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今天,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所有的教師都在積極開展所教授科目與微課的整合。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更應該積極推動歷史教學與微課的整合,歷史這門科目較為特殊,學生所學的知識都是發(fā)生過的真實事件,學生對這些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件充滿陌生感,因為學生沒有處于那個時代,也無法理解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對時代的影響。本文研究微課應用的具體方式,以便能有效彌補運動教學課堂的不足之處,提升總體教學效率,為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初中歷史;歷史教學
1 引言
科技發(fā)展引發(fā)學習革命。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也持續(xù)邁進。如今部分學校有高速的寬帶網(wǎng)絡和配套的多媒體設備,在這樣的情況下,將微課與學科教學充分融合成為有效提高學科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歷史是初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在初中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高效、個性化地學習成為關鍵。在這些方面,微課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如何以合適的方法將微課與初中歷史的教學充分融合起來,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2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也應運而生。具體來說,微課是以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作為載體,通過知識傳授者的設計和制作,最終應用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微課以其時間短、容量小、目標明確、主題鮮明、實用性強烈等特點,與初中歷史教學有機整合起來,不僅為歷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也顯著提升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實現(xiàn)了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
3 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
3.1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在開展歷史課堂教學時,如果課堂氣氛過于沉悶,那么學生也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會影響教師教學的效率。當前階段的歷史課堂教學狀態(tài),通常為教師在講臺上順著自己的思路講解歷史內容,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做好記錄,課堂上缺乏師生間的交流,學生和教師也很難處在同樣的進度上。在具體教學時,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一直處在一個非常被動的位置,整堂課看起來更像是學生配合教師達成教學目標。歷史課程屬于文科課程,從內容上看,難度并不大,但是真正學習起來還是存在很大的困難。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如果缺乏交流和互動,教師將整堂課都占用,不給學生留出提問的空間,學生也只能憑借教師所講的內容進行自己研究。
3.2教學方法缺乏多元化和創(chuàng)新性
現(xiàn)階段,歷史教師在開展歷史課堂教學時,大部分歷史教師都沒有真正突破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束縛。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很多歷史教師都沒能充分地利用好現(xiàn)代的教學設備,通常都是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通過口述的形式,給學生傳授歷史知識。也有一少部分歷史教師會適當?shù)慕o學生進行一些知識的延伸,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之后在延伸出一些相關的歷史故事。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只是通過口頭講述的方式開展教學,長此以往,學生也會對課堂教學失去新鮮感,漸漸地學習歷史的熱情度也會被消耗掉。
4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4.1通過微課制作改善教學質量
在準備進行微課制作時,教師需要完成兩項重要的工作,一是明確教學目標,二是準備教學材料。在明確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由于我們需要將教學內容濃縮在十分鐘之內,要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準確和細致的把握。對此,教師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計劃的安排,首先要制作微課教學的教案,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視頻時間的規(guī)劃,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就要進行教學材料的制備工作。制作微課的材料主要有兩種,分別是硬件與軟件,硬件指的是教學的輔助設備、教學設備以及錄制設備。
4.2利用微課突破歷史教學重難點
學生難以實現(xiàn)歷史學習成績的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抓不住學習重點。如何才能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促使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相信微課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方式。作為教師,需要認識和理解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明確教學重點,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在微視頻中重點突出這部分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增強。
4.3利用微課視頻,提高學生預習能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學生學習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在當今的教學中,其越發(fā)成為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但在過去的教學中,學生知識渠道單一,難以獨立完成預習任務。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泛在學習資源。其中,微課就是相當重要的一種形式,其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激發(fā)學生興趣,還適合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合理選擇合適課程。這對學生預習效率的提高有著相當巨大的作用。故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利用微課視頻提高學生預習能力,為課堂的高效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4.4發(fā)揮微課優(yōu)勢,豐富教學內容
應試教育下的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教師完全以教材內容為資料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內容相對固定化,教學方式單一化,長期發(fā)展下去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加之歷史與社會學科的特殊性,本身學科的知識點較枯燥,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灌輸教學方式,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會受到直接影響。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初中歷史與社會的教學質量,教師要巧用微課,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豐富歷史與社會教學內容,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里需要教師注意,在微課視頻的選擇上,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確保微課的引入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幾年,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對教育工作者也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微課在課堂應用方面的研究,正在不斷地推進之中,有效地利用課堂上的微課教育資源,合理使用微課的教育手段,引導學生在課上和課下都對初中歷史與社會學科產(chǎn)生興趣。微課的形式多樣化,便于學生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從學科課程的知識體系角度出發(fā),利用微課進行簡短展示,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并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屈三平.微課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