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勝華
摘要:自雙減政策落地以來,全國各地各校積極探索落實舉措,立足實際,用好用足當地資源,堅持規定動作不走樣、特色動作有亮點,確保雙減落地見效。和過去盛行題海戰術不同,現在都普遍關注起學生的個體差異,布置的作業針對性更強。作業總量減少,對學校和教師的要求卻更高,作業形式也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如何讓學生的作業更有創意,更有效提質賦能呢?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低段作業;提質增效;策略研究
引言:從學生作業負擔現狀、學校課后延時服務情況、學生課余生活安排等方面對紹興市初中學校雙減工作的實施現狀進行的調查顯示:初中學校在落實雙減工作上,整體是積極的,在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上都開展了積極有益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宣傳雙減的目的和意義,加強作業設計和管理,提升課后服務水平,規范校外培訓行為。
一、小學階段教師作業管理現狀
現階段,部分老師在安排作業時往往會習慣性地以作業多少為準則。不少學生在剛開始完成時字跡整齊、準確率較高,但在做到之后卻逐漸形成了疲倦心理,同時,由于小學時期的作業布置大多以同步練習冊為主,而這樣的習題類型又相對固定,因此造成了學生們對作業與練習的興致都不高,更多時間只是為完成作業而做作業。此外,由于小學時期在同步練習冊上的習題綜合性都較強,因此學生們每天交上來的習題質量也往往會存在著二極分化的現象,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因材施教的教學特色。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階段作業管理優化的內涵和目標
雙減政策背景下,減輕提升簡單來說就是減少負載、提升效益或效能?;谛W教育階段作業質量管理方式上存在的問題,優化減輕提升即是要求老師充分發揮能動性實現減輕學生作業負載和提升孩子學習優質效率的有機統一。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老師的課堂思想應該積極轉變,改變從前唯成績的思想,在教學中要更加重視活動的流程性以及對孩子讀寫技能、分析技能、整合材料技術、邏輯思維、拓展技能的訓練。同時,要正視課堂作業的功能和價值。但對于習題轟炸以練為主的教學模式,必須予以放棄。小學教育階段作業質量管理優化的主要受眾是學校,實施的重點就在于教師們。因為教師們要把學生上課時學習和課后教學作業看成一種密切聯系的學習流程,所以,教師們要更好地運用教學課堂四十五分鐘時間上好每第一節課,以提升授課效率,為中小學作業管理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
三、雙減政策下小學階段作業管理優化策略
1.教學作業基本內涵:重質輕量
教師要堅持重質輕量的原則,細心挑選有利于中小學生當堂或本階段檢查自己學習成果,或是學習鞏固提升的作業檢查教學內容。對待小學校中低年級的學員,在布置作業時要減少機械性重復,例如老師要讓中小學生背誦一些古詩詞的具體內容,在注重小學低年級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讓中小學生少做選擇題,做好自己能力范疇內的題目。老師要好好掌握考試與教學大綱中的難點。所以,小學教師要精選好作業內容,使各個階段的小朋友都能消除對作業的畏懼,促使其形成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2.作業類型:多樣化,老師推動合作作業與個人作業的融合
針對作業的類型,老師要推動合作作業與個人作業的融合。在布置合作作業方面,讓每個孩子利用小組討論、合并答案等方法讓學生有自己的答案和思路,以便于處理中等難度的操作難題。在布置個人作業時,一般建議選取一些基本的比較有難度的習題?;镜淖鳂I主要注重于對學習者水平的要求,稍有困難的作業則需要通過學習者自身的反思,把課堂上學到的成果轉化,從而完成對自身所學技能的延伸。
3.作業選擇:自主化,教師尊重學生能力差異
為了避免老師統一布局作業,學生二極分離等嚴重的問題,老師們在布局作業上必須重選擇、輕整體,并根據他們的需要分層級的布局題目。對于基本差的學生,在布局作業時必須注意基本題練習,包括與課文閱讀內容、教學方法等相關的能力檢測題、解析題、評價題等,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好了扎實的根本,而關于閱讀能力拓展這一項提問則應該選擇性布局;而對于基礎知識良好的學生,基本題的練習量也可小一點,多一點與課堂上知識點有關的能力鞏固提高題目,并適當補充些能力擴展題目,引發他們對學習求知的欲望,從而培養他們對自我素養的需求。而作業質量管理也是教學的重要部分。隨著雙減的深入實施,小學教育階段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想,進一步提高教學素養,改進作業質量管理,由此來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4.指導學校建立作業管理制度,有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為貫徹落實國家的有關教育雙減政策,為學生健康考慮,學校要對學生作業時間和老師的作業設計,實施宏觀管理和控制:設立學生老師間溝通制度,以避免同班老師之間各自為戰、爭相占用學生時間的現象;提倡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作業活動,不局限于書面書寫、背誦等作業,加強動手、實踐型的寫作活動,把減少中小學生負擔落到實處。
結語:關于作業設計改革,教師要擁有科學的作業觀、育人觀,由片面追求分數走向關注全面育人,由單純的教學反饋走向全面育人。我們學校要加強校本教研,將作業設計納入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實行層層備案審核制,定期組織開展作業設計展示、交流、評比等活動,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在作業設計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作業質量。借助作業設計、作業研究,倒逼教師研究課標,研究核心素養背景下命題新認知、新走向,助推教師專業提升。
參考文獻:
[1]〔蘇〕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周蕖,等,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73.
[2]徐童.雙減背景下小學作業設計與布置的策略[J].世紀之星:交流版,2021(3):2.
[3]高玉翔.雙減背景下小學作業設計研究[J].時代教育:中旬,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