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京市軟件谷小學以頭腦奧林匹克課程為“芯”,借助實景課堂,更新師生觀念、改變學習方式、融入現代科技智慧,激發聯想,建立聯結,實現聯通,全力打造芯世界學院。同時,引導社會參與教育、助力教育,共同營造促進學生知識迭代、思維進階、生命增值的校園生活。
【關鍵詞】走向未來;實景課堂;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34-0059-02
【作者簡介】葉梅,南京市軟件谷小學(南京,210012)校長,高級教師。
課程品質決定學校的格局,課堂是實施課程的主陣地。南京市軟件谷小學以“芯”為載體,打造芯世界學院,開發“芯生代”學生課程群,引領學生把世界放在“芯”中,通過“實景課堂”的探索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培養精神高貴、智慧卓越、生命旺盛、情感豐滿、生活幸福的少年學生,提升學生的洞察力,鼓勵學生用創造力把世界變得更美好。
所謂實景課堂,就是依托互聯網技術將自然和社會環境適時引入課堂,通過實景交互體驗式教學,改變學習認知方式,實現多元智力發展的未來教育模式。實景課堂可以有機連接課堂教學與真實現場,能將任意外部現場作為教學場所,也可以虛擬現實情境,或將虛擬信息與現實情境深度交互,實現教學空間的無限拓展。實景課堂強調教師、學生要調動身體的感覺器官及其能動性全身心投入教與學的活動,具有情境性、體驗性、自主性和生長性的特點。學校實景課堂的研究經歷了浪漫初探、精準實施和貫通提升三個階段。
一、浪漫初探:豐富學習空間
一是充分利用校園的每個角落,精心構建以“奇思妙想”為主題的校園環境,為學生打造多樣的學習空間。朗讀亭、悅讀角、物聯網、虛擬銀行等觸手可及,創客、少兒編程、AI實驗室、OM教室、數字音樂室等一應俱全,整個校園不僅是學生的科學殿堂,更是充滿奇與趣的兒童樂園。
二是將地域資源優勢與辦學目標相融合。學校建立中興、睿悅、科大訊飛、超星四大兒童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研究資源,引導學生開發資源、創造資源,充分利用動手實驗的場地。華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與中國建設銀行南京分行共同打造芯世界學院的校外課程基地和學習中心。學生在進行項目研究時,可以向學校申請使用相應的兒童實驗室,在學校提供實驗場地的同時,企業也會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指導。
三是依托互聯網技術,突破現實時空的限制。學校將網絡延伸到一切時空中,用5G時空觀念構建萬物互聯的教學生態環境,真正實現情景交互,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
二、精準實施:轉變教學方式
(一)轉變學習方式
當下,學生學習往往處于“身體”與“心智”的分離狀態,在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時不能抓住本質,存在思維格式化;在表達時總是“依葫蘆畫瓢”,機械模仿,缺乏創造,存在表達模式化;“視聽”仍占主導,具身認知被忽略。因此,實景課堂的教學就是要促進學生身體感官與心智活動的有機融合,注重學生的身體參與、心理參與和情感體驗。
(二)拓展教學模式
1.借助信息技術虛擬情境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利用VR技術虛擬現實,模擬出現實環境,創造出接近真實環境的感覺;AR技術的出現源于虛擬現實技術,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疊加到真實世界的場景之上,通過多種設備輔助感受這樣的場景,以此來增強學生對現實世界的感知,希望實現從“人去適應機器”到技術“以人為本”的轉變;MR技術混合現實,將虛擬信息和現實世界深度交互,從而建構學生體驗的情境。
2.內外景相結合教學
這種模式由多位教師共同授課,將內外景相結合進行“多師”教學。它通過連接課堂教學與真實現場,實現課堂教與學、教師與學生、外景教師與課堂的實時互動。
3.校外實景教學
借助校外的實景進行教學。目前學校已經與華為簽訂了共建協議,華為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作為學校游學軟件谷課程的校外實踐基地,學生可以走進華為實地參觀學習。由此也打造了芯世界學院的校外課程基地和學習中心,以主題式、項目化學習的形式,轉識成智,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校外實景教學也成為學校與企業合作,共教共研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
三、貫通提升:建立多元評價
實景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評價注重的是動態增值,從創意力、實踐力、表達力等方面積極探索學生實景學習的“綠色指標”。學校堅持鼓勵為主、引導創新、承認差異的評價原則,以“芯力商城能量站”為載體落實積分評價制度。學生的成果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進行展示,出色的成果被收錄于學校作品庫,并獲得額外發放的商城積分。教師根據學生參加課程學習的情況進行學期評價。學期評價分為A、B、C、D四個等級,以此作為評選“芯小諾貝爾”的重要條件。學校通過多角度多方法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這種彰顯身體參與、注重活動體驗、關注學習過程、強調情感表現的多元評價,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狀態,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