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作
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身體和心理快速成長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于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巨大壓力,生活方面也不盡人意,總是會遇到許多的苦難與挫折困擾著他們,繼而很容易產生在心理上的障礙,抗挫折的能力較差,嚴重地影響著生活和學習。基于此,本文針對如何幫助高中生提高抗挫折的能力進行探討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抗挫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生理發育較為迅速,而心理發育則稍微地緩慢一些,如此使得學生處于了一個不平衡的發展狀態之中。該狀態具有動蕩性、社會性和封閉性等。而處于該階段的學生往往會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諸多方面的壓力,優越的生活環境使得這些學生的抗挫折能力越來越差,甚至不具備抗挫折能力。抗挫折能力的缺乏會使學生在遭受挫折、困難的時候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或者心理障礙,進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對此,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將傳統的心理教育關注點從消極心理上轉移到積極心理學上。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將抗挫折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完善教育指導措施,幫助高中生塑造積極心態,為他們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基礎。
1高中生抗挫折能力欠缺的原因
1.1學生自身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質
現階段的高中生缺乏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當遇到逆境時一味地沉浸在困苦之中,面對問題避而不談,一再地降低自己的自信心,給周圍的人帶來極大的負面情緒,心理素質較弱,極度缺乏對抗挫折的能力。
1.2學校沒有做到及時的心理健康關注
學校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有效的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高中生抗挫折能力的最有效途徑。但現階段的學校沒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對于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沒有做到及時了解與幫助,使得學生存在極大的心理負面情緒,對抗挫折的能力較為薄弱。
1.3在學習上遇到困難
高中是每一個學生最為關鍵的時期,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在學習上的問題尤為突出。一是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向較為模糊,成績一直沒有起色,再加上升學的壓力,對學習喪失信心;二是有一部分學生可能在初中時學習較為優秀,家長和老師也會給予較大的關注,反而到了高中由于很多原因,如出現了很多學習更為突出的學生、老師關注力的轉移等,使得學生在心理上出現了極大的落差,對自己的學業充滿了焦慮,遇到學習上的挫折不能很好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進而降低對于自己的信心[1]。
2幫助高中生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2.1結合學科教育內容,規范推進心理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人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所占的地位逐步提升,在健全和完善學生人格方面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德育的重要內容,而抗挫折能力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被高度重視,而且應在學校課程安排中進行直觀體現。當前高中已經專門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平臺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以及抗挫折能力。為了保證學科教育的效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規范化發展提供動力,教師需要恰當地選用學科教育指導方法,將理論和實踐整合起來,讓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發展擁有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根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用溝通法、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舉例法、故事法等為學生講授理論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消化理論知識。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還要積極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獨自鍛煉的機會,組織小組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多彩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與失敗,不斷鍛煉和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2]。
2.2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學校是進行學生抗挫教育的做重要部分,所以學校要積極地開展一系列的課外實踐活動來達到培養學生抗挫能力的目的。我們可以經常性地組織學生到校外進行實踐活動,強化學生對于挫折的認識,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如每學期安排學生到貧苦的農村學校進行為期半個月的生活體驗,與學校的學生同吃同住,一起勞動,感受艱難環境下的學習與生活,從而使學生珍惜眼前的生活,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而不是畏首畏尾,在不斷的學校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抵抗挫折的能力,達到挫折教育的目的。除了校外的活動,我們還可意在學校之中開展豐富多樣的與挫折有關的活動,如“轉逆境為順境,勇敢面對挫折”為主體的演講活動、“高中生應該如何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校園小記者活動等。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挫折的認識,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自己抵抗挫折的能力。
2.3増強人際關系教育,指導學生客觀自評
當前,高中生在人際交往中通常會遇到較大的挫折,而出現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理解他人的意識與能力。高中生往往無法正確地處理自己與父母、教師、同學之間的關系,再加上在人際交往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導,這讓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很容易出現極端行為,導致人際關系失敗,進而經歷人際交往的挫折。為了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讓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有效培養,教師需要認真分析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了解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并以此為依據完善人際關系教育,幫助他們構建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也讓他們減少人際交往挫折,并在交往中收獲更多抗挫折的經驗。高中生是充滿夢想的,他們對自己也有著較高的期望,但是對個人能力水平的認知往往不夠客觀,于是出現求勝心切卻飽受挫折的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選用個別指導的方式,教導他們客觀全面的評價自己,増強對自身能力的認識,在做事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好抵抗挫折的準備[3]。
結束語
挫折是高中生學習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戰,只有學會抵抗挫折,并從挫折中總結人生經驗,才能在挫折中成長,有效提高抗挫折能力。教師要關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抗挫折教育,改革教育指導方法,讓高中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為他們綜合競爭實力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蘭英.高中生挫折教育的現狀與對策初探[J].考試周刊,2019(32):36.
[2]李淑琴.略論如何對高中生進行心理挫折的引導[J].商業故事,2018(13):91.
[3]張譯允.淺談如何對高中生進行挫折教育[J].中華少年,2018(0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