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要:課程思政是現今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課程思政有助于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而企業形象設計課程是高等教育商科人才培養的重要課程,對提升企業的整體發展層次以及實現自主品牌的暢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立足于課程思政教育的相關概念,探尋企業形象設計課程與課程思政教育模式的良好融合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形象設計;課程思政;融合路徑
引言
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人才教育與培養領域中,深入研究課程思政教育,有助于把握好人才發展方向,為國家培養具有正確思想意識的高素質人才。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作為一門商業人才培養的關鍵性課程,在其中進行課程思政教育,符合現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在現今與未來必定能夠產生巨大的效益。
一、課程思政教育的基本概念
課程思政教育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是學校為塑造學生靈魂與價值觀的重要渠道與陣地。課程思政教育是要在學校所開設的課程中充分體現思政元素,促進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從根本上而言,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是為了實現思政政治教育與專業理論知識的充分融合,以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是順應黨和國家發展的大趨勢,在我國的教材中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元素,同時在教師的大力挖掘下,能夠實現對課程知識的延展,在課程知識的講授中實現對思政元素的講授,以弘揚正能量,培養優秀人才。
二、在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的意義
由于高校商業學科大多知識面很廣泛,并且更加強調實踐技能,所以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視較少,企業形象設計便屬此類課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因此除了傳授專業知識,還要注意思政課程,將人文知識與學科知識進行融合。通過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進行融合學習,在思想上可以緊跟黨的步伐,維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來思考問題,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增強責任感;在學習中更加具有協作精神合創新能力,通過相關任務的勵志故事,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樹立大局意識;在生活中增強集體觀念、形成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
三、在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的策略
(一)通過“互聯網+思政教育”,提升課程教學效益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互聯網+”在各個領域引起了廣泛變革。企業形象設計課程本身所涉及的內容廣泛,知識體系復雜,因此可以通過“互聯網+思政教育”來進行課程教學。比如教師在授課前,可以通過知識平臺進行相關的知識檢索,在教學過程中將相關知識進行劃分,借助多媒體呈現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成就,體現我國的大國力量,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國家自信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網絡加強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教師要通過網絡來弘揚正能量的事跡,及時剔除一些消極、負面的消息,幫助學生對國家發展產生正確認知,不可被歷史虛無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等錯誤思想所影響。
(二)優化企業形象設計課程整體組織結構,保證資源合理分配
思政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而經貿類課程更是系統性學科,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為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必須要進行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充分投放。在教學工作中,學校要加緊研討經貿類教學方案,不僅要對專業知識進行正確的拆分與講解,還需要做好思政教育任務的劃分,以學校黨委牽頭、學院黨委負責、學院教師參與為基準開展工作,課程思政教育要與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在教學過程中要基于學校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學習狀況開展,充分吸取學校師生的意見,實現教學目標的精細化處理。同時,根據經貿類教學的實際特點,要通過實訓與鍛煉來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紅色基地的實習中,在濃厚的國家情感氛圍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讓學生身體力行地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美德,使立德樹人目標真正站得住。
(三)整合校園資源,營造濃厚的思政學習氛圍
課程思政教育并未單一教學元素,而是需要整體校園環境的配合。當前很多高校均已經開設了馬克思主義類課程,中國歷史類教育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成為學生必修科目之一。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條件,在校園內充分發揮思政資源的用處,在重視校園本身特色的基礎上,加強學科關聯,比如實現企業形象設計課程和馬克思主義類學科以及其他人文學科的聯合,并開展社團交流,促進不同學科間學生的溝通交流,以彌補自身專業上的不足,促進學生知識的寬泛化延展。
(四)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客觀真實反映教學成果
高校專業教學并非僅僅為了學生的成績,而是為實現人才的全面性培養,從而促進社會個體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在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就要實現傳統考評機制的突破性變革,構建起完善的考核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需要對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個人表現、思想狀況、實踐能力等進行充分的考量,形成個人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的考核機制。針對表現良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對于較為落后的學生要提供及時性幫助,讓學生能夠正確認知自己的行為處事,不再單一以成績為基準,而是真正地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主動地吸收和學習思政元素,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習專業知識與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是并行不悖的,沒有良好的品德,即使專業知識學習的再好,再有能力的人最終也不會成為成功的人。因此,在現代教育體系中,高校急需將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課程有機結合,加強體系建設。這也是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步,需要教師提高專業素養,學生加強學習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對政策理論以及專業課程的學習,從課程的本身的專業特點出發,通過對哲學理論的研究深度挖掘專業知識中蘊含的思想政治知識,優化教學環節設計,回答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這個根本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傳勝.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與人才培養[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20(10):40-41+44.
[2]朱靜.新時期實現高校思政課程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J].湖北開放學院學報,2020,33(20):70-72.
[3]王貞,孫棟梁.課程思政在《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藝術時尚旬刊,2014(10):116一116.B3922894-F160-4F1A-92E8-866A8A5505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