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隨著當代社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學校教育以及人類生活已進入網絡化時代。微課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微課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便捷的知識學習平臺,也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小學教育教學中,成為一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小學美術教師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將微課有效地運用到美術課堂教學中。本文將就美術教師應該如何有效地運用微課提高教學效率,闡述微課應用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小學美術;微課;應用策略
美術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基礎學科,是學生接受美育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微課是教育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是教師借助網絡技術對教材中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整理的有效手段,能使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有更多的收獲,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教學實踐證明,微課的運用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微課,讓小學美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讓學生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吸收更多的知識,感受美術的精彩和魅力。
一、利用微課進行高質量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好奇心
有效的課前導入有利于對學生好奇心的激發,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將注意力集中,這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樣有利。對此,教師應充分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生動且活潑、短小且精悍的微視頻的制作,借助微課實施優質的課堂導入。
舉例而言,教師可以在“家鄉的小吃”課堂教學中,根據不同美食,與各地區風俗相結合,制作一段微視頻,同時,與歡快的背景音樂以及文字介紹相搭配,由此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為課堂教學的順利與有效開展奠定基礎,最終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家鄉的飲食文化、家鄉小吃的特色及繪制方法等,并對這些內容產生好奇心,試著用一些工具進行家鄉小吃的制作。
二、利用微課,輔助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對優秀美術作品的賞析,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感知能力與創作能力,為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生藝術賞析的對象往往是傳統手工藝作品、名家畫作、建筑藝術作品等,這些內容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微課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整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要善于運用微課,將藝術作品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輔助學生的藝術作品賞析,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利用微課整合課堂知識與生活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創作靈感
出于對美術較強直觀性這一特點的考慮,小學美術教師應充分利用微課的生動性、靈活性與整合性特點,有機結合課堂知識與生活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實現對創作靈感的激發。相較于其他學科的教學而言,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更應將開放性體現出來,強化對學生美術課堂體驗的重視。
如在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彩路”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幅以“熱愛生活之美”為主題的色彩畫的創作,而在此前,教師可借助有關軟件進行關于繪畫色彩知識的視頻的剪輯及制作,通過微課的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對色彩的理解。如此一來,學生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便能實現對色彩的合理運用,進而更好地突出繪畫的主題。
四、對教師引導加以強化,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
作為一門技能型課程,小學美術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引導,但這種教學方式會造成對教學時間的占據。對此,教師可借助微課,將引導作用很好地發揮出來。如在人美版“圖形的魔術組合”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事先將微課視頻制作好,讓學生在課上以微視頻的形式欣賞夏加爾《我和我的村莊》,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展開討論,如“微視頻中的畫上都畫了什么內容?”“你感到這些內容和以往見到的作品有哪些不同?你的感受是怎樣的?”“你可以用自己帶到課堂上的東西進行魔術組合嗎?”教師還可以借助于微視頻向學生展示幾種不同于課本的組合方法,如用廢棄物組合新形象等,并引導學生在課下找東西試一試。由此一來,學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怎樣借助物象進行魔術組合,同時,學會用各種類型的圖形完成對一幅新穎而又有趣的圖畫的組合,而這對他們將常規思維方式改變進行創作,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同樣具有顯著的積極意義。
五、有效利用微課實現美術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小學美術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數都是比較有創意的,融入了作者較多的情感。如果只是教會學生對其進行簡單的模仿,就算其技術達到了較高水平,作品也會顯得非常地呆板,體現不出作者的創意和靈氣。因此單純的臨摹教學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化的美術教學需要,長期對美術作品進行模仿,容易在部分學生中產生厭倦的心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需要在教學時充分地運用微課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形象地了解學習內容,通過看、聽、賞析等多種靈活的形式,使學生想象力得到培養。
小學美術教學中很多作品都是教師無法直接用語言進行描繪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意境及情感也很難通過語言充分地表達出來,因此教師運用微課形式將抽象概念進行可視化的處理,進而使得美術教學的方法與藝術手段能夠更加多元化,就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和理解美術作品,并有助于解決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六、利用微課,開闊學生視野
藝術是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美術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增強學生的美術技巧,還要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感知能力。微課是音頻、視頻、圖畫的綜合運用,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增強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從藝術的角度感受生活的能力,能讓學生領略到多元的藝術魅力。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美術學習是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能力和藝術素養的重要方式,也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美術教師要注重微課的創新運用,合理選擇課堂環節的切入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欲望,提升美術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甘方誠. 巧用微課,助力小學美術課堂——基于微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探究[J]. 新課程(小學),2017(12):158,160.
[2]李影. 基于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教育界,2021(18):47-48.A3583C36-096A-487C-ACFC-48ABC149E1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