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少永
◆摘? 要:核心素養是高中學生必備的素質,是指學生具備社會發展所需、終身發展所需的關鍵能力、價值觀念以及必備品質。高中化學物理微課程是指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將原有課程分解成具體目標、具體任務、具體方法、具體資源、具體作業、具體互動以及具體反思,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強調學生個性化學習,助力學生早日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創新型人才。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化學微課程設計原則與設計策略,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中教學;化學課程;物理課程;核心素養;微課程設計
一、引言
新時期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精準設計,將微視頻引入到常規化學課程與物理課程教學環節當中,將微課程作為高中化學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資源。教師結合不同教學內容,科學設定教學目標,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顯著提升高中物理、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效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二、微課程設計原則分析
(一)主體性原則
要求高中教師在課程設計環節,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與心理結構,科學設計教學情景。在微課程設計環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常識與生活經歷出發,通過情景設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習興趣,助力學生實現深度思考。通過合理設計教學任務與互動機制,凸顯學生在高中化學、高中物理課程當中的主體學習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科學素養。
(二)經典性原則
為保證微課程教學優勢與教學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需要確保微視頻控制在十分鐘以內,通常以化解一個難點問題或者兩個實驗相關知識點為主,優勢在于可以突出教學主題,便于學生集中精力解決理論學習或者實驗當中的要點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課程教學環節引入短小精湛的微視頻,滿足不同時段、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在移動互聯網的助力下,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發展需求,科學選擇微課程資源,保證學習針對性。
(三)完整性原則
完整性原則是指通過科學開展微課程設計,保證知識技能與教學活動的完整性,微課程設計包括實驗內容設計、教學目標設計、組織實施設計。與此同時,媒體內容編排與教學資源整合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性環節。新時期背景下,實驗微課程設計應當以實驗技能培養、實驗知識遷移、實驗成果領會為主。
(四)最優化原則
高中化學物理微課程設計應當結合整體教學內容出發,優化教學環節當中的各項要素,以此呈現最佳教學效果。從系統性理論觀點分析,微課程概念包含過程性要素與構成性要素,其中過程性要素包括微課程設計環節、編輯處理環節、教學實施環節、修繕環節、師生反饋環節以及結果評價環節。而構成性要素則包括教學視頻、教學設計、教學素材組織活動以及課中測試,因此在微課程設計環節,需要針對兩大要素開展整體性優化。
三、微課程設計策略
(一)教學目標設計
微課程教學目標應當包括科學思維方面、科學理念方面、科學態度方面、社會責任方面以及科學探究方面,習題類學習目標應當側重于科學觀念與科學思維達成。要求學生在特定的情景當中,對某一知識點展開深度分析,以此達到核心素養培養要求,而探究類實驗與演示性實驗學習目標,則應當對科學態度、社會責任以及科學探究能力展開培養,助力學生實現核心素養發展。
(二)教學內容設計
微課教學內容可以結合四層要求劃分為基礎知識、價值觀念、科學素養與關鍵能力。在復習類微課程設計環節,應當注重學科結構與學科體系建設,此類微課教學內容應當把握知識體系之間的關聯,凸顯學生的綜合思維培養,通過多種角度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檢測反饋設計
通過微課程檢測反饋活動,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環節存在的難點問題與疑點問題,并且結合教學成效,科學設計教學內容、科學調整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確保師生可以對學習內容展開進一步優化與完善。不僅如此,科學反饋學習信息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與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在接下來的學習環節擁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四)教學任務設計
教學任務設計也是高中物理與高中化學微課程設計的關鍵性內容,通過設計驅動型任務,吸引學生參與到實驗現象觀察環節,探索實驗發生原因。例如:在高中化學課程《鎂帶燃燒》這一實驗教學環節,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可以明確鎂條在空氣當中燃燒,產生亮眼白光,燃燒后形成白色粉末,而對于鎂帶燃燒的真正原因,卻并未進入深度探索。為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以下任務,共同探索金屬美是否可以在缺少助燃性的氧氣當中燃燒,這一任務,很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實驗參與興趣,從而對實驗原理展開深度探究并且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四、結語
高中化學、物理微課程設計環節,教師結合特定的課程標準,合理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以微視頻為核心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與認知規律,呈現概念性知識、理論性知識、實驗現象、實驗過程以及片段內容。單就功能而言,微課程更加適用于課前預習與課前交流,同時也可以應用于課后復習與課后輔導階段??傮w而言,微課程是由一系列教學資源構成的系統性課程,結合課程教學特點,以微課形式清晰呈現重點教學內容與難點教學內容,微課程設計目標在于完成學習任務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秦可. 基于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課例研究 ——以"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為例[J]. 文淵(小學版),2021(05):1423.
[2] 許波榮. 基于"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 ——以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復習教學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18(20):57-58.
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教育研究專項)研究成果(課題名稱:《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與物理學科融合微課程的開發與應用》課題編號:JSZJ2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