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
◆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全面推行下,我國教育事業對素質教育逐漸地提高了重視程度。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心理與思維發育還未成熟,在課堂學習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甚至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惡的心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習慣,小學班主任就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全面的了解,對班級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全面實施德育教育。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班主任;運用策略
一、引文
班級管理作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小學班主任必須對其提高重視程度,在班級管理中不斷的對管理方式進行優化,盡可能的采用德育教育對學生進行引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以及學習氛圍,同時,班主任還需要及時的發現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并制定良好的管理方案,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在班級管理中,還需要注重學生的生活行為習慣,促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運用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1、理念比較落后
在目前階段,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之中都沒有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所以對德育內容也進行了忽略,并沒有將這一理念良好的錄入到課堂之內。教師不將德育內容落入到課堂之內,學生就沒有辦法提高德育的內容。所以根據目前的狀況可以看出,即使是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德育理念已經走向了學校內部,但是因為一些教師德育理念比較落后,也沒有將這一內容如實地實行在課堂之上。
2、德育目標不明確
研究表明,當前很多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在德育教育中,沒有清晰明確的思路,沒有明確的德育教育目標,導致德育教育的效果不夠理想。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只依賴于品德課程,重視讓學生記憶課本中的知識,并未真正認識到德育實踐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假如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未能將德育教育滲透至有效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只是重視班級衛生管理,導致德育教育形式化,沒有發揮出德育教育的作用。
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1、教師需要為學生做好榜樣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做的一項工作之一,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之中為了更好地將德育內容是融入其中,小學班主任在知識引導環節就應該知曉一個政策,那就是要以身作則,也就是說教師自己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來說都會造成影響,只有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學生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夠將德育內容學到自己的身上。如果只是給學生講一些道理,那么就如紙上談兵一般,沒有任何的實際作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狀況之下,學生的德育素養才能夠得到提高。
例如:教師通常會帶領學生做一些體操,在做操的時候,學生撿到了10塊錢。學生回到班級之后就將這10塊錢給了班主任,班主任接下來的一個做法就跟學生說你們認為撿到了錢應該怎么辦?有的學生說:反正別人也看不到,我們就當作我們的班費,直接去買一些東西還能有利于我們班級的構建;另外一些學生說:丟失的人一定會非常的著急,我們去還給他們吧!這個時候班主任就會看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性格,對于撿到東西歸還不歸還也會出現不同的意見。這個時候,教師就要跟學生說,我們換位思考,如果你是丟失金錢的人,那么你是多么希望撿到錢的人能夠歸還給我們,所以,應該將撿到錢的這個消息讓全校師生都知道,有丟失者前來認領,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什么叫做拾金不昧。
2、抓好小學生日常表現,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生活中的小事和細節,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行習慣。小學生年齡尚小,很多行為習慣都沒有定型,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于他們而言是終生受益的。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注意小學生的日常表現,對于表現好的小學生要提出表揚,樹立典型,而對于表現不好的小學生,需要對其行為進行規范,促進其提高對習慣的認知,養成良好的習慣。
例如:在上課間時,作為班主任可以抽時間到教室進行突擊檢查,看看哪些小學生的桌面是比較整潔的,看看哪些小學生的地面是比較干凈的,有些小學生一下課就立馬沖出教室,跑道操場上去玩,完全無視自己的學習用具沒有收拾,還有些小學生用的紙巾到處亂丟,地上滿都是紙片,非常的不整潔,看到這樣的情境,教師不能大聲地去批評誰,而是需要把這些場面全都用手機記錄下來。等到周五開班會時,教師可以把這凌亂不堪的場景和某些小學生桌上桌下干凈整潔的場景放在一起做對比,顯示在多媒體上給全班學生看,這樣當事人心理應該是非常的清楚。雖然教師沒有點名,但是鮮明的對比下,會讓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小學生深深地感到不應當,從而激發他們的向好意愿,提高他們對行為習慣的重視度。
3、重視鼓勵并尊重學生
小學生思維能力往往尚未成熟,仍舊具備可塑造性,同時他們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肯定,這是提高其學習自信心的一個有效舉措,也可以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所以,作為一名優秀且合格的班主任,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鼓勵并尊重學生,這就需要做好以下內容: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與學生溝通時要以鼓勵的方式幫助他們,而鼓勵需要運用恰當的語速或者是語言,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很多時候,學生在受到鼓勵的同時心情會變得愉悅,這樣一來能夠更加配合班主任完成相關教學任務。當然,對于有點滴進步的學生都應及時夸獎與贊揚,切不可抓住學生的一點小錯誤而不放,這樣只會影響整體學習效果,所以,采用鼓勵并尊重的方式能夠提高班級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當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很多時候在學習知識點的時候,部分學生是經過一系列的計算得出的結論,雖然最終的結論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班主任也要結合實際狀況認真夸獎他們,比如,“寶貝,看得出你用心思考了;寶貝,你太有洞察力了”等,這些言語都需要班主任掌握,進而既能夠發揮溝通藝術的作用與價值,也能夠培養出更多自信且健康的學生,為后續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提供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要求下,需要班主任教師積極創新班級管理方法,以學生為出發點,運用正確的教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充分重視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了促使班級管理實現有效性,教師要積極發現當前小學階段班級中存在的管理問題,然后通過轉變教育思想,注重品德教育,激勵學生進步等多種手段優化班級管理,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參考文獻
[1] 王文佩. 素質教育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學周刊,2021(22).
[2] 王財兒.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