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日紅
摘要: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課本增加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內容,把真實的數學問題和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聯(lián)系起來,使其更加貼近實際生活。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對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是整個小學教育中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社會,對數學學科的要求越來越高,已經不是單純的學習四則運算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應用
前言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運用直觀、形象的圖形將理論知識與平時枯燥乏味的語言相結合,使學生更容易吸收和理解。在數學教學中,一般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然而,由于受年齡、生活閱歷等因素的制約,使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方向和深度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通過點、線、面的結合,形成了一個知識網絡。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使他們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
一、積極轉變思想理念,建立知識體系
小學數學要實現思維導圖的科學化和高效運用,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思想和教學思想,使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地改變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采取有效的、高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和優(yōu)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尤其是在運用思維導圖時,要有遠見。先進性是指在自主預習階段,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用生動、直觀的圖形,掌握各種知識的內容。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他們能夠科學、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激活內部知識,使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從而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在運用思維導圖時,要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導圖來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從而鞏固自己的數學素養(yǎng)和認知,從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老師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向學生展示章節(jié)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回顧和鞏固,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難點、薄弱的地方都展示出來,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條理的知識體系。
二、在課前的預習活動中使用思考導圖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課前預習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的重要手段。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許多同學在課堂上沒有提前預習,在課堂上無法跟上老師的步伐。即使有些學生在課前做了預習,也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并沒有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數學體系。而將思維導圖引入到課堂預習中,可以大大提高課堂預習的效果,并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在課堂上為學生安排預習作業(yè),并對預習對象進行明確的預習,從而使學生能夠在預習的基礎上進行自主的學習與探索。在預習前,教師要對預習內容進行反思與聯(lián)想,激發(fā)其原有的知識庫,對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回顧與復習,并將其從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預習轉變,做到以舊為新,以舊為新。在預習新知識時,老師要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畫出思維導圖,從預習目標向外延伸,通過對課本的研究,進一步完善和完善,用關鍵詞和符號勾勒出整個預習框架,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積極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是一種由宏觀到微觀、由主體向分支的有效預習方法。
三、運用思維導圖對單元歸類整理
在對單元知識進行分類和整理時,教師在制作思路導圖時,不能以單元題目為支點,而要將單元知識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對其進行綜合分類和組織。所以,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復習中,教師要對其進行深刻的反思,在單元式的基礎上,有效地促進學生對單元知識的總結,從而增強其運用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高年級的數學復習質量。比如,在進行“分數的意義”復習時,作者將復習的題目和重點知識的內在關聯(lián)結合起來,提出了一些有關性的問題,讓同學在復習時進行反思和整理,包括:從總體上講,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是什么?從部份的觀點來看,這一單元的知識是什么?什么是可以列出的?最后系統(tǒng)思考如何將這一單元的知識完整、簡潔地表達出來?通過與上述相關問題相結合,激發(fā)了學生對該單元的記憶,并將其重點內容一一列出。其次,作者要求同學結合教材的知識進行綜合,找到本單元的關鍵字,并最終形成思考導圖。不管學生使用何種思維導圖,作者都會在他們獨立完成后,適時地進行溝通和互動,以促進他們在溝通中的自我修正,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單元知識網絡。
四、使用思考導圖,提高復習效率
在課堂上,接受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在課堂上進行的復習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課后溫習是小學數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使學生在課后溫習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應充分挖掘其內在的意義,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和總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方式。數學課后的溫習是一種非常枯燥的課程,主要是通過對已學到的東西進行鞏固,因此對學生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此外,小學數學的復習也不僅僅是簡單的回顧,還有對已學到的知識進行梳理和補充,對重點、難點進行再梳理和強化。如果老師能在原有知識中發(fā)現新的知識點,然后利用思維導圖,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使其在新知識的基礎上,不斷地積累知識,尋找缺陷,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是一種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又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引導他們正確地運用思維導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為他們的長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系統(tǒng)學習與研究,指導學生內化知識,提升思維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富強.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22,5(5):123-124.
[2]楊俊生. 小學高段數學復習課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探討[J]. 科普童話·原創(chuàng),2022(1):56-57.
[3]苑增英. 小學數學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