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葦
摘要:近年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快速推進,對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創設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是一種創新性的教育教學方式。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越來越多初中物理教師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首選。如何科學正確地運用情境創設,使其有效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高質量發展,需要物理教師引起重視和深入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
引言
初中物理知識抽象、復雜,對于抽象思維能力正處于形成階段的中學生來講,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教師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模式,可以將抽象、復雜的知識進行形象、直觀的展現,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文章將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情境創設進行分析。
1情境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教育價值
1.1有助于增強物理課堂的趣味性
情境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轉變了以往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實現了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和教學趣味性的增強。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情境教學模式的移情作用,激發學生對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
1.2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逐漸提升,抽象思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他們在學習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困難。而情境教學模式下,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及心理特征,創設貼合實際的教學情境,以此增強物理知識的生動性和直觀性,降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難度,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1.3實現物理課程改革進程的推動
情境教學是一項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教學模式,不管是教學內容還是其他教學模式,都能夠與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有機整合,進而實現“1+1>2”的教學效果。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新型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紛紛涌現,集中體現著課程改革的精神。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積極整合這些新型教學模式與情境教學模式,從更加豐富的角度體現和貫徹了課程改革精神,從而推動了物理課程的改革進程。
2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策略
2.1深化對情境教學模式的認知,強化創設教學情境的能力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情境教學模式的認知程度和自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情境的創設質量。為實現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教師應深化對情境教學模式的認知并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首先,教師應更深入地學習和實施情境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兼容性,這就需要教師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改變以往封閉性、程式化創設教學情境的模式,使教學情境能與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整合。這能促進更加多元化、有效性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其應有的教學功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其次,教師應注重提升自身創設教學情境的能力。創設教學情境的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能力,教師既應對新課程改革精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深入而全面的認知,又應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及教學資源整合能力。這樣,教師才能創設出更科學合理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既應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深刻認識情境教學模式,又應積極參與相關的專業培訓、專題講座及集體教研活動等,這樣就能從更廣泛的范圍進行情境教學經驗的積累及情境教學能力的提升,使情境教學模式的功能得到更顯著的發揮。
2.2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進行自主性教學情境的創設
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生課前預習環節,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習自主預習的積極性,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的培養。比如,在學生預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教師就可以發出引導性提問:“同學們,你們能聽到我說話嗎?那我的聲音又是如何被你們聽到的呢?這個答案在你們課下的預習中尋找吧,希望你們能找到最正確的答案。”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問題情境的引領下,學生會邊預習邊思考,在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強化預習效果。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每名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通過創設具有層次性、差異性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學情境與自身知識基礎結合的過程中實現自主性的生成,以此增強教學情境的自主性,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與空間。例如,在教學“運動和力”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應結合學生對前一部分力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學習層次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這樣既能使力學知識掌握欠佳的學生在具有針對性教學情境的引領下鞏固和分析力學知識,奠定新知識教學的基礎,又可以使對力學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在具有引導性教學情境的引領下,進行新知識的引入與分析,這樣就能很好地實現情境教學模式的層次化實施,做到因材施教。
2.3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實現物理教學情境的優化創設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圖文并茂的演示優勢,為學生創設更為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優化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水的物態變化”這部分內容時,由于物態變化過程需要的時間較長,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不能進行演示實驗,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經過剪輯的水的物態變化的視頻,使學生了解水由液態向氣態、固態的變化過程,更加直觀、形象地認識水的物態變化過程,進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其次,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在促進教學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優化物理教學情境。信息技術中的互聯網技術有著強大的數據庫功能,教師既可以在互聯網中搜集所需的教學資料,也可以通過資源發布的形式共享教學資源。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優化與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和整合相應教學資源,進而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
結束語
總的來說,情境教學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學情境的創設質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對情境教學模式的深化認知、自主性教學情境的創設及教學情境創設的多元化拓展等,來促進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參考文獻:
[1]夏波.寓物于景景中悟理———“情境物理”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學物理,2020(10):28-29.
[2]夏云龍.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探析[J].學周刊,202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