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娟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讀寫結合
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而讀寫技能作為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讀寫技能的培養尤為重要。對于學生來說,閱讀是輸入語言、獲取信息的有效方式;而寫作則是語言輸出、自我表達的重要途徑。建立在閱讀基礎上的寫作,學生在有了一定的語言輸入后,對相關話題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寫作時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但是在實際英語教學中,讀、寫往往是割裂進行的,這種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素養與能力的發展。如果只閱讀,不輸出,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思考與想象,而寫作,不輸入,則會局限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鑒于此,文章結合初中英語教學實例,探討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旨在通過閱讀與寫作的融合,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搭建讀寫橋梁,鍛造思維品質
找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銜接點是構建英語讀寫結合模式的關鍵所在。閱讀與寫作分別是語言的輸入、輸出活動,但是輸入到輸出這一過程的形成,需要學生經歷思考、分析、判斷等一系列思維活動,而這些活動則正是學生思維品質的充分體現。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推進讀寫結合,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呢?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在英語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思維導圖等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以更加形象、直觀的呈現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讀寫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與寫作,進而達到促進讀寫融合,提高學生思維品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The Internet”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在學生大致了解文本主題思想、關鍵語句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與文本對話相關的影像、圖片等,使得文本內容以更加具體、直觀的方式呈現,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進一步向學生提問:“How often do you use the Internet?What do you think the Internet?”等問題,引導學生圍繞文本內容展開進一步思考。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回顧、提煉剛剛讀過的文本內容,并從中獲取關鍵信息,為后續的寫作練習提供扎實的素材支持。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生活經驗,圍繞“因特網”展開寫作練習,實現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達到鍛煉學生語言分析能力、整合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目的。
二、讀寫擴充知識,發展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要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科學構建,以幫助學生拓展英語詞匯量、豐富知識儲備,支撐其語言能力的發展。對于學生來說,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是鍛煉他們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從中汲取語言文化,然后通過續寫、仿寫等寫作練習,進行語言文化的輸出。而在輸入、輸出的這一過程中,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讀寫結合的初衷在于達到以讀促寫、以寫承讀的效果。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引導學生閱讀,還要鍛煉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整合文本中的優秀詞句,吸收寫作經驗,然后通過寫作練習,對自己的知識儲備、經驗積累進行重新組合與靈活運用,進而實現語言能力的綜合發展。
三、閱讀獲取靈感,培養文化品質
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發展,并以此為基礎,塑造、培養學生的文化品質。對此,教師可設置相關的閱讀項目,為學生推薦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文本,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并通過構建閱讀情境,引導學生從語篇中提取情感要素,強化學生的閱讀感悟,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加深對語言文化的理解,進而逐步提升文化品質。現行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都能夠體現中西方文化差異,如一些與節日相關的文本,在開展這部分內容的閱讀教學時,教師便可是當初穿插中西方文化對比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在對比中增進對中西方節日文化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運用有關句式、詞匯等,寫一篇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的短文。通過這種讀寫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增強文化意識、提升文化品質。
四、結語
讀寫結合是鍛煉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初中英語教學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科學構建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全面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推動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
參考文獻:
[1]楊穎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的關鍵淺談[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8):34-35.
[2]潘衛紅.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實踐研究——以牛津版8A Unit 5 Wild animals為例[J].考試周刊,2021(80):79-81.
[3]羅雅妃.立足語篇以讀促寫——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