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隨著當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傳統應試教育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當前教學中體育教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教育科目之一。初中教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體育教育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養的重要教育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對傳統教學模式加以創新,真正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提高身心素養,加強體育鍛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體育;效性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做好初中體育教學工作成為推動學校教學發展的關鍵。然而,從當前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來看,課堂教學效果尚未達到素質教育要求,更難以實現對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必須進一步落實自己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來改變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現狀,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一、提高對體育課的認知
盡管人們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體育入學考試也在不斷改革,但仍然存在體育不重要的偏見。在大多數學生的心目中,體育課是為了放松和娛樂,不注重體育鍛煉,對體育老師教的東西膚淺,大家都喜歡自由活動。甚至有的體育老師對課堂上的體育課重視不夠,認為體育課的成績可以慢慢取得,而體育入學考試只是三年級的作業。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討論體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師和學生需要重新思考體育教育。體育鍛煉不可能一蹴而就。每節課都非常重要。保證每個班級的有效學習是發展體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學校可以在同學聚會、同學聚會、家長會等場合強調體育的重要性,全方位地向學生傳授體育的重要性,引起師生對體育的重視,做好認真學習體育的心理準備。
二、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互動探究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學習的樂趣,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認知,做好師生互動。教室。 ,讓學生有充足的空間探索體育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支持他們的學習進步。比如在教立定跳遠課時,我在課堂上獨立練習立定跳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主旨和技巧。學生畢業后,我會對他們進行測試,并將他們的成績與中考的標準體測成績進行比較。學生發現自己的實際跳遠距離與體測標準有一定差距,有的學生根本無法完成。在他們的疑惑中,我進行了立定跳遠。同學們發現我跳的距離很長,不僅超出了體測的優秀成績要求,甚至還讓他們跳遠的距離增加了一倍,這讓他們很吃驚,也讓他們主動向我求教。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原理,掌握技巧的應用,我帶他們到多媒體室,用多媒體技術講解了姿勢、腿部肌肉的狀況,以及如何正確擺動手臂。課結束后,我帶她回操場,讓她做立定跳遠二次練習。學生的表現比以往的自學效果要好很多,以師生互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工作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三、體育分層教育,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初中教學階段,每一名學生正處于不同的身心發展階段,所以一個班級內,有的學生身體素養較好,有的學生整體身體素養較差。傳統教學教師只要求學生完成統一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身體素養較好的學生則很快完成,并且認為教學內容難度不高,容易發生自滿心理情緒,而身體素養較差的學生則很難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會打擊學生的體育學習信心,最終將會導致班級學生的素養呈現兩極發展。因此為了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教師應當合理展開體育分層教育,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一)合理分層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根據學生的身體素養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和學習層次,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層次中進行體育訓練。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個人學習基礎之上獲得身心素養的全面提高,以此幫助學生減少成長階段的不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對學生進行定期的體能訓練測試,隨后根據學生的體能訓練報告,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針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設計訓練目標時都應當有一定的差異,保證所有學生的運動量適當,體能訓練適當,防止學生過度運動拉傷肌肉或者運動不充分,無法提高個人身心素養的問題出現。
(二)運動教育目標分層加強教育針對性
在初中體育教育中,教學大綱中設計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標,教師也應當根據學生的分層進行教育目標的分層,幫助學生在不同的訓練任務中獲得體育技能,逐級發展,達到循序漸進的教育目標。以足球訓練教育為例,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開始訓練足球,并且將足球作為個人的一門興趣愛好進行,所以在體育教育活動中,基礎技能訓練也不再適合這個層次的學生。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就應當以戰術配合和更加多元化的體育技能為重點增強教育針對性,讓擁有一定體育技能的學生可以在個人基礎之上獲得提高。與此同時部分身心素養不足的學生想要完成足球體育訓練任務是相對困難的,此時教師就應當適當降低教學標準和教學難度,在教學活動中從基礎訓練入手,讓學生首先感受足球的腳感和不同的控球方法,以此提高教育教學針對性,讓學生感受到足球訓練的獨特魅力,增強學習興趣。通過分層教育每一階段的學生都能夠獲得身心素養的全面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分層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當采用動態化管理教育理念,如果學生的身心素養得到提升,教師就可以重新對學生進行定級,讓學生接受下一階段的教學訓練,從而達到由易至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趣味活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完全可以得到體現,如果教學活動缺乏趣味性,學生就沒有學習動力,更不會主動參與到教學課堂中。所以,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性和體育運動特點為切入點,創設教育性、趣味性的體育教學氛圍。如教師在開展乒乓球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乒乓球傳球運動,吹球運動或者顛球運動,這些都能對學生的肢體靈活性、平衡性及反應能力進行有效鍛煉,初中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是非常強烈的,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這一特性開展競賽形式的乒乓球教學活動,如筷子夾乒乓球、水盆中吹球,隔空接球、團隊分組單打、雙打等比賽活動。
結語:總而言之,要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內容,對傳統教學模式加以創新,真正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獨特魅力和樂趣,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心態,為學生身心全面發展而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友斌.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性教學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3):58-59.
[2]謝天豹.淺談如何提升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0):5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