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玲
摘要:物理課程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科學課程,注重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物理現象,通過實驗探究歸納物理規律,再將物理規律應用到生活實踐中。但初中物理知識大多數都是較為枯燥、難懂的,學生很難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更無法很好地掌握物理實驗技巧和實驗現象背后的物理規律。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在新課程背景下,聚焦學生核心素養,設計合理、科學的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動手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高效實驗課堂,全面提高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高效實驗課堂
一、初中物理實驗在物理學中的意義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由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方面構成。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核心內容之一,更是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通過實驗觀察和實驗手段,讓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并能將其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另外,教師通過有趣的物理實驗可以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提高物理教學的課堂效率。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1.實驗教學認識不深入。部分初中物理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常常用“背實驗”代替“講實驗”,“講實驗”代替“做實驗””,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通過課堂實驗講解、重點知識記憶、課后練習等方式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實驗指導不夠,更談不上去深度挖掘實驗教學的價值,去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另外,自多媒體普及以來,很多老師更是用實驗視頻、虛擬實驗等完全替代實踐,又從“講實驗”變成“看實驗”,曲解了信息化輔助課堂教學的真正意義。
2.實驗教學目標不清晰。部分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時,一味想著如何創新教學手段,如何多做幾個實驗,從而忽視了教學目標,導致實驗課堂質量低。以《研究液體的壓強》為例,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使課堂成為知識產生和構建的場所,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使物理科學探究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物理的學習方式,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且本節課重點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部分,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自我展示,培養學生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物理研究。但部分教師沒有明確的目標,不能把握教學的重點,在引入部分做了五、六個實驗,耗時太久,且有些實驗較復雜,導致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非常模糊。其實,物理課上的實驗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且在目標的達成度上想辦法,設計科學的教學流程、教學手段等,讓每個實驗效益最大化,讓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產生認知沖突,提高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興趣,進而實現實驗課的教學目標。
3.實驗課程開展受限制。新課程理念下,物理教材中設計了很多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還有部分課后小實驗、小制作,都可以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但實驗教學質量卻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一是受很多客觀因素制約,部分學校實驗儀器不齊全或者陳舊不可用,不能完全滿足教材的需要,學生只能做個別實驗,根本無緣進實驗室,實驗機會少,探究能力自然無法提高;二是教師設計的實驗課堂內容僅以教材為主,范圍很窄,創新實驗很少;三是部分教師因為趕進度,直接將實驗講解完就當作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給足時間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三、核心素養下構建高效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的創新實踐策略
(一)轉變實驗教學觀念,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要構建高效實驗課堂,教師應當轉變其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積極組織和開展豐富多樣的物理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中掌握物理現象背后的規律,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物理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二)聚焦學生核心素養,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認真研究初中物理核心素養,圍繞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這個育人目標,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提高實驗課堂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揮實驗教學在實驗課堂的作用與價值,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根據不同的物理實驗內容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適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或者加入信息化手段,制作重點實驗復習微課等。同時,可用目的明確的趣味實驗作引入,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帶著問題,為了解決問題而主動進行物理實驗的探索。
(三)創新教學方法研究,提高實驗課堂效率
1.進行“小組合作式教學法”研究。學生實驗時進行隨機分組常常出現有些小組已經完成實驗,但是個別小組的學生還不知從何下手。因此,教師在物理實驗課堂中可引入小組合作式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分組,這樣既能夠提高實驗課堂效率,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團隊的協作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2.進行“分層實驗教學法”研究。每個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也是不同的。基于此,教師在備課中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在實驗課堂上給各小組分配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物理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小組討論,這樣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既能了解物理實驗的過程和某一具體領域的物理知識,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打破思維局限,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應用意識。
四、結語
物理實驗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創新精神。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聚焦學生核心素養,提升自身專業水平,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營造濃厚學習氛圍,構建高效物理實驗課堂,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激發學習的興趣,不斷地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不斷實踐中感受物理實驗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盧嫦寶.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天津教育,2021(21):101.
[2]管興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21(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