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開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通過信息化教學模式,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帶來更為生動直觀的教材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同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學生能夠對于知識內容中難以理解的部分加深映像。在小學的教育階段,該時期正是學生接受良好道德素養的關鍵時期,對于教師而言,為學生開展有效地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使學生在啟蒙教育階段就能夠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其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因此,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自身應當加強對學科的重視力度,認清該學科對學生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這有這樣在為學生開展的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學思路才能清晰。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信息化;方法策略
在以往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利用傳統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活動,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講臺下聽,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地溝通交流,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在新時期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切實摒棄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開展知識傳授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其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展開研究,并為廣大小學教師提供幾點建議,希望能為教師今后的課堂教學工作帶來幫助。
一、多方積極構建和諧課堂學習環境
在當前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現階段學生身心尚未發育成熟,很容易受到一些外來不良因素的影響,制約著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從根本上為學生消除這些不良因素的侵擾,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為每名學生建立相應的教學檔案,提高對學生的管控力度,為學生建立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
同時,對于學校而言,學校管理者也應當建立健全賞罰制度,對于日程表現良好的學生積極的進行鼓勵,為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而對于表現較差,且很難進入到學習狀態的學生而言,教師也要加強對此類學生的督促力度,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利用音視頻等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利用信息技術突破崔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時間及空間的束縛,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切實將教學資源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
二、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開展教學活動
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為學生進行信息化教學時,應當意識到信息技術資源豐富,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教學資源,但同時也包含很多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的劣質資源,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自身應當能夠對這類內容有效地分辨,并開展整合工作,利用有效地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完善教學過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使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升。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切實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資源,將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作為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方向,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
例如,在進行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我和大自然”的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開展授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海聯互聯網資源,幫助學生從互聯網中搜集相關大自然的優美圖像及視頻,并將其制作成視頻課件,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現出來。同時,在進行課件制作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一些關于環境污染的內容展示給學生,利用這種直觀生動的方式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在欣賞完美麗大自然以后,通過觀看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的災難,更能喚醒學生心中的保護意識,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三、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激發探究能力
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現階段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隨自然很多教師逐漸易意識到了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教師深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得到提升。而作為新時期的道德與法治教師,自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不斷落實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目標,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作為主要教學方向,加強對學生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不斷為學生補充知識的養料,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索。
例如,在進行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我愛我家”的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在課前階段教師可以以組織學生實踐活動形式,安排學生對單元內容進行自學,自學結束后,要求學生在家為父母干一次活,可以幫媽媽掃地,也可以幫爸爸做飯,利用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家庭責任感,激發學生的家庭情感意識,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新時期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為其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江雅梅.信息化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J].南北橋,2018,(2):186.
[2]胥傳紅.網絡環境技術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思考[J].名師在線,201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