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楊凡
摘 要:體育是高中階段的重點科目之一,雖然其并不是一門文化科目,但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學業壓力的影響,在平時很少會進行體能鍛煉,而這就使很多學生的體質較為孱弱,有時會出現生病的現象,反而造成其學業受到不利的影響。而體育課作為一個系統化的課程,在高中階段就需要將學生的身體鍛煉重視起來,給予學生有效的幫助,實現學生對身體的有效鍛煉,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基礎。而在如今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卻有很多教師并沒有正確地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并且體育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其授課方法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都使體育教學的效果發揮受到了限制。
關鍵詞:增強體質健康;高中體育;教學優化;策略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圍繞“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落實學生體質健康的培養工作,已經成為高中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體育新課標強調,要充分發揮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指導青少年科學鍛煉身體,全面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當前,高中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并不樂觀。由于高中生學科學習任務重,往往在平時很少進行自主鍛煉,這也使得他們很容易出現體質健康問題。體育課作為他們增強體魄、放松身心的重要途徑,理應圍繞“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做好學生體質健康的教育引導工作。但由于教學理念與方法等層面的問題,使得學生在體育課上難以獲得體質方面的有效鍛煉,這顯然是與新課標所強調的素質教育要求相悖的。對此,在新時期,我們有必要立足高中生健全成長的實際需求,本著“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教學理念以及方法等層面著手創新,不斷優化體育教學路徑,將體育課打造成增強學生體質健康的搖籃,為他們身心的健全發展提供全面保障。
一、創新課堂教學理念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要將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重視起來,并結合其提出的課改理念,對教師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革新。只有當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才可以帶領學生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革新。而為了實現對教學理念的有效革新,教師就必須要能認識到自己教學理念中所存在的問題。一般來講,如今高中體育教師教學理念中的問題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教學目標的設置,在過去,教師的教學目標單一而局限,一般被定為讓學生掌握某些運動的操作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對運動精神與體育中所所包含的深層知識的認知,這就使學生對體育有著誤解,不能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另一個方面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認識不夠深刻,不能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微調,這就使一些體能較弱的同學在參與體育課之后不但不能起到鍛煉身體、振奮身心的效果,反而使其腰酸背痛影響學習。而在如今,為了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優化,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能作出改變。
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為了發揮好體育教學在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重要引導作用,我們應當改變以往講練結合的教學思路,重點從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著手,積極將一些趣味化、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引入體育課堂,讓學生能夠在寓學于樂之中,獲得體魄的強健和身心的愉悅。例如,我們可以從“強身健心”角度出發,積極將體育游戲引入到高中體育課堂,引導學生開展“足球遛猴”、“籃球搶分”、“短跑接力”、“勁舞熱身”等游戲,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還能為他們體質健康的增強奠基。又如,我們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體育課堂,指引學生結合視頻短片來規范化地學習和鍛煉,豐富他們的體育鍛煉認知,從而在達到強身健體目標的同時,逐步培養他們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三、積極落實分層教學
面對此情況,我們有必要改變以往“一刀切”的體育教育思想,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將“分層教學”引入到體質健康訓練中來,針對每一個學生的體質情況,設定層次化的目標,開展層次化的訓練。例如,在體育長跑訓練中,我們一方面要考慮到男女生的體能、體質差異,開展分組訓練;另一方面也要在性別劃分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體能、運動水平情況,再次劃分層組,在此基礎上,在進行層次化的目標布置和訓練指導,從而實現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增強體質,獲得良好的鍛煉效果。
四、重視教學內外結合
在推進體質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要關注課堂教學,而且也要將目光放到課堂之外,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進行體育鍛煉,讓體育教學的育人效能得到進一步地彰顯。例如,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班級籃球隊”、“班級足球隊”在此基礎上,抓住課余時間,定期開展班級聯賽,這樣不但能引領學生運動強身,而且還能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帶動更多學生參與到體育訓練中來。又如,我們可以在講完課的同時,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小任務”,如課后仰臥起坐、課后引體向上、每日短跑等等,在此基礎上,指引班長、體育委員等做好監督引領工作,對表現較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獎勵等等,以此來強化每一位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塑造其“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等思想,為他們體質的增強和健康成長奠基。還如,我們可以將目光放到“家校合作”,在課后積極聯系學生家長,與他們一同圍繞增強孩子體質健康的目標來設計一些合作式的體質訓練活動,如“親子運動會”、“家庭訓練計劃”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家庭教育和學校體育的融合,讓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也能得到充分的體質鍛煉,同時,還能借助家長的教育促進、教育監督效能,保障課后體質鍛煉的實際效果,可謂是一舉多得。
五、教學與實際相聯系
高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強,渴望在他人面前表現自己,相應的,為了提升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教師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聯系所學習的內容,創建一系列競賽活動,進而借助競賽活動的參與來實現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
六、結語
切實做好學生體質健康訓練工作已經成為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對此,我們有必要在把握當前體育教學問題的同時,不斷運用新思路、新方法來打造一個科學化、高效化、趣味化的體育課堂,全面發揮體育學科的育人優勢,引導學生科學增強體質,培養學生良好體育習慣,從而使他們能夠在未來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參考文獻
[1] 曾正平. 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優化策略分析[J]. 中外交流,2021,28(3):1069-1070.
[2] 任富強.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的優化策略[J]. 體育畫報,2021(4):74.
[3] 范存金. 高中體育教學策略分析[J]. 體育畫報,2021(2):108.6982812B-7312-4A22-840B-2CE17139FA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