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依法治國和深化機構改革步伐的加快,政府積極推進了鄉鎮綜合執法體系的建設,依法行政工作有了有效改善。但與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對維護市場秩序和對公平公正執法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本文針對綜合行政執法進鄉鎮的實踐與思考展開了詳細的分析,以期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關鍵詞: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策略
引言
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需要政府將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作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通過“拉清單明確權責、建隊伍強化執法、用機制保證質量、設平臺創新模式”,積極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有效消解多頭執法、多層執法、重復執法的頑疾,建立起扁平一體、權責清晰、規范高效、簡約便民的基層治理行政執法體制,從而提升政府的基層治理能力。
一、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面臨的問題
(一)鄉鎮執法權責不一致。
鄉鎮政府作為我國行政體制中最基層的一級地方政權組織,擔負著本轄區內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行政管理職能。根據現行法律、法規,鄉鎮政府除受人口與計劃生育部門委托征收社會撫養費和《城鄉規劃法》規定鄉鎮政府具有的行政執法權外,鄉鎮政府基本上無權執法。這就造成一種困境:一方面,鄉鎮政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發現違法情況時,由于沒有行政執法權,只能對違法人員進行勸阻,對不聽勸阻的嚴重違法行為只有聯系有執法權的職能部門處理,輕微的違法行為只能不了了之,這不僅不能遏制違法現象,而且增加了執法成本、降低了執法效率,同時也損害了鄉鎮政府管理的權威性。另一方面,雖然鄉鎮政府不具有行政執法主體資格, 但實踐中鄉鎮政府卻總是被推到最前線去“沖鋒陷陣”, 要求“鄉鎮黨政一把手負總責”, 并且實行一票否決制。因此,鄉鎮政府越權執法、違法執法現象較為普遍。
(二)鄉鎮執法體制機制不順。、
行政執法涉及社會各個領域,是全方位、多層級的社會管理工作。市區層面的行政執法機關作為職能較為專一的行政執法部門,在面對點多、線長、面廣的廣大鄉鎮農村開展執法工作時,人員、編制、裝備、經費等方面的配置無法完全滿足行政執法的實際需要,往往感到勢單力薄、力不從心。另一方面,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機構設置的滯后,以及權力和責任的交叉、模糊,各自為政、各掃“門前雪”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雖然鄉鎮執法在維護本轄區的秩序與安全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鄉鎮執法權力大部分來自于區級各個部門的委托。委托部門由于政策法規的局限,授予鄉鎮很小的行政執法權,鄉鎮在依法查處、處罰等環節往往要向區級部門報批或備案,影響了執法的效率效果。
(三)鄉鎮行政執法缺乏有效監督。
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都是中心工作搞突擊,違章建筑拆除、社會撫養費征收等工作樣樣都去做,導致了鄉鎮干部人人都去執法。沒有明確什么事情該辦、什么事情不該辦,鄉鎮行政執法缺乏有效的監督制度和監督機制。另一方面,鄉鎮行政執法缺乏程序制約,執法部門在處理案件時,除少數部門實行“查處分離”的制度外,多數執法部門的同一個辦案人員既負責案件的調查取證工作,又負責提出或作出案件的處罰決定,無任何監督制約,從而無法保證案件處理的合法性、公正性。
(四)鄉鎮行政執法人員素質不高
鄉鎮執法人員總體上文化層次不夠高,法律專業畢業的人員更是“鳳毛麟角”,近幾年考錄的公務員,雖然學歷較高,但農村工作實踐經驗相對缺乏。同時,鄉鎮工作人員調整較頻繁,執法崗位不固定、臨時性工作多,造成執法人員一人多職,沒有受過系統的專業培訓,法律知識學習不夠,對行政執法程序掌握不透,在處理一些復雜的行政執法案件時,對事實認定、法律與程序適用、自由裁量權等方面的問題,往往把握不準,經常會感覺到力不從心。
二、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策略
(一)組建基層執法隊伍,強化基層執法體系建設
為解決基層執法多年來力量比較分散、存在“各掃門前雪”的問題,政府應堅持執法力量下沉,加強基層執法統一指揮、統籌協調職責,推進人財物等資源向基層下沉,配強配齊隊伍。首先,政府應明確執法隊伍組成部門和人員力量等事項,實行執法人員崗責固定,建立健全執法職責體系,使基層執法職責更明晰。其次,政府應按照“統一行動、有機結合”的原則,完善內部運行制度,落實執法監管屬地責任,最后,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結合片區和領域執法融合,將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延伸到村(社區),分區包片、定人定責,按照“捆綁式執法、分類別負責”的方式,實行“網格化”集中執法監管,減少執法周期,提高執法時效,切實達到鄉鎮(街道)一支隊伍管執法的目標,充分完善“所管全面、組管片區、員管網格”的層級執法分工機制。
(二)完善鄉鎮政府體制,保證基層綜合執法質量
政府應加強專業化培訓運用,提升執法工作效率,強化制度建設,實行基層執法全領域“一組規定、一支隊伍、一套機制”。首先,政府應結合實際,制定簡單易操作又方便群眾的綜合行政執法辦理流程,切實改變鄉鎮(街道)行政執法隊伍各自為政、多頭執法、標準不一、推諉扯皮的散亂局面,達到統一執法隊伍、統一執法規則、統一執法派遣,提高執法質量,保障案件辦理的規范性和合法性。其次,基層綜合行政執法隊伍與各領域相關部門要建立順暢的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協同聯動機制,與公安、檢察機關和法院建立違法犯罪行為線索和案件移送、聯合調查、案情通報等協同配合制度,積極實現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無縫銜接、職能互補,形成符合基層特點的“統一指揮、部門協同、整體聯動”執法機制。最后,政府要實行屬地統一管理責任制,定期組織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派出機構和其他行政執法人員開展集中綜合執法,實現了執法有主體、違法有人糾、責任有人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鄉鎮基層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各種制度體制也應該不斷完善,加強基層綜合行政執法體制創新,提升政府的基層治理能力,是現代化基層建設的必要手段,需要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熟悉并且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國章.鄉鎮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初探[J].現代鄉鎮研究,2021,27(10):103-105.
[2]蒲軍霞.鄉鎮行政執法存在問題及綜合執法模式分析[J].鄉鎮參謀,2020(13):126.
[3]王蘭梅.探討鄉鎮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鄉鎮參謀,2020(17):278.
甄胡小,科爾沁右翼前旗索倫鎮人民政府,137709.男,漢族,科右前旗,中級,大專,綜合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