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琦
摘要:本文以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為分析對象,對教學現狀進行總結,包含未受到重視、局限于文本、教學方式落后等方面展開。針對解決中文教學問題研究對策,從加強對中文教學重視、確定“大語文”目標、創新教學方法、組織實踐活動、做好人文熏陶等方面展開。
關鍵詞: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現狀;解決對策
引言:高職院校中文教學十分重要,既能增強學生語言應用與交際能力,又能促進人文素養提升,對學生幫助與影響大。由于我國母語是中文,致使學生認為中文沒什么可學,使高職教育出現嚴重偏專業課程忽視中文教學問題。當前應在認識中文教學作用和益處情況下,從現狀出發做好優化,以幫助學生提高中文實踐應用能力和人文素養,使其終身受益。
一、中文教學現狀分析
(一)未受到重視
高職院校中文教學存在被邊緣化,未受到重視的情況。學生對中文教學認識有偏差,認為中國人都會,對自己專業能力和未來就業不會產生影響。故而平時學習將精力集中在專業課程上,對中文學習不上心,缺乏積極主動性,且課外閱讀少,導致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沒有得到預期提升和發展。
(二)局限于文本
高職中文教學有一種現象,主要針對文本展開,讓學生了解其中包含的主題思想與情感,與現實聯系比較少。中文教學對學生現實行為指導作用小,缺乏有效的人文熏陶,不利于人格完善,也會影響就業與職業發展。中文教學向生活與專業延伸不足,學生不能從中得到啟發和影響,實質作用小。
(三)教學方式落后
高職中文教學缺乏突破,具有嚴重方式落后和單一的問題。中文課堂中灌輸比較多,不能做到學為中心和學生為主體,學生本身在思想上不重視,這種教學模式下會使其產生無聊感,身心不能徹底融入,且缺乏學習積極性和探究主動性,中文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雖然近年來在教學方面嘗試創新,但是存在換湯不換藥的狀況。部分教師未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新教學方法,課堂中應用形式化,中文教學整體成效低下。
二、中文教學優化對策
(一)增強學生對中文重視
高職院校中文教學要改變現狀,朝著高效化發展,首先要轉變學生思想,增強其對中文重視。教師在每學期中文教學之前制作課件,向學生介紹學好中文的優勢與作用。從對品格塑造、日常交際、未來職業生涯中應用等方面展開,通過這種讓學生對中文形成新認識,明確與自身發展與職業生涯密切關聯,使其從思想上重視中文學習[1]。
學生愿意和想要學習中文,在參與中更具有積極性,這樣就能學好,中文實際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等提升,有利于學生發展,也會對其就業與職業發展產生益處。
(二)教學應加強與現實結合
高職中文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忽視職業教育特點。中文不能讓學生體會到實際作用和好處,自然會影響學習積極性。當前中文教學在調整之中,必須要結合新時期對應用與創新型職業人才要求,關注中文實用性,做好相關能力培養。比如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公文寫作,以及組織學生朗讀、演講,強化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訓練,幫助學生提升實踐應用能力。
另外中文教學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根據不同專業找準切入點和契合點[2],通過中文教學促進學生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提升。新時期對高職人才要求是德才兼備,中文教學要堅持立德樹人,在讓學生了解文本思想情感之外,結合專業和時代精神,引導學生延伸和探討,以增強對學生熏陶效果和實際影響。
(三)創新教學方式
高職院校中文教學需要創新方式,確定教學目標情況下,圍繞有效落實目標分析和探究,科學選擇教學方式,合理進行教學設計。中文教學既要圍繞教材,又要脫離局限,基于高職學生發展和將來就業需求,拓展中文知識面。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拓展和延伸內容可利用多媒體呈現,在不占用太多時間同時擴充資源,學生中文認識與視野會更加開闊。
高職中文教學要給予學生自主權,以其討論和探究為主,可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搜集相關資料和討論,自主完成中文學習。既可以鍛煉思維,又能促進學生中文學習能力提升,還可促進中文實踐應用水平提升和深化理解,并達到陶冶性情良好效果。中文教學中組織各種活動與訓練,還可與校園文化活動結合,要求學生圍繞某個方面內容進行社會調查,或者是組織辯論和演講,以及使其根據教學內容編排劇目等。中文教學可利用影視作品和紀錄片教學,總之要圍繞學和做展開,教師除了組織好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和創新,在產生疑惑時點撥[3]。中文教學可與校園文化結合,組織人文講座,或者是專題活動、社團活動。
(四)強化人文熏陶
高職中文教學圍繞聽說讀寫展開,在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之外,還要強化人文熏陶,讓民族文化與精神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一方面圍繞所教內容融入優秀民族文化,另外一方面引入本地文化和民間文化[4]。中文教學與校園文化結合起來,全方位進行文化滲透,讓教學充滿人文內涵。
學生會在中文學習中吸取人文精神精髓,融入到自身品格與道德修養之中,也會在過程中形成文化自信,促進人文素養的顯著提升。高職院校教材編纂可能時間較長,需要在實際教學中選擇與時代契合的,能夠滿足培養人文情懷的內容,也可增加一些實用性內容。人文熏陶中重在讓學生感悟,課堂留時間讓學生互動,在交流中促進認識升華與情感內化。中文教學在培養人文素養中,選擇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文學作品,引導學生閱讀、體會、分享、討論,長期堅持下人文素養會快速提高。這是高職學生需要具備的素養,學生在專業能力強的情況下,有深厚文化底蘊與人文素養加持,就業競爭力會提升,將來也會在社會生活與職業生涯中獲得更好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中文教學極為關鍵,對學生成長與發展,以及未來社會生活與職業發展影響大。針對教學不足當務之急是增強學生對中文學習重視,同時應通過加強教學與現實聯系、創新教學方式、強化人文熏陶等,促進學生中文素養與人文素養共同提升,讓中文更好服務生活與未來職業。
參考文獻:
[1] 梁星全, 覃翠萍. 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 2017(2).
[2] 林子云. 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9, 000(001):12.
[3] 王初. 高職院校中文教學現狀及對策探究[J]. 才智, 2018(5):1.
[4] 于艷紅. 小學語文名著閱讀開展策略探究[C]// 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