新聞受眾在一次次的新聞反轉鬧劇中,也逐漸開始熟知“反轉新聞”這一詞匯,由此“讓子彈飛一會兒”開始成為新聞受眾口中的智慧之語。

當反轉新聞成為慣常詞匯時,部分受眾將反轉新聞與假新聞混為一談,然而假新聞與反轉新聞在本質上有著顯著差異。反轉新聞,是事件真實發生后,由于報道的不全面或事實發掘得不夠深入,而導致將部分不真實的信息作為事實傳播給了受眾,進而引發了新聞輿論并進行了反轉。假新聞的出現,則是刻意的人為偽造,即新聞本身就是假的。例如2007年的“紙包子”事件,利用當時冷門的食品安全為背景,且受眾對主流媒體的信任引發了一場關于商家用紙板作包子的軒然大波,經調查后,被證實為記者自導自演的偽造新聞。假新聞與反轉新聞所引發的受眾情緒變化和對受眾的社會心理影響是不同的。反轉新聞通常都是與受眾息息相關的或者能引發受眾情感共鳴的事件,因此其引發的輿論態勢通常都是較大的,不妥當處理會將受眾演變成冷漠的新聞旁觀者,故應將假新聞與反轉新聞區分開來做到對癥下藥,從根上進行“疏”與“堵”。

以此來看,反轉新聞的成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媒體的失責。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面對著諸多偽相,主流媒體不再一家獨大,更多新興媒體和平臺的出現為受眾提供多個窗口接觸新聞。而一些新興平臺并沒有健全的傳播機制,甚至沒有嚴格的審核機制。互聯網是一個可觀的民主平臺,正因如此,新聞媒體的準入門檻在不斷地降低,有無專業從業資格已經不再是硬性條件。不難發現,當下時代新聞傳播不再是單向輸出而是早已轉變為了雙向互動,成為用戶同步生產內容的時代。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媒體人媒體平臺發生了從重視新聞真實性開始向內容新穎搶占時效的轉變,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眾多的媒體中脫穎而出吸引受眾,這一轉變帶偏了媒體環境生態,加劇了各個媒體與準媒體之間的競爭。部分媒體以賺取流量,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以求在互聯網中存活更久為目的去營銷,去迎合受眾的取向。部分媒體肆意傳播信息,過度重視關注度,有意或對受眾進行刻意引導,為在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產出更多未經完全證實發掘的信息,一些“半熟”的新聞就迫不及待地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第二,傳播模式的改變。當下新聞傳播早已改變過去的報紙傳播模式,隨發隨傳隨知成為新聞傳播的新特點。新聞傳播成為了一個更久的過程,迎合受眾碎片化閱讀新聞傳播從發出來到引發第一次輿論,再到后續報道引發輿論向對立面轉變,甚至多次轉變,可見目前的新聞由碎片化信息組成再傳播過程中,更多的信息被發掘,故而也成為了碎片化報道。于是在一知半解中受眾的態度多次轉變,也可分為以下原因:首先,源自于受眾的固有偏見或刻板印象,例如多數受眾會對老幼病殘弱等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共鳴,在潛意識中對關涉這部分人群的新聞,摻雜主觀想象,容易將在他們中所發生的事或他們所說的話定義為全部真實,“女司機、城管、醫生、老人等標簽化詞語加劇了受眾的刻板印象,這其實是公眾缺乏思考、不夠理智的表現”①。其次,與快消費如出一轍,當下最多的是快新聞。熱點成為媒體的生存王道,與過去的報紙不同,定時發布有時間來進行新聞真實性的核對,以此進行新聞的取舍,當下互聯網傳播一天內報道事件無數,媒體為跟隨熱點一篇稿子可能只需要五分鐘撰寫時間,其中真實度更無從考證。一些新聞生產不再有嚴苛的“三校三審”過程,“新媒體時代,各大媒體都在搶時效,沒有按照以往嚴格的新聞生產流程,很多媒體有可能只走了‘一校一審的程序,在沒有完全核實各種新聞要素的情況下,就發表了新聞,極大簡化了新聞生產流程”②。傳統新聞發表過程跟不上網絡速度,簡化了新聞生產過程,以緊隨熱點為首要但卻以喪失新聞真實性為代價。傳統主流媒體的把關人作用變弱,傳播環境的復雜化導致傳播主體的多元化,也形成了人人都是生產者的現象。

二、反轉新聞的傳播特點

近年來,反轉新聞事件的發生率居高不下,受眾也在一次次的反轉鬧劇中,開始產生抵觸心理,無論怎樣都是對新聞的一種潛在危害,如“小島里的大海”便是著名的此類反轉案例。

第一,爭議性話題引發輿論爆點。“小島里的大海”作為一起以師生關系為代表的反轉新聞,在當時引起強烈的社會關注,直到現在都對互聯網用戶具有警示作用。起因是2020年5月一名為“小島里的大海”的微博用戶,在微博平臺發出了關于自己患有哮喘病的6歲女兒因其班主任體罰操場跑10圈而引發吐血的信息,但其任教老師并未受到任何處罰依舊在進行教學工作。該博主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開始網絡發聲,隨后引起了眾多網友關注,于是網友開始在網絡上聲討該老師,而“小島里的大海”也發出了孩子的吐血照片和醫院證明,引發了第一次輿論高潮。后有網友扒出教師身份信息對教師進行網暴,孩子母親又發出老師收了自己6萬元和收到該老師人身威脅,并半夜跑到自己家樓下與自己發生肢體沖突等信息。經此微博上各路大V名人紛紛轉發其微博事件的熱度居高不下,又引發第二次輿論高潮。隨后經當地公安機關調查證實,吐血受賄等一系列信息為該網友偽造,并對其進行刑事拘留處罰,此時又引發新的輿論熱潮,網友紛紛指責母親造假。

一個體罰事件引來如此大的社會關注,在于其抓住了當下網友的憐憫心,偽稱弱勢群體,引發受眾同情心并不斷煽動網友情緒。反轉新聞的話題通常都是極具爭議性的,如“貧富”“師生”“醫患”等。在“小島里的大海”事件里,多數網友因“師生關系”而各抒己見,并對事件保持了持續的關注,話題的爭議性會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反轉新聞的傳播,且伴隨著受眾態度的反轉,反轉新聞的報道也不止一次,而是經過一個系列的連續報道,在后續相關報道中新聞熱度不斷瘋漲,輿論風向也出現逆轉。此次事件中,從新聞曝光到結束共出現了三次輿論高潮,其中出現兩次對立性反轉。此類事件容易發生反轉,因其多與底層受眾生活相關,受眾目光也更傾向于關注身邊發生的事,且此類新聞在后續報道中所能發掘的真相往往更具有戲劇性。輿論熱潮一次比一次大,并且各種公眾號新聞媒體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紛紛爭先報道,可以看出反轉新聞通常都是受眾只能看到一方發聲,且先入為主的認為所見即為真,進而進行輿論陣營選邊站,伴隨著一次次的煽情渲染,輿論聲勢越來越大,但結局發生的驚人反轉是很多網友所不能接受的。

第二,傳發渠道為新媒體平臺。反轉新聞多發生在新媒體平臺上,傳統媒體上幾乎很少出現反轉新聞。新媒體平臺多發,不只是因為新媒體用戶數量多,其一在于審發機制的不健全。新媒體平臺用戶既是生產者也是接受者,傳播主體為用戶本身。“小島里的大海”事件就是鮮明印證,孩子受體罰吐血由網友自己發布到網上,并帶有了能夠引起熱度的標簽,不久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發出的信息無從考察真假,平臺也并未對信息做出審核,后全部由網友任意轉發。在多數的反轉新聞傳播過程中,很少能夠看見新聞中另一方的聲音,這就導致反轉新聞的傳播中,信息多是片面化的。如孩子吐血的照片、老師威脅等等,都只是發出者的片面之詞,且這些信息是未經證實的。其二,新媒體平臺新聞傳播速度快。網絡傳播的速度影響著新聞傳播的速度,也會對反轉的速度產生影響。伴隨著網絡傳播技術的愈發進步,近年來的反轉新聞也呈現出快速發生、快速結束的特點。新聞發出而在未經查證時,已經被受眾注意到并進行幾何倍數的傳播,如“小島里的大海”事件從發出到結束共經過兩天時間。但在這兩天內,引發的社會關注卻十分大,明星名人等紛紛為其轉發要求討回公道,事情雖在兩天結束造成的社會影響卻久久未散。

第三,傳播過程中伴隨著網暴現象。反轉新聞傳播過程中“沉默的螺旋”現象極為嚴重,意見領袖作用的發揮也清晰可見。當輿情出現一邊倒時,反對者的觀點幾乎沉入海底,人們愿意且只能容納與自己觀點相類似的信息,甚至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有部分持相反觀點者不再出現。傳播過程中受眾的情緒不可控,“群起而攻之”的事件也有不少發生。反轉新聞另一特點是,事件結束在官方的調查通報中,當新聞發展到一定熱度時,不僅是受眾會呼吁相關部門出面,因其強烈的社會影響,官方也會自動介入。新聞事件結束后,其產生的影響還在繼續,話題討論熱度不減反增,且通常在最后一次的新聞真相報道中出現受眾討論的最高潮。反轉新聞在最后一次的輿論高潮中輿論風向開始向對立面轉化,如在官方通報后網友開始對“小島里的大海”進行指責,其微博留言開始發生轉變,并充滿了帶有謾罵、侮辱的責備性話語,甚至連此前支持其的眾多網友也被罵。多數參與此事件的網友表示自己感覺被利用,以后不會再為此類事情勇敢發聲。

三、反轉新聞傳播中產生的負面影響

其一在于對新聞傳播生態平衡的破壞。反轉新聞代表著新聞事實真相發現的一個過程,新聞信息來源是否清晰,證據鏈是否完全,呈現信息是否全部真實,這些是在新聞采編階段必須解決的問題。傳統媒體的新聞生產具有嚴格的把控,對新聞來源、新聞真實性都會進行追溯。而當手機成為了生產工具,新聞來源多為用戶自身爆料,新聞發布的制度限制也進一步降低,信息片面化造成了“你看到的只是我想讓你看到的”。反轉新聞中所存的刻意隱瞞部分真相和偽造證據的現象都源于此。新媒體平臺上的反轉新聞更加復雜,傳播過程甚至成為了真相再發現的過程,受眾在傳播中的參與呈現狂歡狀態,新聞從發出到結束會產生多次輿論熱潮。受眾不再是單向的信息接收,而是與新聞事件扮演雙向溝通式傳播的角色。一方面,諸多媒體在新聞尚未證實之前就進行傳播,整合片面化的信息也只會造成新聞更加片面化傳播,借助熱度對新聞進行主觀臆想來煽動受眾情緒,不恰當地引導引發社會消極反響;另一方面,受眾在新聞傳播中的話語無法規范,評論轉發較為常見,但一些不真實信息會就此攪亂受眾試聽,為發現真相添加困難。

其二在于損傷新媒體行業未來發展的外部環境。新媒體時代,受眾關心的、傾注感情的新聞一次次發生反轉,受眾情感如同坐過山車,“在‘反轉新聞事件中,公眾并非單純作為事件的‘看客,而是整個新聞過程的參與者角色。 一旦新聞頻繁反轉, 公眾便會產生‘狼來了的思維定式”③。受眾對新聞事件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受眾對媒體的信任,當反轉新聞在新媒體平臺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受眾不可避免地就會對媒體產生抵觸情緒。一旦媒體失去公信力,也就意味著競爭力的消失,用戶的離去導致其在互聯網競爭中失去優勢。當新聞真相一旦被發現后,受眾言論可以分為大致三類:第一類是表示對媒體的質疑,第二類是對新聞當事人的聲討,第三類就是表示自己以后不會再關心此類新聞。當受眾在經歷過被情感利用且知覺被欺瞞后,都會在日后變成對新聞事件袖手旁觀之人。因傳播環境的復雜使得新聞反轉責任難咎,一場鬧劇在結束后其產生的影響不會結束。環境復雜,平臺過多,加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一些媒體為吸引流量而惡意引導不知真相的受眾。

其三在于使受眾價值觀偏離社會主旋律。受反轉新聞強烈情節反差的影響,受眾情感態度多次發生改變,受眾的價值觀也隨跌宕起伏的新聞真相而發生改變。快餐時代的快餐新聞使受眾產生獵奇心理,甚至出現了“標題黨”。越是具有反差性、震撼性的新聞,越是吸引受眾,“我們在享受碎片化的、未經甄別的信息流通的便利性的同時,也習慣于第一時間表態、第一時間分享我們的觀點,在享受話語權的同時,也更容易陶醉于情緒化和極端化的表達帶來的眼球效應和快感”④。當獵奇新聞、娛樂化新聞慢慢成為新聞市場的主流,正能量的新聞會逐漸失去市場。更多的媒體選擇“棄暗投明”并違背新聞準則,受眾在新聞娛樂化的大環境中價值觀也開始偏向取樂。受眾的關注點開始偏離新聞真相,而是過度關注輿論走勢,受眾知情權逐漸被忽略而不自知,易造成新聞真相無人問津的局面,“娛樂至死”有著卷土重來的征象。受眾價值觀在輿論的煽動下,變成在新聞中的情感傾訴,并使其高于對新聞事件真相的關注,新聞成了表達個人情緒的容器。情緒先行使受眾對發生過的相類似新聞打上標簽、帶有成見,參與公眾也逐漸失去理性判斷甚至拒絕接收真實信息。在輿論的引導下,受眾情緒失控走向偏激化,甚至部分受眾成為網絡暴力的發起者。受眾在參與或經歷過多次新聞反轉后,會產生對自己懷疑對社會懷疑的心理,以后可能對類似事件投以冷漠眼光,久而久之造成受眾價值觀的偏離。

四、減少反轉新聞發生的建議

反轉新聞的影響對社會對受眾對新媒體發展來講都具有一定影響,如治理不當會致使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生態持續走下坡路,對其進行治理和規范迫在眉睫。

首先是國家治理層面,應通過制訂法律法規來加強整治行業亂象。具有包容性的新媒體環境客觀上帶來了新聞生產的準入門檻降低,受眾成為新聞生產一份子,低于新聞準入規則或未經許可的媒體也混雜在新聞生產傳播中。同時平臺的開放性也使新聞媒體管控難度增加,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使得不良媒體鉆了空子,造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8年發布的《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安全評估規定》中明確要求,媒體必須履行抵制“反轉新聞”的責任。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也陸續對相關帶有糾紛性質的“反轉新聞”進行法律層面的干預。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媒體環境復雜多變,還需要國家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并建全監督懲罰機制,同時也需要對網絡新聞媒體從業準入資格進行明確規定,嚴格非時政類新聞的發布規定。同時,應該增強網絡傳播大環境治理,清理輿論死角和輿情垃圾,減輕新媒體行業間為賺取熱度而進行惡意競爭的可能性,對不良媒體進行嚴厲懲罰,盡可能從源頭上阻斷反轉新聞的發生。

其次媒體認識層面,應提高對新聞記者的工作要求。應更加重視對新聞工作者職業素養的培養,做到切實提高新聞工作者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提高新聞責任感的同時,應提高專業知識儲備,提升業務能力。新聞工作者應嚴格遵守行業和職業道德要求,成為時代逆流中的清醒者,保持捍衛新聞真實性的責任感。“新聞工作者需要清楚自己是為公眾、為社會服務。新媒體時代下,傳播平臺的豐富和傳受身份的轉換,使新聞工作者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重塑新聞專業主義,規避反轉新聞,提升自身媒體的影響力。”⑤用戶生成內容是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一個突出特點,面對高發的反轉新聞,針對新聞傳播活動的終端要做到嚴格把控每條新聞的產出。一方面,需要新媒體平臺工作者對新聞發布審核嚴加把控,努力做到在源頭上有效管控。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創作者的審核,多數反轉新聞的發生都是由于新聞當事人在網絡平臺發布未經審查或證實的、帶有片面性的信息而備受關注進而引發輿論。要解決這一問題,應從創作者角度出發,對受眾進行新聞創作準則及相關網絡法規的普及教育,明確對網民進行新聞失真的責任追究,培養所有潛在新聞提供者的媒介素養。

再次是媒體操作層面,媒體平臺編輯應加強審核,做好“把關人”。新媒體平臺對新聞的審發速度與過去相比是日新月異的,新媒體平臺所能發揮的把關人作用更為困難。傳統媒體在新聞生產中各部門環環相扣,責任清晰明了,而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生產僅有一人即可完成,把關人的缺失極容易導致上傳信息質量良莠不齊。應要求新媒體平臺編輯重視自己的把關人作用,對有可能引起輿情連鎖反應的重大信息的披露進行審核,也應要求媒體平臺進行專業整改,完善新聞審核機制,安排與之相配套的新聞把關程序,使每條發布在網絡上的新聞符合新聞準則。“在報道過程中,媒體應提升自身的焦點把關能力,加強對新聞事實的敏感性,掌握主要的話語權,通過議程設置對公眾關注的敏感點及事件真相的走向進行正確、權威的引導。”⑥媒體平臺編輯既可以發揮自身把關人作用,也可以發展平臺受眾成為把關人,利用受眾參與心理,引導受眾自覺成為把關人,如“咸魚小法官”等19名平臺用戶共同受理平臺上的交易糾紛問題。新媒體平臺可以對受眾進行培訓考核后,由受眾自發組成把關人團體,進而加強對新聞的審查,減少不明來源、信息失真等新聞的上傳,最后再由媒體平臺做最后審核工作。這樣做可以減輕工作難度,有效減少工作誤差,有效減少反轉新聞的發生。

第四是公眾反應層面,應鼓勵知情者積極辨識信息真偽并及時反饋和補正新聞事實。受眾作為整個新聞信息傳遞過程中重要的傳播終端,其從一個傳統媒體的接受者,逐步向一個新興的媒體使用者的關系轉化,不僅只體現在其受眾范圍的進一步拓寬,且體現在對受眾要求上的進一步降低,更加不受時間、地點、文化水平高低等因素的限制。首先,要培養受眾對新媒體信息真假的分辨能力,加強對防范意識的宣傳,對于涉及情緒鼓動和夸大宣傳的信息要作出防范宣傳教育。“公眾作為信息的傳播者,應不斷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在對信息進行評價剖析時應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學會理性思考、公正發言,為構建健康的網絡輿論空間貢獻自己一份綿薄之力。”⑦還需要注意培養受眾自身對權威媒體所傳播的信息邊界意識,保持冷靜理性的思維來應對權威新聞,不要輕易相信所謂“黑作坊”媒體所傳遞出來的消息。對權威新聞要做到理智冷靜地參與,并避免過度引導輿論和過度介入爭論,引導受眾主動從權威媒體中獲取信息資源的意識。其次,對受眾積極健康的價值觀理念的引導,是減輕反轉式新聞影響的另一主要方式。碎片化的閱讀娛樂方式對受眾價值觀理念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多次反轉的新聞對受眾心理的消極影響,包括但不限于獵奇心理的加重,以及有可能產生的反社會心理。新媒體平臺應主動擔負起對受眾健康價值觀引導的重任,應禁止對帶有情緒化或消極性的信息進行創作或轉載,應對娛樂化報道進行徹底整改規范,堅決抵制“低俗”“腐朽”等新聞的傳播,也應要求新聞發布者對事情進行完整描述,在傳播過程中及時進行反饋和應對質疑。

五、結語

反轉新聞作為新媒體環境下衍生出的一種新聞傳播新形態,對新聞傳播和新媒體自身發展產生了阻礙和破壞。反轉新聞帶來的社會輿論危害通常要大于新聞事件本身產生的危害,因此反轉新聞作為新聞行業和自媒體發展的共同之敵,應予以高度重視。應尋求高效防范之策扭轉被損害的新聞傳播生態,回歸新聞生產的初心,且要進一步消除社會負面輿情給整個社會價值觀帶來的破壞。

注釋:

①黃月,張桂力,余英龍,粱照.后真相時代下反轉新聞的傳播探究[J].聲屏世界,2022(01):18-19.

②范彩霞,高汝東.新媒體環境下的反轉新聞成因及思考[J].新聞前哨,2022(02):17-18.

③孫金華.新媒體“反轉新聞”的發生機制及傳播影響研究[J].新聞愛好者,2022(01):75-77.

④褚金勇.旋轉的新聞場: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反轉與輿論效應研究[J].教育傳媒研究,2022(01):52-56.

⑤王琰.論新媒體時代反轉新聞的規避之策[J].傳播與版權,2021(08):4-6.

⑥黃禧婧.新媒體時代反轉新聞現象研究[J].中國報業,2021(12):18-19.

⑦李昕.新媒體時代下反轉新聞的成因及治理[J].新聞文化建設,2022(02):17-19.

作者簡介:金強,河北大學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莫冉冉,河北大學工商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

編輯:王洪越

猜你喜歡
規避新媒體
規避企業財務管理中風險的有效方法
財會學習(2016年24期)2017-01-10 20:13:02
新時期企業的稅務風險與規避之道
經營者(2016年19期)2016-12-23 16:05:49
企業內部審計外部化的風險與規避對策
新聞前哨(2016年11期)2016-12-07 11:36:02
中國如何規避“中等收入陷阱”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0:26:38
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規避與應對措施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
新招數化解新難題:新媒體環境下防止報道差錯路徑探析
中國記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31: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华人在线亚洲欧美精品| 高清不卡毛片| 日韩黄色在线|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色天天综合| 狠狠干综合|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亚洲熟女偷拍| 久久黄色毛片|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99ri国产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亚洲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20|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黄网站欧美内射|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一区在线|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日韩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婷婷六月天激情|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 久久永久视频|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 欧美视频二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高清日韩heyzo|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色|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久久视精品| 综合色亚洲|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久久性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综合亚洲色图| 伊人色婷婷| 97色婷婷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日本精品影院|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亚洲av综合网|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