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夢茹
摘要:閱讀是傳承文化和認識世界的途徑,高中英語課程教學的主要構成,有效的閱讀對學生發展思維、提高審美、豐富知識、感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就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幫助到同行教師。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隨著新課程標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全面落實,以往單一的,灌輸式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日益變大的胃口了,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新時期下,高中英語教師更為注重組織有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轉變學生認為學習文本知識就是為了考試和升學的錯誤觀點,使學生帶著正確的態度參與到了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解決了制約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的瓶頸。為此,在新課改下,廣大高中英語教育實踐者要更為有效地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讓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實踐,鍛煉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能夠獲得高中英語閱讀教育教學的雙贏。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其一,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更多地會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英語考試中,教師在教學時一般從題目開始看,來進行題目的分析。閱讀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讓學生取得較高的成績上,會更加注重閱讀教學的結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師與學生都面臨著比較大壓力,開展課時也受到限制。因此教師更多地會講解題目選項錯誤的原因。而并不注重閱讀的分析理解,在閱讀技巧的指導上也有待加強。
第二個存在于英語閱讀中比較顯著的問題是教師過度關注語言點和翻譯,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往往會認識到一些超出自己認知之外的單詞。這些問題給學生英語閱讀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只注重語言點與翻譯,在學習閱讀時通讀全文,力求翻譯每一句。事實上,這種英語閱讀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是不可取的。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注重詞匯教學,夯實學生閱讀基礎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切實提升,有賴于詞匯教學的重視,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讓學生能夠在準確了解文本釋義的基礎上,對文本內容進行高效理解。有鑒于此,教師應當在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對詞匯教學予以重視,夯實學生開展閱讀實踐的基礎,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切實提升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Cultural relice》時,這節課的知識點圍繞著“文化遺址”而展開,有著很多的核心詞匯,對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提高閱讀有效性具有促進作用。本著“注重詞匯教學,夯實學生閱讀基礎”的教學理念,我首先引導學生對教材中涉及的核心詞匯進行學習,將閱讀過程中的關鍵節點打通之后,學生的閱讀流暢度也就有了保障。事實也正是如此,在掌握了基本詞匯之后,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在閱讀時的阻力。而后我還選擇部分學生進行閱讀展示,在學生面前鍛煉自身的閱讀勇氣,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在閱讀情境中,激發閱讀興趣
情境教學是一種生動的學習體驗,可以把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易于理解的動畫,學生愿意接受和學習。因此,在英語閱讀中,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為學生創設生動、具有趣味性的閱讀情境,從而加深對英語學習的效果,提高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學習“Unit 1 Friendship”這部分英語知識的時候,為了能夠主動去閱讀英語文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用多媒體教學,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在英語閱讀中,教師準備一些關于友誼的視頻,如,《馬克思與恩格斯》《福爾摩斯和華生》《鐘子期和俞伯牙》,并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將學生帶入廣闊的想象空間中,讓學生更加自由的思考和想象:“Class, what do you feel after watching these videos?”“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understanding of friendship?”等。教師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效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在調動自己生活經驗的時候,還能以開放性的眼光進行閱讀,學生的認知理解和創新想象能力都有明顯的提升,也有助于閱讀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在閱讀問題中,進行深入探索
在教學中,問題的引導不可缺少,問題可以讓人們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中,提高自己的自主性,以及轉變自己的慣性思維。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閱讀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帶領下,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學習“Unit 4 Earthquakes”這部分英語知識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態度。教師可以在閱讀活動中,組織學生開展專題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問題中,進行閱讀和思考,進行深入探索。如,教師可以設計主題“地震的自救方法”,然后,教師向學生拋出:“What is an earthquake?”“What happens when an earthquake strikes?”等,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和探究。為學生開展探究閱讀活動,學生能在自主閱讀中感受英語語言的特點,體會文章中作者想表達現的情感,也有助于學生自主思考和想象,豐富學生對文本的探究能力。
(四)引入適宜讀物,豐富閱讀經驗
高中英語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興趣特征和發展需要,引入適宜的課外讀物,可以豐富學生的英語閱讀經歷,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為學生今后更好學習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為此,廣大高中英語教育實踐者要積極引入適宜的課外讀本,彌補教材閱讀文本有限的局限性,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從而能夠獲得高中英語閱讀教育教學的雙贏。
在具體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我為學生引入了《World Customs》(世界風俗)、《Hollywood Movies》(夢幻好萊塢)等課外讀本,讓學生進行了閱讀。在閱讀時,學生不僅閱讀了文本,還記錄了文本中對自己有用的學習資源,養成了良好的英語閱讀學習習慣。閱讀結束后,學生之間交流了閱讀成果,根據彼此的講述,更深度地認識了文本講述的內容,實現了共同進步的目標。
三、結語
總而言之,閱讀是英語課程教學活動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從多方面出發,實施更加有效的方式,全面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當中強化學生素養,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與興趣,進而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姜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實效性策略研究[J].讀好書, 2021(36):2.
[2]李昕.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電腦樂園, 2021(3):0108-0108.
[3]劉建會.深度解析,高效教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討[J].求學, 20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