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業軍
摘要:作為基礎教育里的一門學科,初中數學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其在初中教育過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初中數學教師的有效教學,不單單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可以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還能夠幫助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實現對學生的數學素質的培養。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里做好對課堂教學環節的優化,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于數學課堂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數學綜合素養。
關鍵詞:優化課堂;激發學習;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數學,它不僅推動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同時還推動著文化、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價值巨大。因此,學好數學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這一階段的數學呈現出難度更大的特點,這也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數學的教學中應做到優化課堂,采取多種多樣的策略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眾所周知,數學屬于抽象型復雜型的一門學科,然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數學課堂教學枯燥單一,偏于題海戰術等使學生養成了只會埋頭刷題的習慣,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忽略甚至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性,只能被動接受教學。要想改善這種教學狀況,初中數學教師應做到以學生的興趣出發,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在數學教學進程里運用趣味性的手段、方法來給學生營建一個愉快、有趣的數學學習環境,以此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開展數學學習,達到數學教學目標。
例如,當學習“中心對稱”這節課程時,為了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要求學生以自己的知識儲備開展圖案設計,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然后引導推薦學生自己動手去拼一拼、擺一擺、剪一剪,使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踐探究有關中心對稱的問題,發現中心對稱圖形的規律,增強學生對中心對稱的認識與思考。除此之外,設計相關的闖關游戲也是提高教學趣味性的方法之一。借助多媒體設備來設計闖關游戲,鼓勵學生說出哪些圖形為中心對稱圖形,并且找出一些圖形的對稱點、對稱中心等,使學生在闖關游戲中學習重點知識,攻克知識難點。通過這種方式,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自然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驗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教學內容,全身心投入到數學課堂里,學生的參與動機更強,興趣更強,參與度更高,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信息技術教學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對以板書、圖畫等形式的傳統數學教學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將知識傳授的形式進行改變或者優化,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從而對讓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掌握知識要點有積極作用,進而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達到理想效果。為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創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堅持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以優化與改進課堂教學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里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將傳輸知識變得更為生動、直觀、具體,給學生以感官體驗的激發,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理解與探究能力,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這節課程時,由于部分學生空間觀念、空間想象力不夠強,對在學習中想象旋轉中心、旋轉角、旋轉方向等整個旋轉過程難以有效理解,而教師給學生畫圖的方式來呈現也不夠直觀還費時費力,這時,運用多媒體設備來教學就是個不二選擇。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來展示大量圖像旋轉的實例,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逐步認識圖形的旋轉,得出旋轉的概念,了解旋轉的基本特征,如此一來,使學生經歷在具體實例中抽象出圖形旋轉的過程,進一步積累圖形變換的經驗。除此之外,教師還能夠在旋轉畫面中用不同的線條、顏色標注出旋轉方向、旋轉中心與旋轉角等等,讓學生更為直觀詳細地理解知識點。由此可見,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里,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單單能夠豐富學生的感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還能夠優化數學課堂,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
三、加強師生課堂互動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是站在講臺上以傳輸知識為主要方向,卻沒有過多注重學生在下面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的問題。在數學本身就有極強枯燥性的問題下,數學教學過程也就容易演變為教師單一的知識點輸出,形成教師在一本正經講課,學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地聽課的局面,導致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師生互動教學理念的忽視。對此,教師應改進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環節,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里,使枯燥乏味的數學也能趣味橫生,引導學生開展主動、深入地學習和探索,從而提高學生數學能力。
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與概率”這節課程時,就可提問學生關于生活中隨機事件的案例,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豐富的經驗,體會隨機觀念與概率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加強師生課堂互動,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在互動教學中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舉行“摸到白球的概率”等活動,讓學生挨個摸球、計數,整理統計出摸到的紅白球比率,從而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概念及意義,促使學生去積極思考、分析總結,有效掌握知識。經過此種方式,使教師能夠在舒適的教學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不僅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出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有效實現初中數學素質教育目標,完成對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應致力于繼續研究和使用更多更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優化課堂、激發學習,開展數學教育,創新傳統的數學教學理念,以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構建現代化、多元化的教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數學能力取得綜合全面的發展,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通過對學生開展有效教學,不僅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有積極作用,還可以促進學生獲得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劍剛.優化課堂 激發學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3):56-57.
[2]井維蘭.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01):7-8.
[3]李道社.優化課堂,激發興趣——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21(39):208.