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芳
摘 要:當前素質化教育模式下對美術學科有更高的要求,要求美術學科和綜合實踐學科有機聯系,幫助教學取得突破成效。美術教學中應用地方資源,以桂林團扇工藝為例,將桂林團扇工藝融入高中美術教學中,提高人文底蘊,幫助教學目標達到物化,這樣能讓師生共同朝著優化發展的方向不斷前進。團扇的制作和團扇上的工筆畫,花鳥畫都和美術有著密切的聯系。團扇作為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交融的產物,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圍繞著桂林團扇工藝和高中美術教學的融合,通過課堂學習中的自主學習、分層學習、深度學習和師生共同學習,讓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和提升,助力高中的美術教學成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土壤,讓學生對美術教學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推動美術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邁向新的臺階。
關鍵詞:高中美術;團扇工藝;民間工藝美術;傳承價值;創新途徑
地方美術資源具有豐富和生態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圍繞著地方美術資源的優越性和其文化底蘊,可以讓地方資源和高中美術教學有機融合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全面的發小小的扇面上,融合多種民間傳統手工藝、不同工藝和精致材料的組合,讓整個扇面布局精美別致。團扇繪畫追求和與一的藝術創作境界,團扇取材大多是取自生長于石山或土嶺之間挺拔的毛竹或黎族,在立秋、冬至時節砍伐,保障竹材的低糖量,避免蟲蛀。在制作過程中充分尊重材料自身的特色,然后再進行深度創作,讓其具有自然韻味。團扇上的畫面大多表現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追求,以及相關的古典繪畫,團扇上具有歷史、文化、經濟、藝術和對外傳播等突出價值[1]。
一、現階段高中美術教學和團扇工藝發展的狀況
在新時期的教育形式下,高中階段美術學科在考試中占據的比重較小,所以在高中教育過程中普遍忽略對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造成了美術教學資源相對較少,老師大多是依照課本、教材所進行的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直接影響高中美術教學的質量。
另外現今桂林團扇工藝的傳承和創新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制約。中國團扇發展正在經受市場的快速考驗和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挑戰。雖然團扇的材料價格低廉,但團扇大多為手工制品,它的生產受到了多種因素的限制。現階段從事團扇制作的專業藝術工作者相對較少,在產品制作層面,團扇工藝歷史悠久,但是受到經濟發展電子產品,例如空調、電扇進入家庭的影響。這一手工藝制品的經濟效益正在逐漸降低,在市場方面缺乏整體的規劃,制作的團扇相似,缺乏獨特性,抵抗風險能力較弱。面對這些情況。究其根本主要是受到缺乏團扇工藝傳承者所造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將桂林團扇工藝融入其中,借助地方資源來不斷的豐富和拓展高中美術教學深度,也可以為當前團扇工藝的發展和傳承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桂林團扇工藝的傳承和創新途徑
(一)基于根本,教學過程深度融合
在桂林團扇制作過程中,會涉及到整個制作和工筆花鳥畫的教學特點,老師圍繞著團扇制作和扇面裝飾的繪畫技法,就可以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傳遞知識,讓學生能對團扇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知。在圍繞著團扇藝術形式分析的過程中,感受團扇藝術形式的形成和演變。團扇藝術在中國四君子花卉以及廣西民間工藝壯錦作品中的造型特點和藝術表現都是有著突出的特色,在教學這個過程中可以為高中美術教學提供全面的參考。這就要求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圍繞著高中學生的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深入的引導[2]。
例如在高中美術湘美版2019美術鑒賞第一單元提到了美術與眼睛,在這一單元主要圍繞著什么是美術作品,美術作品與客觀世界以及怎樣鑒賞美術作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圍繞著桂林團扇這項精美的傳統工業,要想深入了解,就首先需要學會鑒賞。桂林的靈川和荔浦,目前有很多專門制作團扇的技藝一人,其中,桂林團扇工藝大師黃碩夫先生所制作的團扇,曾經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還連續多年被選為桂林漓江游船上的紀念品,已經成為了桂林山水的一張名片,他制作的團扇也被各大博物館收藏。吸引兩大故宮定制甚至到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手中。這些內容都足以說明團扇工藝的。突出特點。高中美術老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對團扇工藝以及其中的繪畫進行鑒賞。通過欣賞團扇,才能為后期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團扇有著扁圓、方圓、梅花形、葵花形和馬蹄形等諸多不同的造型,這些不同的造型配上相關的扇面,能夠彰顯獨特的美。團扇大多是對稱輕盈,工藝性極強的作品,歷代畫家除了在團扇上繪畫之外,還會潑灑筆墨,讓上面成為中國畫的一種獨特表現形式,通過文字結合的形式,讓學生來進行欣賞感受。
(二)創新突破,教學方法優化提升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高中美術教學能夠借助團扇資源實現更好的發展。在進行具體教學過程中,老師就要不斷的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分層學習、深度學習和師生共同學習等多個層面,讓學生實現更加靈活、有針對性的學習,讓教學達到突出成效,真正的踐行因材施教。在這個過程中,圍繞著高中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老師們要有引導性的,將桂林團扇工藝融入其中,幫助桂林團扇工藝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傳承。
例如在高中美術湘美版2019美術鑒賞第一單元美術與眼睛。圍繞著這一單元節的內容題目,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中國傳統花鳥畫進行分析。中國傳統花鳥畫非常的講究意境之美和形象之美,在將花鳥畫用于團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團扇的內容,將傳統花鳥畫和團扇有機結合,帶動兩者的發展。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深度的學習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思考和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給予學生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能利用高中美術所學習到的各種知識來對團扇工藝進行創新和發展,讓團扇工藝在高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傳承。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方美術資源作為傳統文化的有效挖掘,在學習高中美術的過程中將地方美術資源融入其中,讓美術教學取得突出成效。高中美術作為一門新標準課程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相關的美術知識,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審美能力。地方美術資源能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課程中的美術資源相對官方教材所用的也是全國統一的,很少融入地方特色,地方美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地方特色記憶從中汲取營養,幫助美術實現更好的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盧春辰.試論桂林地區團扇工藝及其產業化發展[J].大眾文藝,2018(14):228-229.
[2]和秀谷. 納西族東巴字畫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