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貞華 廖勝紅 余佳佳



關鍵詞:校本課程;沙球;內容方案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2)05-0018-03
一、沙球運動的由來
沙球運動是浙江省教育規劃課題《6~8歲兒童“視-動協調”能力的診斷與干預》衍生出來的科研成果。研究初期使用的是普通沙包,在練習傳(拋)接的過程中發現沙包會滲出細沙飄落到學生的眼睛里。團隊成員想辦法改進制作了正十二邊形的沙包。改進后的球體融合了壘球和沙包的優點,具有大小重量適中、不易破損、抓握感強、安全實用的特點,后來將之命名為“沙球”(圖1)。
隨著研究的深入,單一的傳(拋)接動作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團隊及時調整思路,提出結合其他運動元素,如對抗、跑動、投準,再融入傳(拋)接動作組合成新穎的、趣味性強的體育運動。在一年多時間里通過不斷實踐,不斷改進練習的器械(圖2)、場地(圖3)、規則,最終形成了具有運動項目特征的“沙球運動”。
二、沙球運動的特點
沙球運動融合了傳接、投準、跑動、躲閃、對抗、配合等眾多技戰術,由兩個球隊參加,每個球隊的目的是通過傳接、跑動配合,將球投入到對方球圈中得分,并且阻止對方球隊得分,具有攻防轉換快、趣味性強、運動傷害小等特點,介于大型對抗性運動(如籃球、足球、手球等)和體育游戲之間,它沒有大型球類運動的嚴謹正規,但又有體育游戲所沒有的完整比賽規則,其最大價值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完整的比賽體驗,適合在小學體育活動中開展。
為了使沙球運動的比賽更規范,參考籃球、足球、手球等項目規則,并結合沙球運動特性制定出了以下主要規則:1.持球不能超過3秒;2.持球后不能移動;3.投中得1分、2分、3分(根據場地上的得分線);4.比賽雙方均不能進入禁區防守。在此基礎上還制定出了底線球、角球、罰球的規則及違例、犯規的判罰等一系列的比賽規則。
三、沙球運動的價值
(一)發揚傳統、賦予童趣
沙包游戲是一項非常有趣的民間傳統游戲,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記憶。但隨著經濟發展和娛樂方式的增多,沙包游戲已經逐漸淡出孩子們的視野。因此對沙包游戲進行拓展開發有利于發揚傳統體育項目,讓孩子們找回“玩”味的童年。
(二)增加選擇、助力“雙減”
2021年7月,國家頒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的重要文件。為助力“雙減”政策的落實,學校提出有“減”就要有“加”。體育作為“加”項承擔起主要任務,在開齊、開好常規體育課的同時,開發一些新穎有趣的體育項目,讓孩子們有更多選擇。
(三)滿足需求、釋放天性
學生天生喜歡跑、跳、嬉鬧、拼搶等活動,沙球運動多以比賽和游戲為主,融合了跑、跳、對抗等元素,但是技術難度并不高,學生能很快上手參與活動或比賽,滿足了學生的比賽需求,也有利于釋放學生的運動天性。
(四)立足能力、提升素養
1.發展綜合判斷與反應能力。沙球運動一大特點是攻防轉換較快,配合躲閃、傳接等動作,參與者始終在防守和擺脫防守之間來回穿梭,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靈敏和反應能力。同時,沙球運動觸球時間短,需要學生在短時間內做出判斷-選擇-執行行為,對提升學生的思維反應速度、直覺思維能力、隨機應變能力都極有幫助。
2.發展奔跑與“視-動協調”能力。沙球運動中的連續來回傳接球,使所有參與學生始終都在跑動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多方向的變速變向奔跑能力以及心肺耐力。同時,精準的傳接投,需要學生始終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并在移動中快速精準地進行攔截與投準。
3.發展協調與創造能力。沙球運動技術簡單,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身體潛能與創造性,比如傳球方式可用短傳、長投、側甩,投準可用跳起、躍起等,并結合各種假動作騙過對手,對學生極具思維與身體的挑戰,學生也因此樂此不疲,享受發現與創造的樂趣。
4.發展團隊合作能力。沙球比賽的特定規則是不能走步,接到球后3秒之內必須傳(投)出,要想將球推進前場形成有效進攻,就必須與同伴協助配合,講究同伴間的互相信任、鼓勵與支持,增強團隊的歸屬感與榮譽感,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四、沙球運動在各個水平段的教學內容范圍與標準
為真正落實沙球運動這一校本課程,依據《浙江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精神,團隊編寫了沙球運動在各個水平的教學內容范圍與標準,并以此為依據開展單元設計(表1、表2、表3),落實在體育課與課外拓展活動中。
水平一單元設計與教學建議:本階段主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拋(傳)接球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拋(傳)接球技能,并在游戲中融入移動性技能、操控性技能,讓學生通過不同身體姿勢以及拋接力量、速度、遠度、方向等方面的變化,體驗人與球的關系,豐富身體體驗,提高學練興趣,發展基本活動能力。設計單元時可根據內容標準與表現標準,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內容的整合與排列,并安排在一年級第一學期開展教學。
水平二單元設計與教學建議:本階段主要強調沙球基本技術在多種組合、綜合活動中的運用質量。教學中注重組合動作的學練質量,關注學生的判斷、移動以及單項技術的組合運用能力。依據內容標準與表現標準設計單元時,可根據動作、任務的難易程度進行內容整合與排列,安排在水平二四個學期的課內或者是拓展課中進行教學。如,三年級上學期單元為“多種形式的傳接球活動方法”、三年級下學期單元為“多種形式的投球活動方法”、四年級上學期單元為“傳球球+投球組合活動方法”、四年級下學期單元為“沙球綜合活動方法”,把多種形式的移動融合在每個單元中,強調動作與動作之間的組合運用,并在每個單元增加適宜的對抗性比賽。
水平三單元設計與教學建議:本階段主要強調簡單戰術的學習與應用,在教學中設置多種形式的戰術練習,組織沙球運動規則下的小組比賽,注重在實際比賽中提高學生的技戰術應用水平。依據內容標準與表現標準設計單元時,可根據技術、環境、任務的難易程度進行內容整合與排列,安排在水平三四個學期或集中某兩個學期的課內或拓展課中進行教學。如五年級上學期單元“傳接球技術及運用”、五年級下學期單元“投球技術及運用”、六年級上學期單元“簡單戰術及運用”、六年級下學期單元“綜合活動與比賽”,每個單元都應強調在對抗環境下多種技戰術的綜合運用。
當然,沙球運動的開發與實施正處在初步階段,實踐證明有其特殊的鍛煉價值,學生喜愛程度很高,尤其對運動能力相對滯后的兒童,相比籃球等大球運動,更有“保護信心、發展能力”的意義。但沙球運動如何與大球項目結合,如何為學生日后從事更復雜的運動技能打基礎,提供正向遷移作用等,還有很大的研究與實踐空間。5B754C38-85E2-43DB-9B9A-B2CF03AF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