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勝
摘要:語文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基本課程,同時,語文課程在各個時期考試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基于新課改觀點的提出,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還要不斷的提高同學們的學科思維。教師要通過在課堂上對文章內容的解讀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并讓學生根據正確的思想觀念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主要是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研究作出了詳細的討論。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培養方法
引言
核心素養的培養應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的具體需求,讓學生參與教學,在不斷地學習積累中達到語文素養的建立和提高的目的[1]。語文始終貫穿在我們成長的各個階段,滋潤著我們的靈魂,也讓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的豐富。所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理念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采取豐富的教育模式,把“教”和“學”有機統一起來,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課件,采用校內外有用的資源,為學生拓展課程以外的知識,從而打開同學們的眼界,陶冶情操,并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所存在的難點
現階段,雖然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培養同學們的學科素養,但是,一部分教師認為學好一門課程主要是為學生以后的考試奠定基礎,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理念和技能。所以,初中的語文課堂上仍然有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點:其一,語文教學中缺乏新思路、新想法。由于一些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沒有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中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思想,在上課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講和聽”的教學手段,無法充分發揮同學們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不能提升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向往,讓語文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的壓抑。其二,由于每個學生的發展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別,而部分教師只關心成績好的同學們,忽視了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從而造成了班級的兩極分化嚴重,也無法讓同學們之間進行友好的互動交流,也抑制了學生核心理念和綜合技能的提升。其三,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只要是以文章內容為重點,卻忽略讓學生去進行課外書籍的閱讀,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惰性,無法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快樂,則會使學生語文能力得不到全面的發展。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
(一)把思維導圖和文章結合起來
教師把思維導圖和語文課文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能幫助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還能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識記壓力,有效促進了知識的轉化和吸收[2]。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學生通過繪制出脈絡流程圖,把課文的各個段落銜接起來,便于課后進行復習和鞏固。同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借助流程圖把復雜的問題變得更加直觀,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清文章脈絡,這不僅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還運用生動的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向往,從而為學生打造一個輕快的語文課堂氣氛,更加促進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也為提升同學們的語文核心理念奠定了基礎。
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程“故宮的博物館”為例,本文按照作者的游覽路線,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地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并對祖國的傳統建筑藝術產生了強烈的自豪感。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從南到北繪制出流程圖,并對故宮建筑的布局和用途做出標注,這樣學生在繪制圖像的過程就掌握理解了文章的大體內容,讓語文課堂的變得更加的高效,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動機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培養的重要階段,只有當學生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才能有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1]。所以,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思想受到了內在動力的影響。以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課程“我用殘損的手掌”為例,教師可以從作者戴望舒因從事抗日活動而被捕入獄的教學案例出發,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件講給同學們聽。雖然作者被日本憲兵逮捕入獄,飽受了各種各樣的折磨,但是作者始終沒有屈服。故此,激活同學們學習的內在動力,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習樂趣,提升自己的語文核心理念。
(三)增強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
在實際的語文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同學們的探索精神,這不僅為學生打開了世界的大門,還讓學生了解了各種生活的常識,更是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知識的渠道。因此,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核心思想融入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采用有用的資源獲得課本以外的知識,使學生在掌握、練習、應用的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
三、總結
總而言之,提升學生們的核心思想,不但可以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實效性,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綜合技能的發展。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把思維導圖和語文課文有機地結合起來,提升了語文課堂的高效性;激發學生學習文章內容的內在動力,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同學們的探索精神,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馬應琴.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J].試題與研究,2021(08):168-169.
[2]楊凡.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J].文理導航(上旬),2021(0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